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任危机的主观博弈分析

2017-03-17 20:43王愚常宇赵靖怡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3期
关键词:社会信任网络媒体传统媒体

王愚+常宇+赵靖怡

[摘 要] “社会信任缺失”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加入新闻媒体的大军后,社会事件可轻而易取的被曝光。扶老人事件正是在网络媒体的大量报道后,成为舆论的话题、热点,牵动着上万网民的情绪,刷新了人们对善意的理解。文章以扶老人一类事件为例,选取合适的博弈论模型,模拟人的认知过程,分析信任缺失的机理,探究网络媒体该如何客观报道并积极引导舆论。

[关键词] 网络媒体;传统媒体;主观博弈;社会信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108

[中图分类号] C916;O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194- 03

0 前 言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信任”问题日渐严重。“苏丹红”、“毒奶粉”、“地沟油”等事件的曝光,引发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之后“彭宇案”、“躲猫猫”、“小悦悦”、“老人摔倒”等社会信任危机事件,以及当前“医患关系”问题的升级,让人们不得不思考网络媒体在传播其中发挥的作用。

1 现状

自2006年南京“彭宇案”一出,各种扶老人被讹事件相继爆发。2008年郑州“李凯强”案,2011年天津“许云鹤”案,2013年达州扶老案、广州扶老自杀案,2014年宿州、洛阳扶老案,2015年“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等。此类媒体报道多配有醒目的标题,采用主观性手法,加入惯用的情感词汇,以便引起群众的共鸣。

2 几种博弈论的基本结构

以往的经典博弈,参与者对博弈规则的认知完全相同,即共享一个心智模型,没有知识的更新。而演化博弈中纳入了有限理性,但不研究参与者对博弈形式的学习和分析,只能学习既定博弈形式下某些均衡策略。

较之前两种博弈,主观博弈论假设参与者是有限理性与主观能动的统一,具有归纳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更多是一种将过去经历转化为主观认知的过程。参与者不能完全掌握客观博弈形式,但是能通过自身的认知能力,归纳策略信息以及博弈形式信息,以此构建主观博弈形式,分析对手的策略分布,并尝试新的策略,来更新自己对主观博弈规则的认识,从而推动主观博弈形式的演化[1]。

经过对比分析,主观博弈模型与正常人的行为认知形成过程更接近。因此,下文将运用主观博弈的相关知识,模拟人们对扶老人事件的学习过程。

3 主觀博弈分析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信息扩散

一个完整的主观博弈过程主要包含三个阶段:参与者对博弈形式的学习阶段、建立主观博弈形式阶段和在既有主观博弈形式下进行博弈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往往相互交叉,并没有明确的先后关系。本文将传统媒体的信息扩散模式设定为标准型博弈形式,其中读者是博弈参与者,是否选择扶老是博弈策略。

第一个阶段,参与者由于有限理性,对博弈形式知之甚少。在接收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中的讹诈新闻时,参与者会根据自身知识经验以及周围人的经历描述,把此条报道当作特例,形成短期记忆——“老人不可信”。但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参与者很可能不会再接触到讹诈报道,短期记忆无法重复学习而被遗忘,不能形成长期记忆。很快参与者就会忘记扶老被讹诈,依旧选择扶老。

第二个阶段,参与者初步掌握了传统媒体的报道流程和特征,通过归纳分析,构建了自身的主观博弈模型,有一套自己的行为活动准则。毫无疑问,大众传媒的报道必然经过多人审核,符合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利益群体。由于这些长期以来的框架限制,传统媒体与群众的角色关系相对稳定,传播模式为一对多,参与者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没有及时、有效的互动[2]。

第三个阶段,参与者们将在各自的主观博弈模型中进行博弈,同时观察和分析其他参与者的策略分布,选择主观信念上的均衡策略,最终形成主观博弈均衡。传统媒体在社会热点事件中扮演着信息报道者、舆论引导者、公共利益维护者的多重角色[3]。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参与者学习后形成的主观认知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它们会发生变化。

从以上主观博弈过程可以看出,在新媒体盛行之前,传统媒体作为信息的主力传播者,长期维持着社会信任稳定发展,均衡策略仍为“扶老”。公众的话语权少,敏感度弱,对单独一篇讹诈新闻的关注度不高,不会造成社会信任普遍下降。

