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SM中3首作品的教学新理念
——以2017&2018年版大纲第八级为例

2017-03-16 12:05
北方音乐 2017年2期
关键词:英皇附点呈示部

曾 颖

(楚雄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ABRSM中3首作品的教学新理念
——以2017&2018年版大纲第八级为例

曾 颖

(楚雄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ABRSM(The Associated Board of the Royal Schools of Music)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组织的音乐考试(在中国通常以“英皇考级”为人所知,以下简称“英皇考级/ABRSM”)。作为当今世界上最早、影响力最大、覆盖面最广、考核体系最全面的相关机构之一,以其权威性和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推动了全球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掀起国内报考热潮,至今方兴未艾。

ABRSM;教学

ABRSM钢琴教材具有与国内考级不同的特点:一、教材的更新速度较快,大概每两年更新一次,促进了作品的新颖程度;二、作品演奏曲目要求3首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涉及到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近现代派作品,主要对考生提出了把握作品风格、演奏的准确性、流畅性、连贯性和音色控制力等要求(每首作品后都附有相关的介绍便于了解作品把握作品)。三、每一级别的音阶与琶音练习不同于国内考级:增加了旋律小调、单手音阶、相隔三度六度的音阶、三度音的连奏音阶、相隔小三度的半音音阶、小三度音的半音音阶、全音音阶、属七和弦、减七和弦等多种演奏法,尤其是起始音不一定都在位置适合或便于演奏的音区,目的是为了让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注意节奏均匀和避免不适当的重音。四、每一级别均有视奏曲目,考核视奏的结果能够准确真实反映出考生实际识谱演奏的水平。五、口试,主要包括音程、和弦、调式调性、节奏、旋律的听辨等。

下面笔者借助2017&2018年版ABRSM第八级3首不同风格作品对其教学理念做详细分析:八级共12首指定作品和20首适用该级别的其他作品作为备选曲目,按照音乐风格分为A/B/C 3套,涉及到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近现代派作品,所选演奏曲目较新颖(列出必考作品的目录),见表1、2、3:

(表1)

(表2)

图表中体现了ABRSM必考作品的曲目、作曲者和页数等相关信息,因作品较新颖,曲目生僻,英皇考级委员会在每首作品附有相关学习的资料如:CD音轨供考生模仿学习作品演奏风格的范本(录音者均为世界各地优秀的钢琴家)、作曲家简介、作品背景介绍、乐曲分析和演奏提示(情绪、速度、力度变化、指法、触键奏法和踏板的使用)等,保证评分标准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力图给教师和考生提供准确完整的学习辅导资料信息。

八级考级中《前奏曲与赋格》、《回旋曲》和《爵士风》3首作品因创作风格形式不同、音乐题材新颖独特、技巧迥异等代表ABRSM教材的特点,分析如下:

一、《前奏曲与赋格》 No.2 from 24 Prelude and Fugue

《前奏曲与赋格》(《24首前奏曲与赋格》第2首)是俄罗斯作曲家和钢琴家罗季翁·康斯坦丁诺维奇·谢德林(Rodion Konstantinovich Shchedtin1932-)创作的第2首作品,他曾就读于莫斯科音乐学院(1951-1955年),后来他在那里教授作曲(1965-1969年)。他的早期音乐受普罗科菲耶夫的影响很多,但他后来的作品在风格和技巧上更为成熟,采用了序列音乐和先锋派的手法。俄罗斯民歌和约·塞·巴赫的作品都对其音乐产生过各种影响——这些影响产生在谢德林的无伴奏小提琴曲《音乐的奉献、回声奏鸣曲》和《复调手册》等作品中。此外巴赫的影响还体现在24首钢琴曲前奏曲与赋格曲集(1964-1970年)中,这里选出的就是其中两个乐章。

前奏曲是序曲部分,是由绚丽的A小调托卡塔体裁,具有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特点。在形式上高度对称,包含4个16小节长的方整结构乐段(在音乐上相当于句子:第1小节、第17小节、第33小节和第49小节)每个乐段有两个8小节长的乐句构成。虽然作曲家标记的演奏速度是——附点四分音符等于88-92,考生们可能喜欢稍慢一些的速度,比如附点四分音符等于88。

