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暑七月吃面食强身

2017-03-17 13:27:31文/史
长寿 2017年7期
关键词:仙草大暑小暑

文/史 信

溽暑七月吃面食强身

文/史 信

小暑大暑都在每年的7月,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自古以来,人们用了各种办法来解暑降温,使自己的身体少受酷热的煎熬,保持较为健康的状态。其中饮食习俗就出于这种目的,代表了人们这一美好的愿望。

一、小暑

1.头伏吃饺子。“头伏饺子二伏面”,小暑时节常常是头伏的开始,头伏吃饺子是全国各地普遍的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因其营养全面且流失少、好吃顺口遂成为人们青睐的食物。

2.鸡蛋就黄瓜。山东有的地方小暑时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小暑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吃鸡蛋时就一棵黄瓜,黄瓜性凉,具有除热、利水、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此时吃正当其时。

3.吃暑羊。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当地人对吃暑羊的爱好莫过于一首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了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地吃起暑羊来。而此时的小山羊,已长得肉质肥嫩,吃时香气扑鼻。

4.吃黄鳝。老南京讲究在小暑这天吃黄鳝,黄鳝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味美。从成分上看,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

5.食新。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即农民用新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后五谷丰登,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

6.吃藕。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此时藕已成熟,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丰富的钙、磷、铁、钾,膳食纤维也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二、大暑

1.喝暑羊。山东不少地区在大暑到来这一天有“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大暑这天一大早,不少市民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这一食俗与鲁南、苏北地区小暑时的吃暑羊是一个道理。

2.吃仙草。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 “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一种甜品,有消暑功效,被誉为 “仙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3.吃凤梨。大暑期间,台湾人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 “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4.饮伏茶。伏茶就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全国很多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5.吃荔枝、羊肉和米糟。大暑时节,福建莆田人都会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等食品,谓之“过大暑”。①荔枝多产于我国南部,与香蕉、菠萝、龙眼合称为“南国四大果品”,它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大暑这一天,人们将采下来的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凉后取出来享用。②在大暑这一天,人们把羊宰杀好,然后将其整只放进滚烫的锅里翻烫,捞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锅内的滚汤注入,泡浸一定时间后取出。吃时,把羊肉切成片,肉肥脆嫩,味鲜可口。这种独特的风味小吃,就是温汤羊肉。③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的,加些红糖煮食,可以大补元气。

6.贴伏膘。大暑前后为酷热时令,在三伏天人们很是注意饮食,往往要增加一些营养物质供劳动力吃,这在北方称之为“贴伏膘”。这个时候,北方人的习俗是吃面条、饺子、鸡蛋等,北京俗语为“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面食是比较好的食物,能增加营养,强壮体魄。

7.喝莲子汤。明清以来,伏日盛行吃莲子汤。夏日饮莲子汤益寿是有科学道理的。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有补脾涩肠、养心益肾的功用。夏日常饮,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之,轻身益气,令人强健。

猜你喜欢
仙草大暑小暑
农事 大暑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20:08
大暑
小暑
仙草石斛的护肤传奇
中国化妆品(2018年8期)2018-12-06 08:16:46
小暑
保卫仙草大作战
大暑
小暑
麻辣鲜香“海底捞”②
棋艺(2014年4期)2014-09-17 15:19:28
麻辣鲜香“海底捞”
棋艺(2014年3期)2014-05-29 0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