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宁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女性在妊娠期,其子宫的重量会逐渐增加,进而压迫其盆底的组织。分娩过程会对女性盆底的肌肉神经造成损伤,引发肌纤维功能缺陷。因此,女性在产后容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发生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等情况,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为探讨通过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对近期收治的部分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盆底康复训练,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这些患者均为初产妇。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1~35岁,平均年龄为(28.21±2.13)岁;其所娩新生儿的体重为(3.1±0.4)㎏。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8.24±2.16)岁;其所娩新生儿的体重为(3.2±0.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具体的方法是:让患者取坐位,收缩尿道、直肠括约肌、阴道,保持5秒后放松。重复上述操作。连续操作50~100 次为一组,每天训练2~3组。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具体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将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VROSTYM)的探头置入患者的阴道内。将治疗频率设置为30~50 Hz,将输出脉冲宽度设置为100~400 μs。持续刺激2~10 s后,让患者休息2~50 s。重复上述操作。每次治疗持续15分钟。每天治疗1次。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电刺激的强度。2)对患者进行阴道哑铃训练。选取一个型号(重量)合适的盆底肌肉康复器(阴道哑铃)。对盆底肌肉康复器进行消毒,并在其表面涂抹导电膏。让患者取仰卧位或蹲位,将盆底肌肉康复器置入阴道约一指深,将尾部的胶绳留在阴道外。然后让患者依次进行站立、下蹲、上楼梯、下楼梯、搬重物、咳嗽及跳跃等活动。活动过程中保持盆底肌肉康复器不从阴道内滑脱。持续训练15分钟后,取出盆底肌肉康复器。每天训练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治疗前后分别使用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表(Oxford Scale)评价两组患者盆底肌张力的强度。该评分表的分值范围为0~5分。0分表示其会阴部位无法收缩。1分表示其会阴部位收缩时会颤动。2分表示其会阴部位不能完全收缩。3分表示其会阴部位可完全收缩,但不能对抗阻力。4分表示其会阴部位可完全收缩,能对抗较小的阻力。5分表示其会阴部位可完全收缩并持续对抗阻力[2]。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显效: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正常,其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为5分,未发生不良事件。有效:患者的盆底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其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为3~4分,出现轻度尿失禁等不良事件。无效:患者的盆底功能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其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3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尿液残留量。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高。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尿液残留量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尿液残留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尿液残留量及生活质量评分(±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尿液残留量及生活质量评分(±s)
注:#表示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 时期 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分)尿液残留量(mL) 生活质量(分)观察组(n=60)治疗前 1.31±0.25 201.55±20.65 56.14±0.25治疗后 4.45±0.32#* 53.14±1.61#* 94.21±0.61#*对照组(n=60)治疗前 1.30±0.21 204.57±20.66 56.17±0.62治疗后 3.23±0.69# 113.45±10.62# 80.24±0.52#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n(%)]
女性在妊娠期间,其子宫的重量会逐渐增加,进而压迫其盆底的组织。女性在分娩过程中,胎儿会压迫其盆底肌肉神经,对其盆底肌肉神经造成损伤,引发肌纤维功能缺陷。因此,女性在产后容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5-6]。目前,临床上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方法主要是康复训练。本次研究中,我们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盆底康复训练的方法包括生物反馈电刺激和阴道哑铃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刺激其盆底肌肉的神经,提高其盆底肌肉神经的兴奋性,恢复其盆底肌肉神经的传导功能[7-8]。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阴道哑铃训练能逐渐增强其盆底肌肉的弹性和收缩力。
总之,通过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尿液残留的情况,增强其盆底肌的张力,降低其发生盆腔器官脱垂等不良事件的几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1]李世琼,刘丽娜,勾青,等.盆底康复技术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4):546-548,552.
[2]冯艳霞,张洁,张月,等.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8(8):3-6.
[3]谢美华,王会玲.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作用的探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14):38-39.
[4]胡方方,张艺凡,崔海涛,等.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6):568-570.
[5]蔡卓君.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效果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100-101.
[6]谭健坤,谭燕萍,梁晓丽,等.女性盆底功能恢复中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5):183-184.
[7]郭小慧,韩宇洲,白洁,等.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8):50-51.
[8]江江,彭娟,董旭东,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高危因素及康复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9):1835-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