4 网络媒体信息扩散的影响

当下最流行的网络传播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信息传播方式,它将信息以数字形式从新媒体通过网络高速传播给读者,每个读者又可看作信息源,继续生产、发布信息。任何信息在爆炸式的网络传播中,极有可能被大批读者学习消化并继续扩散。

在主观博弈中加入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后,参与者们接收到讹诈报道,仍将讹诈行为学习转化为主观认知,形成短期记忆——“老人不可信”。由于网络传播方式加入了实时互动功能,这种反馈机制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交换,使参与者的学习更加生动持久,短期记忆重复一定次数,转化成为长期记忆,从而重新建立主观博弈模型,改变博弈策略,选择“不扶老”。

网络媒体摆脱了传统“把关人”的束缚,使得信息传播简单化、自由化 。而人性总是对新鲜、反常态的事件充满好奇,容易情绪化,盲目跟风下结论,造成舆论纷杂,促使“讹诈”之类负能量的信息迅速扩散并长时间占据头条,这使得长期记忆被反复刺激、巩固。

现代社会中,媒体在引发并引导舆论方面有着巨大作用。媒体报道的议题往往是公众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报道中对事件的分析、立场和观点有利于引导公众舆论的走向。“扶老人”事件本身呈现出负面倾向,加上媒体对此争相报道,报道的言语表达也具有负面性,过度强调了老人讹诈这一错误行为,给受众造成老人变坏的刻板印象[4],暗示社会道德滑坡,导致公众对社会的信任感极速下降,社会信任危机越发严重。

5 对策建议

5.1 正确的舆论导向

网络媒体是社会监督体系的一种存在方式,应当客观报道,引导道德风气。

(1)媒体在编写报道时,应秉持平衡、公正的态度,还原事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不加入过多的个人预测,对事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完整详细的报道。

(2)发表评论切勿情绪化、片面化,防止过度的负面倾向。应从大局考虑,多观点、多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留给群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将舆论引向积极健康的方向[5]。

(3)减少标签思维,每个新闻事件都有条件性和偶然性,一旦有了“扶人被讹”的标签,极易给群众造成社会道德下滑的错觉[4]。

5.2 大力推行保险制度

制度方面,老人的保险制度尚未完全普及。对昂贵医药费的恐惧,致使多数老人选择讹诈的下策。建议子女为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项目,增加老人的保障,减少全家人的负担。北京首推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参保的老年人在乘坐公共交通、进入公共服务场所等发生意外伤害时,最高可获得20万元的赔付,年度保费为每份17元,远低于普通的商业意外险。

5.3 改进司法法律体系

在最初的“彭宇案”和“许云鹤案”中,法院的判决方法相似,都是根据“经验法则”进行推理[6],做出被告方承担赔償责任的判决。值得欣慰的是,“达州扶老案”中,警方宣布老人的行为属敲诈勒索并给予刑拘。这一判决无疑体现了司法行政的正义性、公开性、合理性[7],可见我国的司法体系正在努力弥补此类案件判决程序上的不足。司法人员在案件的审查和处理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不冤枉任何好人,更不吝惜对讹诈行为做出法律处罚,从而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将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实现。

5.4 培养正义的社会风气

政府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公众关于责任和诚实的道德意识。不能因为少数人的道德缺失而对整个社会失去信心,要相信社会风气是好的,善人善事还是很多的。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依靠社会公信力的教育和引导,嘉奖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倡导勇于承担责任的公德心,使老人摔倒后不再害怕,群众不怕扶老人成为社会常态。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凯南.主观博弈论与制度内生演化[J].经济研究, 2010(4):134-146.

[2]李雅楠.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3.

[3]韦浏.社会热点事件中传统媒体与微博的互动性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4]张欢.“扶老人”报道的舆论引导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4.

[5]明珊.论新闻报道的“片面性”——从“扶老人”事件的污名化现象谈起[J]. 新闻世界,2015(8):319-320.

[6]杨洪广.司法应该如何行动[J],中国检察官,2011(18):30-37.

[7]李晓雨.司法行政的公正性——以小孩扶老被诬陷,警方行政拘留案为例[J]. 科教导刊,2015(21):164-165.

猜你喜欢
社会信任网络媒体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基于网民应对的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研究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