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苑婷++关惠元+孔德淇
所谓野心,不过是维持生命之火的柴禾
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张羽十年前搬到了北京,如今工作室建在东六环外的顺义。地图上显示,从工作室到中心城区,公交四次换乘2小时45分钟,或驾车走高速45分钟——比从天津坐高铁进城还耗时。
北京城里的雪早化了,在郊区,背阴处的积雪还跟没动过一样,只有猫不知深浅地一路踩过去。郊区镇上保留了传统的赶集习惯,每到集日,人们带着自家的蔬果、小商品聚到中心街区,小轿车大货车出租车摩托车三轮车全堵在路口,人声喇叭声混作一团。车拐了弯,开进废弃田地间的狭窄土路,一阵颠簸。司机见前方一片荒郊野岭,反复扭头:“没走错吧?是这儿吧?”突然就不问了,信心满满开过去:“我猜就是那了。”
不远处的错落荒地中,一大坨红漆金属团块平地突起。果然,国际艺术区。就这样找到了张羽。
和许多报道上的照片一样,张羽还是一颗光头,戴着兼具文艺范与滑稽感的圆框眼镜。在年轻人身上也会略显出挑的发型和装饰,在他这里却出奇地和谐。身为最年轻的50后,如今也已近耳顺之年。
可是显不出一点老态。2016年他总往五台山跑,主要工作是用一万只碗占领佑国寺和翠岩峰,再拎着水壶往碗里注水,风里雨里地注,尽管手臂酸疼。这是他的行为装置艺术。后来微信里有了文章,说一万只碗占领了五台山佑国寺,“把住持和小和尚们‘震惊了!”
放在十几年前,估计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一个与中国画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杨柳青画社编辑、画家,曾推崇并亲身创作“实验水墨”的人,会自己掷下笔杆,亲手结束实验水墨,宣告“水墨画终结”。他赖以创作的媒介越来越简单,从毛笔到手指、身体,从水墨到茶、到水……
在张羽自己的阐释里,这是日渐回归生命本身;然而,在主流水墨画的江湖,张羽离场,不见影踪。
以突围留名
张羽喜欢用“突围”来形容自己的艺术轨迹。在80年代中后期涉及实验水墨之前,他的青年时代还算循规蹈矩:小学随爸妈上山下乡去天津农村,做了“知青的尾巴”,跟全班一块想法子让老师上不成课,一放学就拿着小本子一路走一路画。1979年为了回城他只好去考了天津杨柳青画社,在这个以木版年画闻名的画社,他正式接触到中国画的专业范围,既画也编。从最开始的年画、木刻连环画,到人物工笔和水墨画,他全都试过,水平都不差,但画来画去,似乎仍脱不了中国画的窠臼。
1985年前后是个分水岭。一时间,西方舶来的名词像涨潮般占领了中国艺术圈的沙滩,达达、波普、抽象、表现主义等等现代艺术……一场被后人称为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的“85美术新潮”,在中国艺术圈掀起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现代主义之风。而在中国画领域,1985年7月,李小山《当代中国画之我见》的“中国画穷途末路说”引起一片喧嚣。尽管张羽并未直接参与到85新潮圈子里,但也同样受到了影响。恰是在此时他开始一方面策划创办了《国画世界》——中国画探索丛刊推动中国画的现代发展,一方面他开始了具有现代性的彩墨扇面画和抽象极简的艺术创作。
从80年代末逐渐有了周边地区一些画商进来购买绘画,有台湾、香港的画商,也有来自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画商。张羽的扇面画也不例外。但在张羽的形容里,许多人是“冲昏头脑的快乐”,而他却不画扇面画了。转向更为疏怪迷离的彩墨肖像系列,又有藏家来买作品,又停了。
这样的情形直到后来的墨象笔记、随想集、灵光、每日新报、指印系列,再到如今的上墨、上茶、上水,几乎都清晰地遵循着“创造—自我否定—再创造”的逻辑。张羽的说法是,“开始可以有钱,我就放下。”
“有人买不好吗?”我问。
“我觉得不是很好。我是希望自己能不断地攀登。一开始我做出来那些大家没有办法接受的作品,然后逐渐地,当大家都能够接受这些作品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有更新的突破。如果你被更多人认可,说明你也在那个更多的人群中,但当你出来的时候一定是不被认可、被排斥的。但你一定要出来。”
