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文
摘 要:《茶花女》对于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及戏剧情节的巧妙描摹堪称"戏剧芭蕾"的经典,许多段落的精彩设计。都充分运用了舞蹈及舞台艺术的特长,令人大呼过瘾、拍手叫绝。其中一段以同是"交际花"身份出现在芭蕾舞台上的名伶曼侬,影射茶花女悲惨命运的舞段,不仅舞蹈的编排精彩绝伦,其中隐逸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微妙变化的手法,更是被巧妙的展现,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关键词:古典芭蕾 情节艺术
《茶花女》是广大中国观众和读者所熟悉的一部作品,最早是法国作家小仲马所著的小说,后来由皮阿威改编成歌剧,由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歌剧《茶花女》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它的音乐拥有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词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难怪《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要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芭蕾舞剧《茶花女》就是根据威尔第的歌剧改编而成的,里面保留了许多歌剧原有的音乐和唱段。
“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人”(或“失足者”)。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因喜爱茶花而被称为“茶花女”的巴黎名妓玛格丽特原是一名商店職员。她沦落风尘后。虽然过着一掷千金的生活,但精神与肉体上却蒙受着巨大的痛苦,因而身染重病。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位青年阿尔弗雷德?阿芒,阿芒已在暗中爱了她4年。见面后,玛格丽特正巧发病,其他人对此漠不关心,而阿芒却真诚地照护她、体贴她。玛格丽特深受感动,接受了阿芒的爱情。为了摆脱那种奢华但又令人窒息的环境,她倾尽全部积蓄,与阿芒到乡间居住。平静的生活中两情缓结,十分恩爱。不料阿芒的父亲闻讯后大怒,赶来乡间兴师问罪,当他得知玛格丽特对自己儿子确是一片真心后,有所触动,但仍坚决要求她与儿子断绝关系。玛格丽特考虑到阿芒将来的幸福,忍痛答应阿芒父亲的要求,给阿芒留了一封信,假称自己已做了别人的情妇,又重回巴黎。阿芒不知内情,指责她为了享乐而负心绝情。玛格丽特遭此打击,顿时晕倒,病情加剧,生命垂危。至此,阿芒父亲才将真情告诉儿子。阿芒怀着歉疚之情再次回到玛格丽特身边时,她已奄奄一息,最后带着无法实现爱情与家庭幸福的遗恨,离开了人间。
玛格丽特沦落风尘但心地纯洁,虽然过着骄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形象。因此《茶花女》的故事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压迫下层市民的资产阶级偏见与世俗势力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它不仅饱含感情地写出了玛格丽特的不幸遭遇,为她的悲剧结局而叹息,而且突出了她那善良真诚的品格与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茶花女》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原因也正在于此。因为人们爱美丽的事物,茶花女不仅美丽而且善良,演绎了一出能够净化人们灵魂的悲剧。
改编而成的芭蕾舞剧《茶花女》延续了歌剧动人的音乐与悲剧色彩。以往认为歌剧音乐不适合舞剧的节奏,但是由于威尔第在这部歌剧中原本就有大量描写舞会舞蹈场面的音乐和情节,所以在改编成芭蕾之后非但不构成冲突,反而更加强化了舞剧的舞蹈性。另外,作品着力以古典芭蕾的舞蹈语汇刻画出核心的“茶花女”形象。由世界级著名舞蹈家玛戈?方停饰演的玛格丽特,充分展现出玛戈?芳摔成熟而精到的表演功底和大师风范,成为舞剧的最大亮点。
后来《茶花女》还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版本,有的在沿袭了古典芭蕾风格的同时,也编进了现代舞蹈的因素,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绽放出光彩。总之,舞剧《茶花女》以浪漫的芭蕾和精致的戏剧张力把一出爱情悲剧演绎得十分动人。而观众在欣赏到了一部优秀的芭蕾舞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熟悉的歌剧音乐的魁力。《茶花女》给人们的是双重享受。
总之,颇具特色的舞美设计也为该剧加分不少。剧中既有豪华绚丽的贵族宫廷,又有简洁凝练的纯白空间,将舞剧中真实与虚幻、现实与想象、梦境与回忆、向往与失落的巨大反差和强烈对比以十分“舞台化”的手法展现于观众面前,直接牵动着观众心灵中最柔软的那一根神经。
参考文献:
[1].阎笑雨.“茶花女”一角在小说和歌剧脚本中地位的转换.阅读与欣赏,2000,9:36-38.
[2]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3]彼得?绍斯维尔.威尔第.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