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之争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仍是文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域,而“如何进行话语重建”似乎是一个更为关键的学术点。在诸多的研究与争论中,聚焦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构建,衍生出本土化与西方化的两种不同思考路径,即研究如何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化”和“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问题。为此,本刊特辟专栏,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的新境、新变与新思,也算是我们对这一热点命题的积极尝试。
数字化新媒体已经让我们进入被尼葛洛庞帝称之为“数字化生存”时代,抑或“第二媒介时代”(马克·波斯特)“赛博空间”(约斯·德·穆尔)“技术帝国”(R·舍普)的历史时期。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截至 2015 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 6.88 亿,有半数中国人接入互联网,网络普及率为 50.3%,手机网民 6.20 亿,有 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①可以说,“以因特网为代表,数字媒介犹如风暴席卷了这个时代。”②在我国,数字化媒介以及由此构成的网络媒体,较之历史上任何一种媒介、任何一类媒体都更为直接、更为全面、也更为深入地渗透到了文艺各个领域和文艺创作的每一个环节,不仅改变了文艺的形态和存在方式,也改变着我国文艺发展的面貌和文坛格局,以致没有任何一种文学艺术能够像今天的网络文学和数字艺术这样,拥有如此庞大的创作者阵容、作品存量和欣赏族群;没有任何一种文艺能够像网络文艺这样,借助全媒体传播发掘 IP 价值,多样化延伸和改变自己的形态并迅速覆盖大众文化市场,产生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竟至成为一种不可小觑的文化产业;而且,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种文艺像网络文艺这样引起那么多的质疑、争议,难以预测其变幻方式和可能形态,乃至使许多传统的理论批评家对此感到难以把握或无从置喙,甚至束手无策,已有的文艺理论似乎很难聚焦它的逻辑原点以获取观念的有效性和解读的合理性……而造成这些“断崖式”变化的始作俑者即是媒介,即数字化技术媒介构成的网络载体助推并规制了当今文艺生产和文艺观念的嬗变,这正是媒体文艺学研究的现实基础及其作为学科构建的持论背景。笔者试对近年来文论界之于新媒体文艺学学理结构的探析做一个初步的梳理。
一、基于网络文学生产的革故鼎新,阐释文艺学的边界拓展、原点位移及其理论观念转型,是探析新媒体文艺学创新体系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有研究者提出:“数字媒介的更替已经从艺术生产、艺术存在方式等各个侧面带来了当今时代的‘艺术变脸,并日渐改变了整个传统文艺所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这时候,文艺学的学科内涵和文学研究的学科边界能不发生改变吗?”③这时候的文艺学研究不仅要研究传统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经验,还应该研究新媒体文艺作品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新媒体文艺事实和文艺问题,应该从变化了的现实出发,“关注视像文学与视像文化,关注媒介文学与媒介文化,关注大众文学与大众流行文化,关注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化,关注性别文化与时尚文化、身体文化,而文艺学则必须扩大它的研究范围,重新考虑并确定它的研究对象,比如读图时代里的语言与视像的关系,网络文学与文化中的虚拟空间,媒介时代的文学与传播,时尚时代文学的浪漫化、复制化与泛审美化,全球化时代的大众流行文化、性别文化、少数族裔文化以及身体文化。至少电视文学、电影文学、图像文化、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化应及早进入文艺学研究和文学理论教学的工作程序。”④讨论新媒体文艺学转型问题的成果不少,其中,《网络文学的体制谱系学反思》一文提出,网络文学对文艺理论发展最为深刻的影响,在于让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文学体制谱系出现技术改写或悄然置换。突出表现为:从主体身份看,网络文学生产用普罗“草根”僭越了知识精英的文学话语权,创作范式上用自由写作颠覆既有的文学秩序,文学格局上以恒河沙数般作品存量遮蔽文学经典,价值认同上用传媒市场的商业导向对抗文学高度,而在观念传承上,则以“技术至要”搁置了传统文学的逻辑原点。作者认为,“由此引发的传统文论规制与传媒技术宰制的博弈,从体制谱系的学理本体上,把文艺理论转向与转型的时代命题推到了当今文论建设前沿。”⑤另外,欧阳友权发表的两篇论文专门探讨了数字化网络传媒语境下中国文学及其理论转型问题,一篇是《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另一篇是《新媒体与中国文艺学的转向》。前一篇认为,网络新媒介使文学的审美构成、表意体制和时空观念产生根本性的变化,表现为用平民化的叙事促动文学向“新民间写作”转型,用技术方式赢得更大的艺术自由度,以“词思维”和“自娱娱人”的新理念拉动文学深层观念的调整,为文学体制更新探索了新的路径。