张羽早期的扇面、肖像系列,用色浓烈且对比度鲜明,虽然人物面部五官变形扭曲或被虚化、简化,但至少还能区分人物、动物和背景,只是水墨的写意笔法融入了现代的技巧。到了墨象笔记、灵光等系列作品时,张羽作品里的具象元素几乎被抽离殆尽。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集结了一帮志趣相投的画家如谷文达、蒲国昌、石虎、王川、沈勤、李津、李孝萱、阎秉会等,着手策划编辑《中国现代水墨画》一书,打出了“现代水墨”“实验水墨”的旗帜。
自此,风雨不断。
分裂與孤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艺术圈不能幸免。质疑声迎面拍来,保守派大批,评论家存疑观望,探讨所谓的水墨实验与西方、传统的纠葛,而同样新兴的“新文人画”派更是对之口诛笔伐,两派撰文互相冷嘲热讽,势不两立。
年轻的张羽混迹江湖,想着号召更多人,便可掀起更大的风浪。有了帮派,也多了几分改写艺术史的可能。如今他却自己放下了那面旗帜:“实验水墨早过去了,2003年就已经结束了。”当年做实验水墨的小圈子,也已经解体。有人进体制内当官,有人转回传统画法,有人还在坚持画,“但画得越来越不对”,还有人去做了更商业化的作品,让中国人外国人都愿意去买。张羽也从水墨中走了出来,转向行为、装置和影像艺术。
回想当年,他为了让实验水墨在评论界发出更多声音,主动把自己编纂的一些书主编名字挂给了其他人,闹出有关具体贡献的争执来,有些恍若隔世。
有年轻人加他微信,发来自己的实验水墨作品,请他评价指教。他有点懵,又有点气,怎么直到今天还在做实验水墨?但不好给年轻人浇冷水,只说“还好”。对方再问,就不知如何作答了,只好放着。
相比起被恭敬地捧在高处、被模仿和归顺,他似乎更享受被挑战和质疑。采访如此,教学生也是如此。艺术史在他看来,就是一个不断被超越的过程,惟有敢于另辟蹊径,方有资格被写入青史。他反复提杜尚,提安迪·沃霍尔:杜尚把小便器放进展厅,安迪·沃霍尔用工业现成品发展出波普艺术,颠覆历史之人终结了艺术,再然后呢?
他一次次自我否定,就是希望成为那个创造历史转折点的人。曾经的实验水墨作品在如今看来,已经不是问题,因而在上刊选图时也要多加考量取舍。
但这几年水墨展览不少,“一个抽象接着一个抽象”,张羽不再关注,原因如出一辙:“五六十年代西方的波洛克用行动绘画面对抽象,七八十年代又有了韩国单色绘画,我们今天还做抽象有什么意义呢?没有意义。”
张羽渐渐不再出现在以抽象为名的集体画展上。在他看来,以市场机制为源头,圈子里的人便会不停互相吹捧。而他要做“塔尖之人”,注定高处不胜寒。
他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超越的方法,比如指印,比如“上水”,“只不过很多事情要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下,在特定的时代背景,才能够被广泛的认知。”
身体哲学
那是2016年8月的事。五台山佑国寺香火鼎盛,人来人往。来人眼看就到佑国寺门口了,前脚刚踏上台阶顶,往门里一瞅,步子却慢下来:“在干嘛呢,拍电影?能进么?”
佑国寺依山而建,从下到上三层大殿。一万只罗汉碗,从寺前的院落到台阶,过道,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压在古寺的石砖上。当然,这并非天外来客,只是艺术家的把戏——人穿行其间,会看到一个光头、圆眼镜的中年男子,提着锡制水壶往一个个碗里注水——自然是张羽。碗是张羽一个个摆上去的,碗底印着“张羽制造”的红印字样,水是张羽从山间溪里取来的。游人来上香,张羽说,自己在“上水”。
在五台山逃不开人与人的关联。熙熙攘攘,叫卖声不绝于耳,这里已经不是1981年他第一次来时的五台山了。当年随意进出的寺庙门院,如今是一道道地拦上了售票检票口。正值文殊菩萨诞辰,寺里烧纸,几分钟就一座,整个五台山烟雾缭绕。
上香的人多了。他条分缕析地说着香客们的功利:一种是普通百姓为子女求学业、求工作、求姻缘、求命运的改变;一种是打擦边球赚钱的生意人求破财免灾;至于贪污腐败的官僚,“大把大把钱往里头扔,消灾来的。”
連寺庙也没规矩了,他想。以前他上茶、上墨,都在艺术展览馆里。他决心把上水搬到寺庙做一次。
