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虫苯甲酰胺对荻蛀茎害虫的防治效果试验

2017-03-17 00:01程炳华范先彪叶良阶易娟张登登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试验

程炳华+范先彪+叶良阶+易娟+张登登+付维新

摘要:荻蛀茎夜蛾(Sesamia sp.)、棘禾草螟(Chilo hyrax)是为害芦苇生长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率高,造成芦苇减产严重。本试验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对荻蛀茎夜蛾和棘禾草螟进行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荻蛀茎害虫;试验

中图分类号:S435.64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3-6142-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3.034

Abstract: Sesamia sp. and Chilo hyrax are two main injurious insects which do great harm to reeds. They damage reeds every year and cause serious yield loss of reeds.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chlorantraniliprole had a good control efficacy on Sesamia sp. and C. hyrax.

Key words: Chlorantraniliprole; Sesamia sp. and Chilo hyrax; experiment

芦苇是长江洲滩主产的重要经济作物。石首市芦苇生产面积达3 000 hm2,年总产4.5万t,年总产值3 200万元,是全国芦苇生产规模较大、经济效益最好的县市。芦苇蛀茎害虫种类多、历期长、为害重,一直以来是影响芦苇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其进行防治是芦苇生产的重点和难点[1-5]。该地芦苇蛀茎害虫主要是荻蛀茎夜蛾(Sesamia sp.)和棘禾草螟(Chilo hyrax),两种蛀茎害虫第一代幼虫发生期相近。本试验采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荻蛀茎夜蛾,兼治棘禾草螟,探索最佳使用浓度,为该地开展飞机喷药治虫控制芦苇蛀茎害虫为害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品和器具

20%氯虫苯甲酰胺(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器具为3WD-161型背负式农用电动喷雾器。

1.2 试验时间及地点

试验于2015年4月30日在石首市洲滩管理局绣南洲滩管理所江心站进行。选择地势较高(海拔36.2 m)、相对平坦、芦苇长势中下等且基本一致、历年蛀茎害虫多发的芦苇田。试验区距常规飞机治虫区域500 m以上,排除飞机施药干扰。

1.3 试验处理

试验设5个处理:氯虫苯甲酰胺15、20、25、30 mL/667 m2和清水对照。每个处理33 m2,3次重复,试验地周围设1 m隔离带。每处理喷施药液2 kg(折合每667 m2喷药液40 kg)。

1.4 调查方法

施药后5 d调查荻蛀茎夜蛾死亡率,每个处理随机剥取30株枯心株,统计每处理所有的死虫数和活虫数,计算死亡率。

死亡率=死虫数/(死虫数+活虫数)×100%

施药后20 d调查受害率,随机调查每个处理芦苇100株,剖杆检查,统计每个处理受蛀茎害虫为害株数(含断秆、枯心、虫伤),受害株平均活虫数,计算受害率和防治效果。

受害率=受害株数÷调查株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受害率-处理受害率)÷对照受害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氯虫苯甲酰胺对荻蛀茎夜蛾幼虫的影响

随着氯虫苯甲酰胺用药量的增加,荻蛀茎夜蛾幼虫死亡率逐渐上升。其中,清水对照处理幼虫死亡率为33.4%,主要原因是低龄幼虫体质弱,抗逆性差,芦苇受虫伤后产生应激反应。15 mL/667 m2浓度处理幼虫死亡率53.2%,较对照处理效果明显,但幼虫存活率仍然很高,对芦苇后续生长危害严重:20 mL/667 m2处理幼虫死亡率为88.7%,较15 mL/667 m2浓度处理幼虫死亡率明显提高。25、30 mL/667 m2处理幼虫死亡率分别为95.3%和98.6%,都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但二者药剂用量相差20%,而幼虫死亡率仅相差3.3%,从成本考虑,25 mL/667 m2浓度处理已经达到合理的使用剂量。因棘禾草螟发育较迟,只发现个别幼虫,故未作统计。

2.2 氯虫苯甲酰胺对芦苇蛀茎害虫的防治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清水对照处理芦苇受害率为78.3%,受害严重,经剖秆检查,单株2~10节受害,受害株平均活虫数4.7头/株。剂量15、20 mL/667 m2处理芦苇受害率分别为39.8%和19.4%,与清水对照处理比较受害率分别降低近40和60个百分点,处理间芦苇整体外观差异比较明显,剖秆检查单株受害1~3节,平均活虫数分别为1.3头/株和1.2头/株;剂量25、30 mL/667 m2处理受害率分别为5.7%和5.2%,没有因虫伤而导致断秆的植株,经剖秆检查,受害株多为棘禾草螟虫伤株或单个7龄以上荻蛀茎夜蛾幼虫为害,受害节数1~3节,受害株活虫数均为1.3头/株。

防治效果与荻蛀茎夜蛾幼虫死亡率呈正相关。剂量15、20 mL/667 m2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49.2%和75.2%,防治效果欠佳。剂量25、30 mL/667 m2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92.7%和93.4%,但两种处理防效仅相差1.3%,说明剂量25 mL/667 m2处理更符合生产实际需要。

对照处理受害株的受害节数和平均活虫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单株受害严重,呈现多虫多节受害特点。4个剂量处理受害株平均活虫数、受害节数明显低于对照,进一步证明药物处理的有效性。

经调查发现,所有受害植株中断秆株占27.6%,绝大部分是受荻蛀茎夜蛾为害所致;枯心株占24.3%,虫伤株占48.1%,主要受棘禾草螟为害所致;18.9%的被害株受到荻蛀茎夜蛾和棘禾草螟双重为害。荻蛀茎夜蛾单株为害程度相对较重,而棘禾草螟为害数量相对更大。

3 小结与讨论

每667 m2使用25~30 mL氯虫苯甲酰胺可有效防治芦苇蛀茎夜蛾和棘禾草螟,幼虫死亡率和防治效果都在90%以上,能有效維持芦苇正常生长。依据本试验数据,结合石首市飞机防治芦苇蛀茎害虫实践经验,建议该地于4月30日前后即第一代荻蛀茎夜蛾卵孵高峰期、棘禾草螟卵孵初期,每667 m2用药量25 mL进行飞机防治,后期芦苇生物量增大、幼虫虫龄增大,每667 m2用药量可增加到30 mL。

参考文献:

[1] 张国安,徐冠军,曾宪顺,等.荻蛀茎夜蛾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1989(3):22-25.

[2] 王宗典.荻蛀茎夜蛾的初步研究[J].昆虫知识,1989(4):16-19.

[3] 郝康陕,胡春林,陈春余,等.荻蛀茎夜蛾生物学特征及防治方法研究初报[J].江苏农业科学,1988(7):24-25.

[4] 郝康陕,田子华,张 宇,等.荻蛀茎夜蛾田间卵和幼虫分布型的初步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1):143-145.

[5] 荀 栋,张 兢,何可佳,等.TH80-1植保无人机施药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5(8):39-42.

猜你喜欢
试验
混凝土试验之家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CS95
GS8
CS10
510
驭胜S330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无人岛上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