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昇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名师论坛·
从“物理核心素养”的视角思考物理复习教学问题
——以“力与运动”章后小结为例
刘炳昇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名师简介:刘炳昇,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任《物理之友》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教科书(苏科版)主编、中学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主要从事物理教学论和中学物理实验的研究工作,荣获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国家教委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等.曾任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世界银行贷款“理科实践教学和低成本实验”研讨班中方主持人.
本文试图领会“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初中“力与运动”章后小结课为例,探讨以“核心素养观”引领的物理复习教学问题,着重在物理思想、科学方法、科学价值观的引领.就该章复习,提出了以下建议:突出一章的物理思想,以线带面,重组知识结构;围绕学生的前科学概念,让学生领悟科学方法的魅力;拓宽视野,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升华.
物理核心素养;物理思想;前科学概念;人文精神.
2016年11月21—23日,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物理)在扬州举行,其中课堂教学的课题有两个:“力与运动”章后小结和“压强与浮力”章后小结.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在章后的复习课中要体现“核心素养”观念的引领.课题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有助于评价老师较深层次知识与能力的积淀.笔者听了参赛选手的一些课,想以“力与运动”的章后小结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近期以来,物理教育界的学者和老师都在讨论一个话题,即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从现实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少老师都很重视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训练也是比较多的.由于考试的压力、所谓的教学效率的需要,使教学偏重于文字上解读概念、规律和解题,物理课程的教育功能不能全面地发挥出来,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挑战是不利的.在深化课程改革中,提出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必要的.笔者认为首先是观念意识上的引领,应当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学习,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物理学的发展,既创造了物理学的理论成果、系统的科学方法,又创造了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成果.物理文化是“与生俱来”的、非常珍贵的教育资源.在物理教学中,学习知识是重要的,但不能只关注作为科学结论的理论知识,而使作为创造的探究过程、丰富的科学人文教育的资源被白白地浪费掉.我们应当从更高的层面上设计物理课程和教学,让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的美成为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发挥物理的人文教育功能.
在“物理核心素养”观念引领下,章后复习课不同于现实“应试教育”指导下的复习课.需要重点考虑如下问题:(1) 如何指引学生学习梳理物理知识,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2) 如何从回顾探究的过程中,领悟科学方法?(3) 评价学生是否撼动了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是否领会知识的得来过程?在解释或解决实际现象和问题中是如何思考问题的?(4) 如何渗透人文精神,关注物理文化的熏陶?下面就“力与运动”章后复习提几点建议.
不少老师在复习该章时,按教材顺序,逐节、逐点回忆所学知识,逐个讨论或再现所做实验,并进行应用概念规律的习题训练,还带领学生梳理本章知识结构.例如,一开始复习“二力平衡”,首先讨论运动状态、平衡和不平衡状态,再回忆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提出了5个问题,不仅涉及实验的现象、说明的原理,而且涉及实验的设计、与其他方案的比较,然后用选择题和填充题来评价学生对二力平衡知识的理解.笔者总的感觉是知识点多、注意点细、记忆量大、结构松散、联系不紧密,关键是缺少一条贯穿全章的思维主线,即少了灵魂.
该章的主题是力与运动的关系,它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大课题.为什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统治了数千年之久?因为他有经验和证据的支持.这种经验与人们经常看到的现象大多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不自觉地支持他的观点.他的观点之所以错,是因为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伽利略、牛顿等物理学家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究,才揭示出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改变了人们对自然世界中这一重大问题的认识,也提出了一种看待自然界的新方式.
复习“力与运动”这一章,不能不提及物理学史上这一智力苦斗的辉煌历程,以探讨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为主线也许是一个好的复习策略.
重组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与教材提供的顺序结构不同.教材为什么把“二力平衡”放在第一节?那是因为二力平衡是现实中常见的平衡,可以直接通过实验得出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究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这对学生而言,是困难较小的一种结构安排.在复习阶段,以物理学史中的这一场争论所提出的问题为主线展开.如果没有力,物体不能运动,那么力就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如果不是这样,没有力物体照样运动,那么,“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结论就不成立.由此引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通过实验与推理,认识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也回答了“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提炼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最后,用力与运动的关系来解释现实中存在的平衡力与非平衡力作用(以二力为例)下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这样的复习思路,突出了本章的核心思想,简洁、内在的逻辑性更强.
图1
一章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抓住核心思想,就容易突出重点.学过这一章,看似学生解决了力与运动关系的问题,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等内容也都能背出来,但潜在的前科学概念还是相当顽固的.复习中,应当围绕学生思维中的前科学概念,激发认知冲突,努力撼动前概念的基础.例如,在引入环节,让学生抢答(可让全体学生用手势抢答):一列火车沿直线匀速行驶,车厢里的人竖直向上跳起,问该人落下时在起跳点的前方、后方还是原地?然后让学生说明理由.不少学生仍回答“在起跳点的后方”,即使答案正确,但在说明理由时,仍有学生回答:“起跳后,在水平方向不再受力,但仍保持原有与车相同的向前的速度,所以落回原点”,教师追问:“起跳前,地板对人的作用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有向前推动的作用”.这样引入,就使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不自觉地暴露出来.
