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昊
(融安县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400)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调查资料显示,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5%左右,即每20个人中即有1人患有冠心病。2009年,在我国城市居民中,冠心病的致死率为94.96/10万,在我国农村居民中,该病的致死率为71.27/10万[1]。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用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其血脂的水平,改善其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预防其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2]。但目前临床上对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尚存在争议。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研究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融安县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将这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n=120)和大剂量组(n=120)。在小剂量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67例(占55.83%),女性患者有53例(占44.17%);其最大年龄为81岁,最小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为(72.1±8.3)岁;其最长病程为9年,最短病程为3年,平均病程为(6.6±2.1)年。在大剂量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69例(占57.5%),女性患者有51例(占42.5%);其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61岁,平均年龄为(71.9±8.6)岁;其最长病程为10年,最短病程为2年,平均病程为(6.8±2.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中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临床上规定的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对辛伐他汀不过敏。3)年龄≥60岁。4)自愿参与本研究。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患有脑血管疾病。2)在近期内服用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可能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产生影响的药物。3)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或治疗中断。4)患有糖尿病或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疾病[3]。
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缓解心绞痛药物(如硝酸甘油)和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嘱其戒烟戒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在此基础上,用小剂量的辛伐他汀对小剂量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嘱患者在每晚临睡前服用10 mg的辛伐他汀,1次/d,连续用药3个月。用大剂量的辛伐他汀对大剂量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嘱患者在每晚临睡前服用20 mg的辛伐他汀,1次/d,连续用药3个月。
进行治疗前后,用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GE-Vivid 3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两组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指标(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指标(NMD),并对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进行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的静脉血5ml,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分理出血清。对血清标本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FMD、NMD及NO、ET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大剂量组患者FMD、NMD及NO的水平均高于小剂量组患者,其ET的水平低于小剂量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MD、NMD及NO、ET水平的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MD、NMD及NO、ET水平的比较(±s)
注:*与小剂量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 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大剂量组 FMD(%) 3.33±0.43 8.33±0.98* 4.634 0.03 NMD(%) 15.03±1.52 18.67±1.09* 4.674 0.02 NO(μmol/L) 41.32±5.34 86.92±10.32* 4.689 0.02 ET(pg/ml) 93.45±10.54 55.18±6.43* 4.597 0.03小剂量组 FMD(%) 3.33±0.35 7.50±0.43 4.634 0.03 NMD(%) 15.00±1.04 15.83±1.00 1.622 0.83 NO(μmol/L) 42.06±5.34 66.56±7.64 4.642 0.02 ET(pg/ml) 92.87±9.53 75.25±6.34 4.617 0.03
在用药期间,大剂量组患者中发生腹痛、便秘及胃肠胀气的患者分别有7例、6例和3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33%(16/120);小剂量组患者中发生腹痛、便秘及胃肠胀气的患者分别有8例、5例和2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15/12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管内皮是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一道屏障,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可对人体的血流动力学产生直接的影响[4-5]。冠心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情况。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用此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其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降低其血脂的水平。但有学者认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在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后,易出现横纹肌溶解、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因此,他们主张用小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6]。目前,临床上对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与用小剂量的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相比,用大剂量的辛伐他汀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能更显著改善其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且其不良反应较少,用药较为安全。
[1]高世龙,彭俊,周业波.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3):138-140.
[2]王春艳,刘玉龙.高压氧联合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的表达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2,19(6):355-358.
[3]李宝忠.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中的监测作用[J].中国药业,2013,22(20):31-33.
[4]李荣华.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603-2604.
[5]唐亚娟.辛伐他汀不同剂量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5):432-434.
[6]吴明亮.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7):219.
[7]石泉.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