碗在寺里横平竖直摆上,就叫人不得不小心着走。年轻的女游客在第一层大殿踟躇了好一会儿,才低头提起裤腿,一步步慢慢登到第三层。注意到正往碗里注水的张羽,她上前请教,竟也说出了张羽心中关于规矩的意涵。张羽叹着今不如昔,说自己住在郊区,甚少出门进城,“一开车上路就会生气,路上也没规矩。”
过两天,张羽把碗又摆到翠岩峰山顶。还是提溜着水壶上水,这次碗摆得随意——山势起伏坑洼,不若寺里整齐。山顶开出一朵朵白瓷的花。张羽说,这次是和自然天地对话。
翌日,雨水自天而降,落入碗中,几日未停,说不清溪水雨水。如果条件允许,张羽会像从前做“上墨”、“上茶”等作品一样,等碗中的水一点点蒸发,水回到空气中。他在意这些缓慢无声的互动——空气、水、风、雨雾,阳光,一如曾以国画为专业的他,在意宣纸、毛笔与水墨的关系。
哪怕在室内,这细微的互动淹没于日常琐碎中,却也片刻未停。他做指印系列,从手指醮彩墨到手指醮清水,逐渐体悟出指尖与液体互动的“气”,如何让水滴在指面悬而不坠,如何摁压下去是规整圆形,如何用“气”将纸面凸起,有如坐禅拨念珠,但又不是。
这次,张羽干脆把作为载体的指尖也舍去了。他的行为装置、材料有着细微的变化。威尼斯的运河水,杭州的西湖水,五台山的溪水,煮茶,或是掺墨,材料因地制宜;有时是往一只只碗里倒,有时,是不断地叠放了几千张宣纸的亚克力透明盒子里浅浅注入一层。接下来的创作,交给自然风物与时间:
10月在重庆沉淀出来的茶碗,因为潮湿,茶渍始终干不彻底,内壁斑驳;4月在香港,因为室内有排风,一个月后彻底干了,茶渍挂出了上釉的效果;杭州西湖水中的细微沉淀物,让盒中水逐渐分色分层,再日渐消解淡化;广东潮湿,水和气的分子在叠放的宣纸中不停运动,变化无穷,也容易发霉;放到干燥的北方,变化不复丰富。
最鬼斧神工的一次,是浸染在水墨亚克力盒中的宣纸,竟一张张现出了古典山水画的模样。宋代画家郭熙曾提出“三远法”,谓平远、高远、深远统合于一,方是山水画至高境界。这件自然造物把三远都占全了,张羽就为它取名《对话郭熙》。
野心与恐惧
有批评家曾说,张羽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不置可否,换了种说法:“也可以这么理解,实际上我只是很朴素地去看问题背后的本质。如果说野心,我觉得这个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他絮絮地自我解释。所谓的野心,不过是维持生命之火的柴禾。1999年,张羽四十,写下一篇文字,回忆自己最早思考死亡的时刻。十一二岁他下农村,村里有人去世时,放炮、唢呐、披麻戴孝,动静极大。小孩好奇,跑过去跟在送葬队伍后边,一直跟到墓地附近,看大人们做各种仪式。他记得有一年冬天,树上叶子已经掉光,自己和小伙伴放羊,正趴在草地边看羊吃草,远远传来了唢呐的丧乐。他抬起头,送葬队伍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上排成一线,远远地走过去。
两个四年级小学生沉默了一会儿,张羽开了口:“人,总是有这么一步,要死掉。”
之后,两个小男孩“为了制造长生不死药”,拿起小木棍在地上戳了个坑,捡来一堆石头烂叶,对准坑撒了一泡尿,然后捣碎了和来和去。
“因为知道要死,我要留下我的名字。这也变成了我的一个信仰。通过什么方式才能留下来?只有一点,你做到最好。所以,我就为了忘掉那些个不愿想的东西,去做到最好。实际上是在纠结、困惑、挣扎,但方向又很明确。”
在农村时,爱画画的还有另外三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他记得引荐其他人结识九队一位有名望的老画家,四人每天互相攀比:“今天你画了多少?”“我画了30张!”“我画了35张!”为了比过其他人,他能不吃不喝不睡地画,到天津城买几块钱一堆带胶膜的纸,但把膜撕去才能画。终于他被孤立,他觉得自己画得最好。
“孤立我,我就自己坚持。”
再后来,老母亲去世了。母亲长年有心脏病,天天服药,趴着、跪着,怎么也睡不了觉,全靠毅力撑到了70岁,最后只剩下六十多斤,皮包骨。临走那天夜里他们还在说话,他感觉母亲状态很好,以为她能恢复过来。
“太苦了,像做梦一样,每天都是梦。”
他轻描淡写叹口气:“人老咯。”话说着,他弯腰拔掉插座,像在用动作掩饰内心涌起的情绪。屋里盆栽的四季桂淡香飘来,落地窗外,他栽下的果树还光秃秃的。天色渐暗,郊区的雪大概今晚也不会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