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
摘 要: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整体规模在不断扩大,许多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占据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在不断增加。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多,容易出现一些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针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进行深入探究,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问题;对策
应收账款指的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给其它企业提供了服务或者产品而需要收取的款项,可以简要的表述为应收的赊账款项。在企业的应收账款中,有一部分账款可能由于某些原因无法收取,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就是这一问题,中小企业一方面想通过赊账的形式,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时又想避免由于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下面,笔者将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1.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完善,具体体现为:企业规模小、投资少,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管理制度不完善,部门的设置较为简单,企业内部没有有效的控制管理机制;并且,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在会计工作中只是简单地进行支出与进账计算,没有注重对企业资金风险的防范;企业管理层普遍存在重视利润创造,轻视风险防范的情况,对于应收账款,企业管理层没有注意到回款的周期,极大的增加了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1]。在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中,管理制度不完善还表现在: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可以评估客户信用的信用管理体系,企业信用销售主要是依靠企业领导层主观的决断。
1.2企业信用评估方面的问题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在信用评估方面,采用的是传统的信用评估方式,在传统的信用评估方式中,只能通过资本、偿付能力这些方面进行信用评估,信用评估方法较为单一,对于客户的信用评估较为片面。并且,许多中小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借助赊销、信贷等方式,鼓励客户订购企业的产品,这更加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风险[2]。一方面,中小企业通过赊销、信贷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了应收账款在企业营业收入中的比例;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对客户的信用评估方法较为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应收账款无法回收的风险。并且,中小企业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无法通过法律有效的维护自身的权益,因此,一旦企业应收账款无法追回的数额较大,或者周期较长,将会直接对企业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甚至可能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
1.3应收账款合同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企业人员容易忽視合同的细则问题,以及合同违约问题,并且签署的合同内容缺乏相应的法律效益。这一情况的出现,将直接导致客户在违约之后,企业无法有效地维护自身的权益,使得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增加。在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合同管理中,管理方式较为僵化,应收账款的签订、审查工作常常被管理人员忽视,在应收账款回收周期的设置中,合同制定人员缺乏足够的认识。
1.4应收账款管理规范问题
应收账款管理规范缺失,是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规范缺失,可能造成企业货款出现严重滞后的问题,使得企业资金的紧张程度进一步加剧,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3]。随着无法回收的应收账款额度越来越高,超过了企业可以承受的限度,而当前关于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无法使中小企业的正当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并且,一些客户在出现拖欠账款的情况时,企业通过诉讼途径追回账款,会出现诉讼费用高,诉讼结果得不到有效落实以及诉讼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相符的问题,使得企业的正当权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
2.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研究
2.1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为了应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问题,我国中小企业需要完善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系统。在企业内部系统的建立中,需要完善企业的部门设置,设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还需要落实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在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开展前,需要重视对应收账款管理计划的制定,通过管理责任的划分,保证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4]。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人员需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将不同特点的应收账款区分开来,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应收账款管理人员的专长,给不同管理人员划分相应的应收账款管理任务,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提升管理人员的收账能力。通过完整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制定,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2.2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需要重视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通过信用管理体系实现对客户信用的有效评估,同时,还能根据企业自身的资金与经营运行情况,灵活的制定信贷策略,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注意这两点:(1)信用标准的制定。信用标准主要是指企业制定的最低信用标准,这一信用标准符合每一位客户。信用标准是企业客户能获得企业赊销最低额度的最低条件。企业在制定信用标准的过程中,需要从客户的资产、抵押、信誉等方面入手,通过对企业客户群体的深入分析,实现对客户的信用评估,凭借信用分析,减小企业应收账款收不回的额度,从而保证企业的健康经营[5]。(2)信用条件的应用。信用条件包括信用的周期,以及现金的折扣条件,信用条件的应用规则需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2.3加强企业应收账款合同管理
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中,需要重视对应收账款合同的管理。在合同签订前,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在保证对方信用条件基本符合企业要求的情况下,还需要对合同的细则进行明确规定,完善合同的内容,从而实现对应收账款合同的有效管理。企业的销售服务部门需要拥有合同的副本,根据合同上的详细内容,开展销售跟踪工作,并对合同的执行进行监督管理。
2.4规范应收账款的回收程序
中小企业需要规范应收账款的回收程序。回收程序为:首先,企业工作人员通过发送短信或者拨打电话的方式,将企业的应收账款通知给客户。企业员工在发送应收账款的回收信息之后,可以采取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可行措施,以达到应收账款的回收目的。其次,客户不按合同规定的应收账款回款期限回款,企业安排专业催债团队与债务人交涉。
3.结语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完善、信用评估方法单一、应收账款合同管理不到位以及应收账款管理规范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企业应收账款的收回。针对这些问题,中小企业需要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应收账款合同管理以及规范应收账款的回收程序,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彩玲.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13:188-189.
[2]邢俊霞.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漏洞及对策——基于21起赊销合同逾期未收款法律纠纷案件的调查[J].财会通讯,2016,29:123-124.
[3]费诚.株洲市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株洲市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102-103.
[4]金欢阳.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中的风险管理——以温州商业银行为例[J].开发研究,2011,03:130-132.
[5]刘洪来,王军.应收账款融资问题研究——山东省菏泽市应收账款融资案例分析[J].征信,2011,06: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