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温泉:此泉何时落天涯

2017-03-17 01:39杨国栋
福建文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澡堂温泉福州

杨国栋

当泉水流至我脚下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通透的欢愉。在温润的泉水中感受肌肤的清洁和心灵的净化,实在是人生一快事。而这样的享受在福州城,成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日常。

作为一个在这里栖居30多年的老市民,我经历过早年大澡堂“下饺子”、泉水洗浴,以及后来的浴池与干蒸,一路感受着福州温泉文化的发展,也渐入佳境地体会着福州这座“温泉之都”的迷人魅力,并开始了对福州温泉文化的初步探秘。

关于福州温泉,有个美好的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天上的龙王龙母看上了东南沿海这块宝地,下凡福州生下九个龙子。一到八个龙子潜心修炼,终成正果,先后升天。唯有九龙子贪玩。后来当九龙子看见哥哥们一个个都飞天而去,后悔莫及,终日以泪洗面。时间长了,九龙子的眼睛哭瞎了,成了“青盲龙”。但他毕竟是龙太子,流出的眼泪不但量多而且滚烫。渐渐地,这龙眼就幻化成地底下的泉眼,泪水也就变成了泉水。从此福州温泉涌流不绝,造福黎民百姓。后世的福州地区,乡野百姓或者山庄绅士,抑或公司老板,他们开澡堂、办洗浴中心或者桑拿房,喜欢雕刻一个个岩石龙头,让汩汩温泉从龙眼流泻而出,就是对这一美好传说的笃信。

福州温泉很早就见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晋太康二年(281年),晋安(福州)太守严高建筑子城,在东门外开凿人工运河(即今晋安河),发现许多泉眼热烈地涌流出欢腾的泉水,用手一摸,温润而清爽,取之洗手沐浴,更是洁净鲜亮,一时传为佳话。那时的福州百姓将温泉叫作汤水。此后百姓们将汤水(温泉)用于洗浴也就成为平常之事。至今,福州市民仍然将洗澡或洗温泉叫作“洗汤”。

位于福州东门晋安河东岸的“日新居”,据说是古代福州最早的汤池之一。民间所流传的“郭璞迁城民工洗浴”的传说,至今已经有近1700年的历史。唐末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主政福州,先后两次组织大规模的罗城和南北夹城(月城)建设,在现今的鼓楼汤边与树兜发现了大量的地下自然热水滚滚涌出地面。当时人们就用石头垒成了三口汤池,百姓包括是做工的匠人都免费洗浴。后人将这三口涌流不绝的汤池起名为“古三座”,一直沿用至今。古三座汤池也因此成为福州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汤池之一。

时光让一切都成为历史,尘烟滚滚,多少物是人非,只有福州温泉,始终都在。现今的温泉路汤井巷,在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因为被官方指定为官员洗浴场所,便留下了“官汤”的声名。一代文豪曾巩、辛弃疾和陆游宦闽期间都曾经在福州的“官汤”浸泡洗浴。辛弃疾还留下了描述福州温泉的诗作。他在《题福州参泉二首》中写道:“两泉水出更温泉,这里原无一二三。欲识当年参字意,行人浴罢试求参。”又云:“三泉参错本儿嬉,认作参星转更痴。却笑世间真狡狯,古今能有几人知。”当年福州的温泉华夏闻名。辛弃疾在这里以“泉”为题,却把深深的含义立在“参”字上,彰显出“参透”“参悟”的蕴含,可谓匠心独运。

到了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福州百姓自发地建造了不少民间的洗浴室,被称之为“民汤”,进出的基本是平头百姓,与官员进出的“官汤”迥异。郊区的农家子弟也不甘落后。他们在乡野村落建起了许多“民汤”,实行“日男夜女”的洗浴规则,白天专供男人洗浴,夜幕降临之后,则专供女性沐浴。一时间,乡野间的妇女们手提灯笼,从乡间小道鱼贯而入“民汤”清洗沐浴,便成了那个年代乡野上的一道别致风景。

明清以后,福州市井社会逐渐成熟,商业气息日渐浓厚,民间兴办汤池、澡堂。早年开发的“十槽”和“八角井”,后来被用于经营,洗浴的人照样很多,尤其是外地来榕的人,将浸泡温泉当作真正到过福州的标志。为了扩大温泉产业,有心人专门寻找泉眼,只要发现地底下泉涌浪飞,便同心协力挖掘出一口泉井,井底沉下一块八角形的大石板,并用八个装着铜钱的大缸在每个角上垫一个,之后在井的周边用石头砌成八角形的亭子。八角井汤泉因此得名。旅人、文人和商人争相到此洗浴。这样的情景延续了数百年之久。

