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成为网络借贷主要消费人群探析

2017-03-18 12:39周新娟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网络借贷高校学生

周新娟

摘 要:为何网络借贷会将高校学生作为网络借贷的主要消费群体?弄清楚了其中的缘由才能有针对性的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远离校园网络借贷。

关键词:高校学生;网络借贷;消费人群

中图分类号:F724.6;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5-0261-01

网络借贷凭借借贷手续简便、审核周期短、放款迅速等原因成为不少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首选。网络借贷平台在没有金融机构的全面监管、健全法律制度的约束下鱼龙混杂,有的间接演变为高利贷模式。网络借贷平台为扩大业务量,拓展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全面开展以消费贷款、创业贷款、培训贷款等业务,看似为高校学生提供用款便利的伪装下布满重重陷阱。网络借贷平台为何将业务开展到高校校园中,没有经济来源的高校学生为什么能成为校园网络借贷的主要消费群体?

一、在校生人数众多,市场潜力大

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从高等教育的学总规模可窥一斑。据中国首次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同时也是世界上首次发布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报告”,报告全面分析了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中对高校在校生人数进行了统计:2015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700万,全世界第一。高校在校生数量庞大,2016年,接近4000万的学生集中在高校校园,为校园网络借贷平台提供了巨大的借贷市场开发潜力,且有利于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宣传发动,快速的开拓借贷市场。

二、心智不成熟,消费潜力高

结束了十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们,怀揣着人生梦想步入高校校园,开始新的求学生活。这种生活与众不同,远离了枯燥无味的文山题海,远离了父母的严格监督,远离了教师的日盯夜陪,高校给予了成年学生的自主权,让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安排权。高校学生基本上年满十八,是位成年人了,他们喜欢待在校园里,享受着高校生活的宁静与自由。但高校学生虽然成年,但在成年之前,基本上是生活在父母家庭的监管之下,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均由父母合理安排,他们不用过多的考虑,大多数情况下只需按部就班,不需要和社会上的其他成员过多的接触,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刚远离父母家庭监管的高校学生有了经济的自主支配权和分配权,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对事物利弊的分析能力。他们往往会高兴于有了无拘无束的生活、有了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这时的他们容易冲动,在消费中不经过权衡,消费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三、缺乏经济常识,理财能力弱

开门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当家不知油盐贵。高校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利息与利息率、需求定理是由消费者行为决定的等经济金融常识缺乏,经济理财能力弱。在中小学阶段,学费、培训费、服装费等大笔的支出都由父母家庭支出,小额的诸如购买零散的学习用品、购买零食、饮料、观看电影等零花钱才由本人经手。在他们眼中,没有经济的概念,没有独立理财掌管资金的能力,钱从哪里来,该如何合理的分配和开销,什么是该花的钱,什么是不该花的钱,他们不知道。高校学生每个月获得的生活费如何合理的安排?部分学生在月初拿到生活费的时候请客吃大餐,狂喝猛吃,月中月末就在捉襟见肘中艰难支撑,有的还需找其他同学借用才能勉强支撑当月的基本生活。

四、追求奇特,高度关注新事物

年轻人永远都是敢于追求新生事物的一类人,追求时髦已成为不少高校生的消费观。高校生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 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对一些新、奇、特的事物高度关注,认为这是年轻人的标志。于是高校生对社会上许多新颖别致的创意游戏、饰品、服饰等极力的想试一试,让自己拥有。与众不同的需求让年轻一代的主力军——高校学生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购买自己心仪的手机一类的电子产品,购买名牌服饰、化妆品,休闲旅游……

五、高校生有迹可循,身份稳定

高校生从入校开始,在校学习时间至少2年,通常为3-4年,这几年的时间里,高校生作为一名学生,在校接受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身份稳定。学习生活都在校园内,有迹可循,比较容易找到。再者,在校生比较单纯,学好专业知识,掌握实用技能是学生的高校生活的己任,没有完成学业前是不会轻易放弃,离开校园,玩人间蒸发的游戏的。

六、子债父还,还款有保障

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观念"父债子还"指父辈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高校学生没有经济来源,不具备借贷的还款能力。严格意义上而言,除了父母家庭给予的每月生活费外,高校学生对通过网络借贷所借款项是没有偿还能力的。而高校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所在,是父母心中最为牵挂的,为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顺利完成学业,学有所成,父母家庭会竭盡所能为孩子解决所借款项,偿还债务。因此,虽然高校学生不具备还款能力,但父母家庭是最有力的还款承担者,颠覆了传统观念的"父债子还",演变为现实社会的“子债父还”。

基金项目:此项目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一般项目《高校学生参与网络借贷的思想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16B22。

参考文献:

[1]舒涛,付轲.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借贷畸形消费现象探析——基于某学生深陷P2P网络借贷困境案例分析[J].案例分析,2016(03).

[2]唐燕.我国P2P网络信贷平台的风险及影响因素[J].经营管理者,2016(21).

猜你喜欢
网络借贷高校学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形成策略
“运动世界校园”对促进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调查研究
网络借贷平台中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分析
大学校园网络借贷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