王亚青
摘 要:团员意识是团员教育和共青团研究的逻辑起点。本研究主要从团员意识的概念界定、结构要素、基本特征等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究,以期为共青团理论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团员意识;概念界定;结构要素;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36-03
团员作为青年的优秀代表,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支力量,特别是大学生团员,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更是文化水平最高、政治基础最好的先行者。大学生团员意识是团员素质的基本要素,加强大学生团员意识不仅是大学生团员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而且是共青团性质、任务职能的根本体现,促进党团组织发展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
一、概念界定
关于“团员意识”的界定,大都是以政治学视角进行分析的。学者们认为,团员意识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意识,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团员意识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团章的基本要求形成的,团员在团内和社会生活中区别于一般青年以及团组织区别于其他青年组织的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张业振等从心理学视角剖析,认为团员意识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由此可见,团员意识是一种对团的自觉的、理性的认识,是一种稳定的、持续的社会意识。团员意识在词语学上是一种偏正结构,“意识”是中心词,“团员”是限定词。团员意识的产生以获得团员身份为前提,团员身份要求团员必须承担团员角色,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表现出与团员身份相符合的期望和要求。从“意识”的本质出发,团员意识就是团员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持续的、与团员角色相符合的思想状态,表现为大学生团员对政治纲领与民主权益、团组织与法规纪律、自身权利与义务、责任与作用以及在学习、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方面的自觉性认同、坚信和经常性察觉,是团员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实质上就是团员在思想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牢记自己团员身份、注意团员形象、铭记团员标准、行使团员权利与履行团员义务、遵守法律法规、享有民主权益、在学习、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团员模范作用。
二、结构要素
关于团员意识结构要素的探讨,有研究者认为团员意识应该包括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也有人认为应该包括政治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模范意识;还有人认为要涵盖政治意识、民主意识、权利与义务平等一致意识、法制意识和模范意识;张业振等认为除包括五元素外,还应该有组织意识;个别研究者还指出高校大学生团员意识除具有共性特征(政治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模范意识、权利与义务平等一致意识)外,还应具有大学生色彩,如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实践服务意识、公德意识、志愿意识、团队意识。本研究认为,对团员意识内容的概括不是无端的、随意的列举,而是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团员意识的内容,即结构要素,是由团组织发展的客观需求和意识形态所规定的,是全体团员必须坚持的普遍意识。同时,由于团员个体的社会身份、地位或职业的独特性,团员意识还包含着丰富的个性化内容。从团员意识的内涵与本质出发,团员意识的内核应该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它的外延则主要包括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权利与义务平等一致意识、模范意识以及学习意识、志愿服务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
三、团员意识的特征
大学生团员意识是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自觉形成的与团员角色相符合的思想意识。大学生团员意识是由团员角色和大学生角色组成的角色,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政治性、组织性、纪律性、先进性、群众性等一般特征,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独特性,也表现出多元化倾向、个体化倾向和可塑性强等个性特征。
(一)一般特征。(1)主体性。从地位上看,团员是党员的后备军和得力助手,因而团员意识在社会意识中处于主体性地位。从作用来看,党团是先进的领导组织,其思想体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对营造向上的社会风貌和引导广大青年群众的思想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2)政治性。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中自觉不自觉地担当着某种社会角色,团员具有鲜明的政治身份,其所拥有的观念意识也就具有了不以他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政治性特点。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志愿服务等,都是团员意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也是团员意识政治性的突出表现。(3)组织性。从政治学社会学角度上讲,团员隶属于团组织,是团组织这一社会肌体的细胞,他在团组织中发挥作用并体现其价值。(4)纪律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团员要遵从团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应尽的义务,享有应有的权利,这是一种天然的规范性和约束力。(5)自觉性。团员无论是对信仰价值的追求,还是对组织价值目标、组织制度的认可与服从,抑或对实现价值目标的实践的参与,都应该是发自、自觉和主动的。(6)先进性。先进性是团员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其主体来看,共青团是由先进青年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就其内容来看,团员意识是以共产党为领导方向,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这样,团员意识自然就具有先进性的特点。(7)群众性。一方面团员来源于群众,凡是思想进步、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承认团章的青年都可以加入团组织;另一方面团员要服务群众,要积极代表和维护广大青年的根本利益,团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要民主化、群众化。
(二)个性特征。(1)多元性倾向。现在的大学生团员多是“90后”,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但受市场经济功利性和西方各种思想的影响,相当多的大学生团员思想上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特征明显,他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多变的新特点。(2)个体化倾向。“90后”大学生团员绝大多数是初高中被吸收进入团组织的,少数是在大学入团的,他们个性突出,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强,在价值观上具有明显的个体化倾向。(3)可塑性强。大学生团员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和完善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一方面,大学生团员在团员角色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净化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強化;另一方面,大学生团员在政治取向、道德品质、组织纪律性等方面,尚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还没有定型,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引导。
三、地位作用
(一)加强大学生团员意识是大学生团员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众所周知,意识支配一个人的行动,有了正确的意识,才有正确的行动。意识在人们发展和进步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具有能动性、思想性和决定性。团员意识是团员在头脑中自觉形成的对团的基本主张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的综合反映,是团员心理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是衡量团员素质的重要指标,更是团员的立身之本。尤其是大学生团员,他们是青年队伍中文化水平最高、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的一支骨干力量。高校历来是各种社会思潮云集的地方,而大学生团员涉世未深,缺乏锻炼和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急功近利,他们很易被蛊惑,是各种思想影响、努力争夺的主要对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与北大师生交谈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抓好大學生团员意识这一根本性要素,加强对大学生团员意识的培育,才能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加强大学生团员意识是符合共青团性质、任务职能的,是促进党团组织发展建设的客观要求。自建团之日起,共青团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它肩负着引导、团结、教育、培养青年,向党组织输送合格、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和使命。因此,团员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党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执政地位的巩固、党的事业的发展。要体现团的性质,发挥团的职能作用,就要求团组织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帮助广大团员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培养团员,特别是大学生团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团员意识是共青团的灵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加固团组织的凝聚力、落实团的各项任务、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深化团组织的服务性,归根结底取决于提高团员素质,而提高团员素质,关键在加强团员意识。因此,团员意识是共青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团员意识这一核心,是团组织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前提,是促进党团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大学生团员意识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据统计,2015年全国大学生有4018.1万,而其中90%以上是团员,这些大学生团员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是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然而,面对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一些大学生团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失等意识形态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就明确要求;“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团员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大学生团员意识的培育,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林颖.新形势下强化大学生团员意识的途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7).
〔2〕薛向东.高校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01).
〔3〕陈倩龄.高校团组织增强90后大学生团员意识的探索[J].内江科技,2009,(10).
〔4〕张铁鑫.浅谈技师学院团员意识的提高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5).
〔5〕贾世琦.高校团员意识教育长效机制途径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6〕陈琳.当前高校团组织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方法探讨[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1,(01).
〔7〕赵晶.高校团员意识引领途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
〔8〕何二毛,强化团员意识 永葆团的先进性[J].成才之路,2008,(10).
〔9〕潘峰.加强大学生团员意识教育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15).
〔10〕习近平在北大考察: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5-5.
〔1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2015-1-20]http://cpc.people.com.cn/n/2015/0120/c64387-2641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