与此同时,数字化媒介也对文学传统的赓续造成伤害甚至异化,如技术对文学性的消解,作家主体责任担承的弱化,技术复制导致对文学经典信仰的消褪等。在这样的语境中,“新世纪的中国文学仍需秉持人文性的精神原点,自觉履行文学的价值承诺,通过调控引导和主体自律改善文学对技术的依赖,使数字媒介对传统的挑战变成文学获得新生的契机,让新媒介成为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强大动力和有效资源。”⑥另一篇《新媒体与中国文艺学的转向》分析了新媒体引发当代文艺学转向的几个具体层面:“首先,数字媒体让文艺理论从‘大写走向‘小写、从‘整一发展为‘多样,文艺与文化研究的边界模糊、视域叠加,以及媒介意识形态的理论建构,引发了文艺学科的扩容、越界与版图勘定;其二,新媒体规制的时代文学场转换改写了理论的构型机制,如文学存在场的转换调整了文艺学研究对象的语境规则,文学生产场的转换改变了文艺学研究的理论秩序,而文学知识场的转换则修正了文艺理论研究的学术语法。另外,此次转向孕育的学理内涵转型加速了文艺学逻辑原点的位移,具体表现在:用‘艺术平权悬置‘本质主义文艺观,是媒介革命消解文艺学逻辑原点的技术策略;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是新的传媒语境对文艺主体身份的重新设定;而新媒体对文艺功能指向的价值重建,则限定了这次理论内涵转型的意义模式。”⑦
二、网络文学的基础学理形态建构,为新媒体文艺学体系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可能性。
同任何一个学科一样,文艺学的学理形态建构永远“在路上”,只要文艺的发展没有止境,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就不会有终点,每一次学术求索都是对学理形态的主动靠近,而每一点“真理的颗粒”也都是对学理形态建构的积极贡献,求索者的可贵就在于勇于创新、敢于试错,以“路上的学人”心态探讨“前沿的问题”。我们看到,在这些年的研究成果中,对网络文学学理形态的探讨成为建构新媒体文艺学“试错”与“创新”的原动力之一。有研究者正试图从“认识论结构”(纵向)和“本体论结构”(横向)两个维度上搭设学理逻辑框架。前者以《网络文学论纲》⑧为代表。这部专著主要从认识论的纵向结构对网络文学基础学理做了一次初步尝试,分别阐释了网络文学的生成条件、文化依归、人文精神、学理品格、生长样态、主体视界、创作嬗变、接受范式、功能形式和发展前景等问题,通过对这些基础理论问题的形上分析,为网络文学的基础学理勾勒了一个初步阐释框架。但这个认识论的理论构架仍然是基于传统文论模式的思维预设,存在研究对象的不周延性和阐释目标的非针对性等问题,如对网络文学的媒介载体把握、文本分析、叙事手段、价值模式等问题分析不多。另一部著作《网络文学本体论》弥补了这一不足。这部论著运用本体论方法探究网络文学时,鉴“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和“存在先于本质”的本体论追问模式,聚焦网络文学“如何存在”又“为何存在”的提问方式,首先把握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然后剖析其“存在本质”,从现象学探索其存在方式——媒介赋型、比特叙事、欲望修辞、在线漫游、存在形态等,再从价值论探索其存在本质,即由现象本体进入其价值本体——文学体制转换、民间话语寻根、文学性嬗变、文化逻辑依凭、人文性的意义酿造等问题,从而解答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问题,“将网络文学的本体论描述从‘形态与‘价值层面延伸至艺术可能性层面,反思其本体的审美建构与艺术导向,完成网络之于这种文学的艺术哲学命名,以求探讨构建一种网络文学学理范式的可能性。”⑨蒋述卓、李凤亮所著《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以“接地气”的立场聚焦于新媒介文艺学的学理构建。作者从文学性的现状而非主观意愿出发,探索当下文学的存在方式及其可能趋向,“以现实存在的大量泛文学文本(网络文学、广告文学、电影文学、摄影文学、短信文学、流行歌曲、博客写作、传媒批评等)为对象,但不是对当下各种文学存在方式的简单描述,而是着意于在分析文学存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对上述存在方式的形式机制、艺术伦理、社会效用、价值取向、发展走向进行界说,希图揭示出文学性在当下存在的多元化现实,及其中隐含的时代文化本质。”⑩另有两部著作同样体现出网络文学学理创新体系建构的努力,一部是刘克敌的《网络文学新论》{11},另一部是王祥的《网络文学创作原理》{12}。前者对网络文学的分类、风格、艺术特色、鉴赏模式、批评标准以及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评判方式等,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和界定,彰显出学理建构体系化的学术立场;后者基于丰富的网络阅读经验,结合当下网络小说创作实践,对网络创作的基本理念、网络艺术世界设定、人物形象创设、网络小说故事构成等,做出了有说服力的阐述,面向网络提出了一套顶用的文学创作论。
