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妹
(江阴市顾山卫生院,江苏 江阴 214413)
近年来,脑梗死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脑部血管堵塞所致的脑部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失语等并发症[1]。相关的文献指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分析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笔者对江阴市顾山卫生院收治的9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江阴市顾山卫生院收治的9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CT检查得到确诊。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组(45例)与B组(45例)。A组患者中有男26例,女19例;其年龄为62~79岁,平均年龄(65.71±2.90)岁;其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4.15±1.70)年;其中存在语言障碍症状的患者有11例,存在吞咽困难症状的患者有5例,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症状的患者有29例。B组患者中有男27例,女18例;其年龄为63~78岁,平均年龄(65.60±2.53)岁;其病程为1.5~6.5年,平均病程(4.64±1.31)年;其中存在语言障碍症状的患者有12例,存在吞咽困难症状的患者有6例,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症状的患者有27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分析。
为这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血栓通(生产企业: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652)的用法是:将0.5 g的血栓通溶于25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7~10 d。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对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对B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1)进行心理护理。脑梗死患者因出现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偏瘫等症状,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多对其进行鼓励和安慰,以消除其不良情绪。根据患者的言行举止分析其心理状况,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帮助其建立对治疗的信心。2)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有关脑梗死后遗症的知识,使其能够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3)进行语言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噘嘴、鼓腮、张口等训练和发音训练,以促进其语言功能的恢复。4)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对于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其病情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对于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指导其在床上做肢体伸展、屈曲等运动。在患者可以下床后,指导其进行站立训练和慢走训练。5)脑梗死患者易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1)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患者的NIHSS评分越高,说明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越严重。2)患者的抑郁症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价。患者的SDS评分越高,说明其抑郁症状越严重。3)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的评分项目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好。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A组患者NIHSS评分、SDS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15.36±3.19)分和(29.84±5.59)分,B组患者NIHSS评分、SDS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7.26±2.40)分和(15.81±3.58)分。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SDS评分均较接受护理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NIHSS评分、SDS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SDS评分的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SDS评分的对比(分,±s)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与A组护理后相比,●P<0.05。
NIHSS评分 SDS评分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B组 45 20.65±3.68 7.26±2.40*● 64.62±4.53 15.81±3.58*●A 组 45 20.71±3.82 15.36±3.19* 64.51±4.60 29.84±5.59*t值 0.03 6.32 0.05 7.19 P值 >0.05 <0.05 >0.05 <0.05
接受护理后,A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69.57±3.62)分、(57.65±3.13)分、(68.41±2.90)分、(71.67±3.59)分、(65.82±3.71)分;B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78.36±4.21)分、(67.32±3.81)分、(77.92±3.63)分、(82.57±4.91)分、(76.84±5.01)分。B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分,±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分,±s)
注:与A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生理机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B 组 45 78.36±4.21* 67.32±3.81* 77.92±3.63* 82.57±4.91* 76.84±5.01*A 组 45 69.57±3.62 57.65±3.13 68.41±2.90 71.67±3.59 65.82±3.71 t值 2.39 4.92 5.08 4.32 4.2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此病主要是由于大脑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脑梗死患者若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发生偏瘫、语言障碍、神经功能缺损等并发症,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2]。血栓通是临床上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其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此药可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凝聚,从而可起到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的作用[3]。综合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在本次研究中,江阴市顾山卫生院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45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NIHSS评分、SDS评分均更低,其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改善其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1]郭胜利.血栓通治疗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的综合评价[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3,7(2):76-78.
[2]王涛.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27-28.
[3]张言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3):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