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 高产小麦新品种鹤麦801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2017-03-19 08:46程玉红刘海霞马洪波董红星夏海东赵志涛
河北农业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抗旱性科学院品系

程玉红,刘海霞,马洪波,董红星,夏海东,赵志涛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鹤壁 458030)

小麦稳产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1,2]。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干旱是影响我国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选育出抗旱、丰产、广适的小麦新品种成为新的育种方向[3]。2004年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抗旱生态理论为指导[4,5],将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关键技术指标作为选育目标,将新麦9号×周麦18进行组配,经过6 a的定向选育,成功选育出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系鹤麦801。该品种2014年3月通过了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4014),同时申请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编号:2015774.3)。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本材料

1.1.1 母本 母本为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国审小麦品种新麦9号。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具有生长势强、茎秆粗壮、抗寒性强、成穗多和穗层厚等特点。

1.1.2 父本 父本为周口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小麦品种周麦18。该品种具有茎秆弹性好、落黄好、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

1.2 选育过程

2004年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新麦9号为母本、周麦18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制。2005~2007年根据苗期田间长势,成株期株型、抗逆性以及成穗和成熟期落黄情况,选择在苗圃表现优异的单株。2008年选留选优株系共计17个。2009年17个品系参加鹤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的品系鉴定试验,其中,801品系表现突出。801品系2010~2011年参加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2012~2013年参加河南省旱地生产试验;2014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鹤麦801。

2 结果与分析

2.1 特征特性

2.1.1 植物学特性 鹤麦801属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生育期230.8 d,株高68~75 cm,穗粒数36.2粒,千粒重40.6 g。幼苗半匍匐,叶片较宽深绿、分蘖力中等,起身拔节快;成株期株型半松散,旗叶略宽上冲,茎秆弹性好;长方形大穗,穗数较多,穗下节短,结实性好;落黄一般,有干叶尖;芒长,籽粒半角质,黑胚率低;综合农艺性状好。

2.1.2 品质特征 经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检测,鹤麦801容重为795~793 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13.49%~14.6%,湿面筋含量30.8%~33.2%,降落值 323~372 s,沉降值 74.0~65.8 mL,吸水率54.9%~57.8%,形成时间3.5~4.0min,稳定时间 3.8~4.4 min。

2.2 产量表现

2.2.1 区域试验 2010~2011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鹤麦801平均增产点次率为81%;平均产量为5 307.0 kg/hm2,较对照洛旱7号增产4.12%(表1)。其中,2010年共11个试验点次,有8个点次增产,平均产量(4 414.5 kg/hm2)居10个参试品种第3位,较对照增产2.74%;2011年共10个试验点次,有9个点次增产,平均产量(6 199.5 kg/hm2)居11个参试品种第1位,较对照增产5.13%,差异达显著水平。

2.2.2 生产试验 2012年河南省旱地组小麦生产试验,鹤麦801平均产量为4 764.0 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较对照增产6.8%。

表1 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鹤麦801的产量表现Table 1 The yield of Hemai 801 in the rainfed wheat regional tests and production test in Henan

2.3 抗性表现

2.3.1 抗病性 2012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对省内6点(温县、濮阳、洛阳、漯河、南阳、西华)成熟期的鹤麦801综合抗病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中感白粉病和叶锈病,高感赤霉病;中抗条锈病和纹枯病。

2.3.2 抗旱性 2011年洛阳市农业科学院对鹤麦801的抗旱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其抗旱指数为0.883~0.897,达到4级抗旱水平。

2.4 适宜栽培区域

鹤麦801适宜在河南省旱肥地及丘陵地区种植。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精细整地

播前精细整地,耕深25 cm,耙耱2~3次。底肥应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N、P2O5的施用量分别为 45 000~67 500、45~75 和 30~75 kg/hm2。

3.2 播期播量

适宜播种期为10月3~13日,播种量为170~250kg/hm2。晚播时应适当加大播种量,确保基本苗数量达到200 万~265万株/hm2。

3.3 田间管理

拔节孕穗期,趁雨天追施尿素60 kg/hm2,以促花保粒。生育后期,加强蚜虫、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的预防。其中,麦蚜虫防治时,于16:00以后喷洒药物防效更佳。

3.4 适时收获

小麦腊熟后期及时收获,晾晒入库。

[1]于 亮,钮力亚,王奉芝,张焕英.不同小麦品种抗旱性及产量因素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11-13.

[2]高海涛,张灿军,吴少辉,张学品,段国辉,吴少方,谢惠民.水旱协调选择混合育种中冬小麦性状遗传相关分析及其早代性状选择[J].河北农业科学,2006,26(5):33-37.

[3]沈东风,高海涛,吴少辉,王书子,张学品.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洛旱3号的选育[J].河南农业科学,2005,12(8):51-52.

[4]栗雨勤,张青鸾,张文英,马俊永,彭海成,马敬民.冬小麦高产种质抗旱性配合力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5,9(3):36-40.

[5]冀天会,张灿军,谢惠民,杨子光,郭军伟,孟丽梅,马 雯.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产量指标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03-106.

猜你喜欢
抗旱性科学院品系
云南小麦品种(系)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价甘蔗新品系的抗旱性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不同玉米品种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耐高温高湿的松毛虫赤眼蜂品系筛选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稿约
大理州优质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