三、对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和批评标准的探讨,及其丰富的网络文学批评实践,也为建设新媒体文艺学的学理结构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网络文学批评大抵由三股力量构成:一是关注网络文学的传统批评家,二是面向市场的媒体批评者,主要由记者、编辑、作家和关注网络媒体的文人构成,还有一类是文学网民的互动批评,即关注并阅读网络作品的网民、粉丝、论坛刷屏者、交互聊友、评论型鉴赏者等等。这三类批评主体各有短长又彼此分野,形成网络批评的多维与互补。其探讨的问题涉及网络文学批评的现状与问题、特征与价值,网络文学批评的主体身份、评价标准和批评体系,以及对文学网站、网络作家作品、网络文学特定现象的分析评论等等。我国第一部网络文学批评专著是谭德晶的《网络文学批评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此后,马季的《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周志雄的《网络文学的发展与评判》(人民出版社,2015 年),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成员出版的系列化批评成果,如杨雨的《网络诗歌论》、苏晓芳的《网络小说论》、李星辉的《网络文学语言论》、蓝爱国的《网络恶搞文化》、曾繁亭的《网络写手论》、欧阳文风的《博客文学论》和《短信文学论》、聂庆璞的《网络小说名篇解读》,以及 2014 年出版的“网络文学 100 丛书”{13}等,是网络文学批评的代表性成果。广东省作家协会 2011 年创办的《网络文学评论》则是我国第一份网络文学评论学术期刊。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理论建构上,陈崎嵘《呼吁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一文旗帜鲜明地从思想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取向两个方面就评价网络文学的尺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首先,网络文学应当有正确的思想价值取向。……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思想境界上追求对国家民族的担当,对真善美的赞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对暴力的抵抗,对欺骗的揭露,对遗忘的拒绝,对人生终极意义的不懈追问,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永恒探寻”;“其次,网络文学应当有高雅的审美趣味取向,对文学心怀敬畏,对网络志存高远。网络文学应当追求积极、健康、乐观、高雅、清新的审美趣味,反对消极、颓靡、悲观、低俗、污浊的审美趣味。这种追求或反对,体现在题材选择、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语言使用、文本气质诸多方面,需要具体分析。”{14}在网络文学批评实践上,如马季、舒晋瑜、邵燕君、单小曦、夏烈、周志雄、庄庸、康桥、欧阳文风、禹建湘、曾繁亭、聂庆璞、王国平、黄发有、许苗苗、王颖、杨新敏、汪代明、傅其林、何志钧等一批学人对具体网络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评论,让有些冷清的网络文学批评不断掀起引人关注的波澜。马季的《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15}对“网络文学十年盘点”作品的点评和年度网络文学综述,舒晋瑜主笔《中华读书报》“网络时代”栏目的评论和访谈文章,都对网络文学理论批评建设产生了积極影响。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文学文献数据库建设”(项目批准号:11AZW002)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2016 年 1 月 22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 3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cnnic.cn/gywm/xwzx
/rdxw/2015/201601/t20160122_53283.htm.
②[日]水越伸著,冉华、于小川译:《数字媒介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 1 页。
③欧阳友权:《文学研究的范式、边界与媒介》,《文艺争鸣》2011 年第 4 期。
④金元浦:《重构一种陈述——关于当下文艺学的学科检讨》,《文艺研究》2005 年第 7 期。
⑤欧阳婷等:《网络文学的体制谱系学反思》,《文艺理论研究》2014 第 1期。
⑥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7 年第1期。
⑦欧阳友权:《新媒体与中国文艺学的转向》,《文学评论》2013 年第4期。
⑧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⑨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⑩蒋述卓、李凤亮:《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 3頁。
{11}刘克敌:《网络文学新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12}王祥:《网络文学创作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3}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 100 丛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本套丛书共7本: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评论 100》、禹建湘《网络文学关键词100》、曾繁亭《网络文学名篇100》、聂庆璞《网络写手名家 100》、纪海龙《网络文学网站 100》、欧阳文风《网络文学大事件 100》、聂茂《名作家博客 100》 等。
{14}陈崎嵘:《呼吁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人民日报》2013年7月19日。
{15}马季:《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