“福州温泉甲东南”的说法绝非虚言。

在全国很多地区,一般温泉的温度低于当地年均水温。而福州温泉一般高于当地年均水温5摄氏度以上。“五凤朝阳生丽水,九龙经脉出金汤”,温热的感觉带来的是更舒适的体验。福州的温泉又主要集中在鼓楼区境内。史料记载,1960年之前,福州鼓楼在树兜、汤边等地尚可见到自然流出的天然温泉,水温在70至80摄氏度之间。1960年之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取水技术的进步,人工或机械钻凿的热水井遍布城乡。地下热水温度适宜淋浴或泡澡。地下热水中贮存的放射性氡含量一般在10至20埃曼/升,最高可达183.1埃曼/升,如五一澡堂温泉井水,有很好的矿物质含量,也是理想的医疗用水,具有极好的治疗风湿病或皮肤病的效果。

福州温泉面积较大。在城区内,沿着屏山的镇海楼直线向南,泉眼几乎遍布鼓楼和台江、晋安、仓山大部;中心城区有北东和北西两条温泉出露带,北起思儿亭,南至象园,西自五一路、五四路,东至晋安河,占福州中心城区面积的7%左右。还有许多温泉分布于河流附近,特别是大樟溪和闽江流域,也有相当数量的温泉。福州鼓楼温泉埋藏较浅,便于开掘。福州鼓楼温泉属于隆起断裂型中的山间盆地型(即花岗岩传导型),也有火山岩温泉和第四系砂卵石层温泉,大气降水深循环系统的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地下热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福州雨量丰沛,常年雨水不断,春夏两季降水尤甚。加上福州地区每年总有台风降临,强台风登陆后暴雨如注,这就为福州补给地下热水提供了天然条件。福州热田具有上下两层热储,上层为第四系松散孔隙层状热储;下层为基巖构造裂隙脉状热储,自然生成地下热储泉库,这正是福州地下温泉水量浩大、热泉纯净的原因所在。故而有人将福州称为“温泉在城中,城在温泉中”。

福州温泉水质好,有着多种活性作用的微量元素,富含各种矿磁物质。除氡之外,还有大量的偏硅酸、氟、氯、溴、锶、砷等具有理疗价值的热矿泉,据说对肥胖症、风湿性关节炎、创伤、痛风、皮肤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有疗效外,由于其温度超过45摄氏度,故而对伤风感冒、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也有治疗功效。福州温泉治病,早就有故事流传。当年李纲被贬福州,抑郁难眠,后来听说福州温泉的好,就常常去汤池洗浴,果然体质好了许多,失眠也有所改善。李纲有感而赋诗两首,其中一首写道:“玉池金屋浴兰芳,千古华清第一汤。何似此泉浇病叟,不妨更入荔枝乡。”又相传,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戚家军驻扎福州时,慕名去泡温泉,不但得到调养,创伤、风湿和皮肤病也得到改善。戚家军惊叹福州温泉为“神泉”,到温泉池边点烛焚香祭拜,以示感激。从此,福州温泉就有“神泉”的美誉。

我国温泉药浴有2000多年的历史。屈原在《九歌·云中君》中写道:“浴兰汤兮沐芳。”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曾用兰草、兰花煎汤沐浴。福州温泉与中医药的巧妙结合,开启了福州温泉文化的又一维度。客官进了澡堂,先泡温泉或温泉淋浴,之后就请师傅搓背,这样的健身之法在福州流行了千年,至今还是保留节目。推拿(指压),也是温泉澡堂古已有之的传统健身疗疾之法。对泡温泉者从头到脚进行推拿,不仅解乏消疲,还能对颈椎患者、肩周炎患者、关节炎患者产生疗效。桑拿,通过对全身反复干蒸冲洗的冷热刺激,使血管扩张或收缩,增加血管弹性,預防血管硬化。在温泉里浸泡中药,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医药发明,也是福州温泉的一大特色。我在福州温泉博物馆参观时,就见到几十种中草药名称,当归、茯苓、大蓟、黄芪、苍耳、白术、麦冬等。在温泉中加入适量苍耳,可治疗慢性鼻炎、风寒湿痹、头晕等。菖蒲,剑叶翠绿,端庄秀丽,极富诗意,本身就是观赏花草,它融入温泉,具有健脾、化痰和治疗痈肿、疥疮、癫痫、惊悸、健忘、风湿疼痛、湿滞痞胀等疗效。益母草,花朵鲜红,亮丽妍美。顾名思义,它是母性的福音。因其具有生物碱、苯甲酸、氯化钾等多种成分,故而进入温泉后,可治月经不调、产后血晕等。南宋到福州做官的吕本中有诗云:“海上秋来早晚凉,客愁苏醒似还乡。归途尚余疗疮疥,乘乞温泉一勺汤。”可以想见,千年前福州温泉配上药材治疗疥疮的做法,就相当流行。

除了中草药,蔬菜瓜果也可入温泉。福州温泉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显示,福州百姓很早就有此做法。豌豆、黑豆、绿豆、丝瓜、冬瓜、萝卜等,取适量放进温泉,也有疗效。福州人在泡温泉时,还有将草叶渗入水中作为“浴料”的传统,如马齿苋、鱼腥草、仙人掌、松叶、红豆杉枝叶等。此外,芳香植物也是很好的浴料。如洋甘菊、月桂、迷迭香、薄荷等,不仅香气迷人,对人体神经系统和肌肉关节也有特殊疗效。