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教材没有用伽利略提出的理想斜面实验,而是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应当问学生: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怎样做实验?实验能否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在从学生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应当重视的.为什么小车前进的距离越来越大,直至永远运动下去,就能得出做匀速直线运动呢?在对惯性是“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的理解中,学生的想象也是困难的.为帮助学生思维上实现“从路程到速度”的转换,可以将学生做过的实验,用频闪照相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图2).
图2
物理老师都清楚,基本概念是很重要的,它是某种物理事物本质的抽象.如果理解上有偏差,在物理规律、原理的得出及其应用环节就会出问题.因此,辨析概念常被重视,但常常停留在文字上的辨析.概念是人们思维和认识水平的反映,是随科学探究的深入而发展的.例如“力”和“运动状态”,在亚里士多德的年代,有静止和运动的概念,但没有力的科学概念,他认为轻物上升和重物下落都是由物体的本性决定的,是“自然”运动,还有一种“强迫”运动,要使物体运动或维持运动必须有外界的作用.伽利略在研究时,已经认识到速度、加速、减速等的意义,认识到水平面上摩擦是物体减速的原因,如果没有摩擦,速度将保持不变.他推广到如果物体不受外界的影响,它将继续保持运动.伽利略、牛顿认为:亚里士多德用物体从静止到运动的经验,得出没有外界作用(力)物体就不会运动的结论,实质上是没有力物体就不会由静止变为运动;同样,亚里士多德用运动物体“不受力”的经验得出没有力物体就不能维持运动的结论,实质上是阻力使物体由减速直至静止下来.在此基础上,牛顿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如力、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惯性等,用“运动状态改变”概括了力作用的各种情况,总结出了牛顿运动定律.正是这些概念的建立,使规律和理论的描述更简洁、体系的逻辑性更强.在教学中,我们应当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概念是怎样来的,这样才能更好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我们可以用表格呈现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关于力、运动的概念(如表1),请学生比较两者有何区别.
表1
课堂上给学生一些问题和练习,应将重点放在对物理意义的理解上,关注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要更多地让“解题”转变为“解释”,让“选择题”转变为“简答题”,让“你知道了什么”转变为“你是怎样知道的”.要多一些“原生态的问题”,不应人为复杂化,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听课中,有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车厢里挂着一只小球,汽车停止后,小球来回摆动,在摆动过程中,哪点小球所受的二力平衡?这个题目考查学生对运动状态的理解,许多学生选择在最低点重力和拉力平衡.这个题目就比较好,使学生的错误观点暴露出来了.另一个问题是:运动的车厢内悬挂一只小球,小球偏向左侧摆动,问车厢受力情况如何?这一问题的情景较复杂,考查的目标没有针对本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学生不具备分析小球受力的知识和能力,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复习课总结阶段,应当突出如下两方面的收获:
(1) 通过本章的学习,增进了我们对自然界物体运动的认识,宇宙万物都在运动中,运动是物体的常态,静止只是相对状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正因为有力的作用,自然界物体的运动才会多姿多彩,可展示赛车、过山车、摆钟、火箭发射、太阳系、扩散现象等运动图片或视频,表明:大到宇宙天体,小至微观粒子,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中.
(2) 在本章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那就是“理想实验”的方法.理想实验不是真实的实验,是一种头脑中的实验,是通过推理和想象来进行的.在我们进行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摩擦力小到一定程度,我们已经无法实验,靠头脑想象:摩擦力越来越小,行程越来越长,最终摩擦消失,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实际上,当支持板延展到相当长时,它的另一端已经高于水平面,如图3所示,支持板就相当于一个斜面,即便摩擦可以消除,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也不可能永远运动下去.但是,我们想象:不仅摩擦力消失,而且重力也不存在,即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永远地运动下去.
图3
理想实验的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有开创性的意义,在科学探究中具有广泛的迁移作用.例如,牛顿就曾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论证了地球与月球间的引力作用,并为现代人造卫星成功运行奠定了理论基础.难怪“阿波罗”8号宇宙飞船从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当地面控制中心问及“谁在驾驶”的时候,指令长回答说:“我想现在是牛顿在驾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理想实验”中想象的现象已经可以呈现出来,例如,用气垫导轨,轻推滑块就可以看到滑块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用超导轨道几乎可以实现无摩擦的运动;在“天宫实验室”中,也可以看到精彩的失重现象.但是科学探究永无止境,许多未发现的规律,人们还不能完全用观察和实验来得出,理想实验体现了人类心智的结晶,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笔者在上面提出的一些案例,并非要大家模仿,只是为了说明让课堂设计更能体现培养学生素养的观念.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在每章的章后创设了一个新的栏目“小结与评价”,内含两部分:知识梳理、反思与评价.前者重在帮助学生梳理一章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系统结构,并学习梳理知识的方法;后者提出了几个问题,意在使学生认识知识由来,理解重要知识内涵,提升其科学方法,拓展其科学视野,这为老师们提供了复习的新思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结合实际进行再创造.
[1] [美]阿特·霍布森.物理学:基本概念及其与方方面面的联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刘炳昇.物理教育的灵魂——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物理教学,2007,(10).
[3] 刘炳昇等.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八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