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说话何须小心翼翼?

2017-03-16 06:37水亦田
家庭生活指南 2017年3期
关键词:权威性民主家长

文◎水亦田

父母对孩子说话何须小心翼翼?

文◎水亦田

我们没必要对孩子说句话都小心翼翼,父母越卑微孩子越脆弱,我们不希望孩子成为经不起挫折的玻璃人,就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要求,并对结果进行恰当反应。“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关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教育链条,家长作为教育主体断不可厚此薄彼。

最近这几年家庭教育指导的越来越细化,连父母说话的声音大小、语调尖锐、措辞犀利都被严禁,父母从60后的权威型家长,到70后的民主型,再到80后的朋友型,而今呢?伺候孩子的过程简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甚至卑躬屈膝对孩子毫无原则的宽容接纳。

有的孩子因为妈妈怀孕了要生二胎就以跳楼相威胁,最终逼迫妈妈含泪引产四五个月已成型的胎儿;有的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妈妈批评两句就离家出走;有的品学兼优,却因为老师想给他调换座位,一怒之下冲出教室跳楼身亡……

最近两年屡见不鲜的案例告诉我们,我们的谨小慎微根本换不来孩子的身心健康!民主育儿也必须树立家长的权威性,给宽容设定一个界限和规则,也就是我们管理学中常说的阈值。阈值也叫做临界值,是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和最高值。

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老师的责罚,妈妈的训斥与鼓励表扬交相辉映、充耳不绝,没有几个孩子因为过度表扬放纵,亦没有几个孩子因为长辈的几句话就寻死觅活的离家出走。如今我们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宽容、理解、尊重被无休止的细化了,其重要性被人为的扩大化了,甚至是过度渲染了不是吗?

想起曾参加亲子活动的一个环节,让母子互相赞扬,每个妈妈都对自己的孩子如数家珍,孩子对母亲的付出却视而不见,我当众表达了我的看法:教会孩子自我认同的同时,需要让孩子认同他人。活动组织方的老专家不愿意了,有板有眼地拿书本理论教导我说:“不应该当众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留面子,要尊重孩子的情绪,你这样让孩子很难堪”等等。

我不支持这种做法,对于我自己的孩子一个人的小错误、小缺点可以由我事后启发教育,但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不应该在公众场合点醒迷茫的家长迷途知返吗?专家们请停止对家长无休止的批判,过度的民主、宽容会造成家长在家毫无权威可言,对孩子的尊重必须要有孩子对家长的对等尊重,如果孩子说什么家长就必须言听计从,顾忌孩子的小情绪,那么中国五千年的国法家规就会本末倒置。

1.一定的界限和规则对孩子很重要

孩子需要自由、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有表达意志的权利,你可以自主的安排睡觉,吃饭以及做家庭作业的时间,但是自由必须在合理的阈值范围内。比如:在一小时内你不吃饭我就会把饭菜撤走,你饿了,我不会再单独给你做,我也有我的原则、我的生活,你需要等到下一顿饭的时间。妈妈不是你的佣人,平等、自由是相互的。不要仅仅为了孩子就丧失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尊严。

2.家长要有主张、有底线

正如前文说到那个怀二胎又为了老大引产的母亲,我认为这位妈妈是不理智、不负责任的。家长自己优柔寡断,没有主见,很容易被孩子牵着鼻子走。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先定好自己的计划、有明确的主张,然后通过与孩子推心置腹的交谈,引导孩子接受你的建议,或者两个人规划出一条更优路线,这个过程是有底线的。作为家长我们尊重给孩子表达的权利,不等于对孩子言听计从。如若那般,还要家长老师做什么?我们的教育、引导在哪里体现?

妈妈说话的语气可以轻柔、温婉,但是态度要明确、坚决。孩子几句话妈妈就被孩子制服了,灰溜溜的去引产了是不是舍本逐末了?杀一个孩子、保一个孩子一定不是这个妈妈的初衷,可是本想劝服孩子,却被孩子咄咄逼人的态度降服的家长不在少数。也许你一辈子遇不到这样人命关天的抉择,但说到小处,那些在超市打滚要玩具的孩子,家长是不是也无底线的妥协了?

在与孩子交谈之前,你必须有自己的主见,坚定自己的思想,定好事情本质发展的底线,再去跟孩子谈民主、自由与平等。

3.父母的权威不是用来限制孩子自由的,而是规范言行的标尺

父母应该有权威性、震慑力,并不是说我要以一种独裁方式抚养孩子,我们需要树立对孩子的影响力,为孩子创建一个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这不代表孩子犯错误我就会用家长的权威去处罚他,我只是让他真实、深切的理解反省自己犯下的错误,并且使改正后良好的行为能持久。孩子也需要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不能只是一味的去哄去宠,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宽容,而是溺爱。

父母的权威性不是独裁,因而父母需要把握好度,像一场足球赛,我们不能越位,也不能不作为的缺位,这样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即使父母不在场,孩子也会自觉地、创造性地按父母的要求去做。

相反,那些没有给孩子树立权威的父母,当孩子做错事时,大喊大叫甚至拍桌子、打屁股,孩子也仍旧不以为然,或者只是表面接受,而内心不服,之后继续我行我素。因为他们没有给孩子设定合理的规则,每次临时性的允许或否定,都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4.给孩子持久的信念与安全感,而不是有求必应

总有父母说到给孩子安全感,但是朋友型父母很难给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性。试问一下,我们有几个人在孤独无助时首先想到的不是父母、亲人?这种稳定、有序的亲子关系会给与孩子强大的信念与力量。

父母的权威性不是靠对孩子的“高压”压出来的——不是专制独裁;不是靠“宠爱”孩子宠出来的——不是溺爱放纵;不是靠“说教”说出来的——不可喋喋不休;更不是靠“吹嘘”吹出来的——鼓励与表扬要切合实际,只有家长情绪稳定、自控力强、有明确的处事标准和态度,实实在在地面对孩子,把孩子真正放在孩子的位置上,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教育孩子,才会给孩子安全感。

一会儿把孩子当学生一样训斥,一会儿又把孩子当珍宝一样捧起;这次说不允许做,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又因为心情好大开绿灯,朝令夕改会让孩子被错乱的规则困扰、茫然失措,反而失去安全感、没有了持久的信念。

我们没必要对孩子说句话都小心翼翼,父母越卑微孩子越脆弱,我们不希望孩子成为经不起挫折的玻璃人,就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要求,并对结果进行恰当反应。“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关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教育链条,家长作为教育主体断不可厚此薄彼。

编辑/张德博

猜你喜欢
权威性民主家长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民主的悖论
家长请吃药Ⅱ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选举年的民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