而各种浴料中,最美的自然是鲜花。花开水中,当美丽的花朵在汩汩泉水中漂荡起伏,带来的是一种令人无法拒绝的魅惑气息。福州四季花开,不仅兰花繁盛,更有茉莉花、玫瑰花、郁金香、桂花、荷花等开遍全城。温泉与鲜花的融合,可谓“美美联合”,还有很好的功效。撒一把花瓣进水中,可谓色彩斑斓、香艳芬芳,美不胜收。

泡温泉、洗温泉,佐以点心果品,诗词歌赋、棋琴书画雅集,让福州温泉文化变得更加丰富而值得品味。

“曾看华清旧浴池,此泉何时落天涯。徘徊却想开元事,不见莲花见荔枝。”这首《题汤院》之诗,是目前所见古代描写福州温泉最早的诗词。作者程师孟是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熙宁元年(1068年),以光禄卿知福州。李纲当年也留下两首描写福州温泉的七绝诗,除了上述一首,还有另一首是:“温冷泉源各自流,天教施浴雪峰陬。众生尘垢何时尽,日日人间几度秋。”是最早将温泉洗浴与众生尘缘合写的经典力作。“泉燠洁其身,流清无污耳。临之更爽然,奔流几万里。”这首南宋放生睿的温泉诗,直白明晓,最直接地描述了温泉洗浴的益处与爽快。我统计了一下,北南两宋共有9位诗人留下了11首描写福州温泉的诗词,成为今人研究古代福州温泉文化难得的典籍。

明清时代,歌咏福州温泉的诗词不在少数。“庆城灯烛夜辉煌,照见丰碑字几行。此是先朝沐汤邑,年年歌舞祭闽王。”这是明朝福州诗人徐熥《闽中元夕曲》18首中的第16首。当年闽王王审知主政福建,王宫就设在福州庆城。这里的温泉丰富充盈,闽王扩建福州城引发泉眼涌流不绝。歌舞与温泉嫁接,光华灿烂,也是百姓祭祀闽王的最好选项。清朝福州诗人王式金诗云:“汤门门外水常温,结构亭台自一村。浴罢丰瓯茶初试,归途凉趁日初昏。”诗中讲到福州温泉外部亭台楼榭景观,也写到温泉洗浴之后的品茗茶饮,对今人认识明清市井社会民情风俗和温泉文化,很有帮助。

民国时期,文学家施蛰存曾到福州生活。他在《榕城风物》之一中写道:“百合池塘旧有名,兰汤三尺即蓬瀛。老夫浴罢浑如梦,直觉肤坚肠胃轻。”诗人大约也是温泉浸泡的常客,否则不会有“肤坚肠胃轻”的感慨。

今人歌咏福州温泉的,也是层出不穷。此外,棋琴书画融入福州温泉,也添了不少风情。早年,福州闽剧十分流行。许多闽剧作家、音乐家聚集于今天鼓楼区温泉路一家名叫“醒春居”的老澡堂,他们一边泡温泉,一边清唱闽剧片段、沟通创作技巧……成为一道特有的文化风景。

泡温泉会疲乏,尤其是空腹在水中奋力搏击,很是消耗体能。福州温泉老板便将瓜果点心乃至餐饮引进,让客人在洗浴之后美美享受美食佳肴鲜果,这显然是一种更高品质的生活。郁达夫在福州期间,经常独自或者受朋友之邀进入福州温泉浸泡洗浴,以此消除白日繁忙工作的疲惫。他在日记中多处谈到自己在乐天温泉、百合温泉、福龙泉温泉澡堂泡澡的经历,洗浴之后往往还有餐饮。他写道:“汤门外的百合、福龙泉、飞机场的乐天泉等,也备有饮馔供客;浴客往往在这些浴场里可以鬼混一天,不必外出买酒买食。”一日某报社社长请郁达夫到澡堂洗浴,还招待酒宴佳肴,让郁达夫甚为惬意,留下了“大醉三千日,微吟又十年。只愁亡国后,营墓更无田”的诗句。可见郁达夫虽然享受有温泉的美好时光,到底不忘日军入侵中华的国恨。

20世纪30年代初开设的男星澡堂,曾经名动一时。澡堂有洗浴、泡澡、搓背、按摩、推拿、修脚、扒耳和茶水服务,生意兴隆。民国政府主席林森回榕省亲,应男星澡堂老板沈子敬邀请,专门去男星温泉泡澡洗浴,之后为澡堂题写了“南台沂泉,造福桑梓”牌匾,如今也是研究福州温泉文化的重要史迹。

猜你喜欢
澡堂温泉福州
上澡堂
KAI BEPPU温泉酒店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铭湖温泉
铭湖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