接下来的三声部赋格以有高度表现力的、半音阶的主题为基础,分为4个呈示部(第1小节、第14小节、第28小节和第43小节),每个呈示部以相同极具特色的小尾声和终止小节结尾(见第11-13小节)。第 1个呈示部在主调A小调上,以高音部、低音部、中音部的顺序呈现主题进入。随后的3个呈示部都以叠句的手法(重接进入)为基础。第2呈示部(第14小节)呈现两个叠句(都按照低音部、高音部、中音的顺序)——第1 个叠句只基于直接主题;第2个基于倒置主题(低音部、中音部)与其直接形成(高声部)相结合。第3个呈示部(第28小节)以一个叠句开始,中音部和高音部上的逆行(易位)进入与低声部的倒影相结合。然后主题的倒影在高声部出现了两次——先双手交叉到织体的底部(第33小节),然后回到顶部(第37小节),同低音部的逆行倒影相结合。结束部以第4个也是最后一个呈示部开始(第43小节),主题的重复音动机不断反复出现,构成了漫长的持续音(第43-60小节)。同时,直接主题上的两个结束性叠句在44小节(高音部、低音部、重音部)和第50小节(只低音部和高音部)出现。

二、《回旋曲》 Rondo Third movenment ftom Sonata in E,Op.14 No.1

《回旋曲》是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创作。贝多芬的两首钢琴奏鸣曲Op.14很可能都创作于1798年并于翌年出版。它们都属于他维也纳时期( 1792―1802年)的早期作品,那时贝多芬经常在维也纳贵族家中演奏,并以才华横溢的年轻钢琴家和作曲家赢得了令人羡慕的声望。约瑟芬·范·布劳恩男爵夫人是贝多芬那时的资助人之一,这首奏鸣曲Op.14就是题献给她的。据威廉·金德曼(《贝多芬》,牛津,1995年)所述,“莫扎特的影响体现在贝多芬的那些[早]年的几首钢琴曲奏鸣曲中,包括Op.14的两首奏鸣曲”。

这里选出的E大调奏鸣曲的终曲以——回旋曲式创作,具有古典时期音乐风格特点。回旋曲式创作主部A,但是B乐段的再现是在下属调而非通常的主音调上。整体结构是:A(第1小节,Ⅰ级调),B(第21小节,Ⅴ)。A1(第30小节,Ⅰ,转调),C(第47小节,转调),A2(第83 小节,Ⅰ—Ⅳ),B1(第98小节,Ⅳ,转调),A3(108小节,Ⅰ)。在中间的C乐段,断奏要被突出和强调以表现主题精神饱满的节奏。

三、《爵士风》 Jazzy No.3 from Three Moods

《爵士风》作品的创作者艾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 1900-1990)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从幼年起就对爵士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受此影响,造就了其作品独特的美国风格。他在1920-1921年创作的作品《三首情调曲》由他本人于1921年在巴黎首演,后来,他为法国著名的作曲家教师纳迪娅·布朗热演了其中的第三首《爵士风》,纳迪娅·布朗热听了这首作品后接受他为作曲课程的学生。

这首爵士风格的作品旋律幽默动听,和声色彩丰富,对位相对复杂:演奏技法变化多端、有附点、连音、三连音的大跨度、断奏、保持等;节奏较复杂,具有张力;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活泼;演奏时应先分后合,稳住节奏,克服错位对位的演奏方法,例如:乐曲第24小节,右手为附点八分音符和弦,左手则是小附点重音在第一个音上,而附点后有小连线接小附点的重音,演绎成摇摆八分音符的音乐感觉,注意双手力量的不同分配;再如乐曲第10小节,右手三连音和弦的第三个音由左手接,要求掌握三连音准确的节奏和双手连接时音色的处理等。作品结尾回到原来主题部分的情绪色彩,尤其注意爵士风格作品的休止符,配合着附点有着高难度的训练技巧,练习时不仅要表现作品的幽默风趣更要注意表现作品准确的节奏形式。

通过对ABRSM第八级中3首作品的分析和了解,可以窥探出作品的特点:曲调优美动听,均有标题性的特征;风格多元化涉及到的创作时期比较广泛: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近现代派作品,特别是加入一些不为人知的作曲家作品;演奏作品在其他教材中很那找到,推举的适合该级别考试的备用曲目也大大提高了考生对乐曲的大量浏览。可见ABRSM考级作品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一种崭新的热情去探索音乐并享受它带来的愉悦为出发点,注重知识概念、审美体验、综合理解力、运用力、实践力、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使更多音乐爱好者的兴趣从单一的演奏操作上升到对于音乐艺术全面了解和长期热爱的高度,让每一个音乐学习者成为一个“全才音乐家”。

[1]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钢琴考级作品第八级选自2017&2018[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

[2]杨健.全才音乐家的日不落帝国——写在ABRSM英皇考级126周年庆典之际[J].人民音乐,2015(10).

[3]张绮琳.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考级介绍 [J].钢琴艺术,2008(03).

[4]汤文静.“英皇”钢琴考级对国内传统钢琴“教”与“学”的启示[M].中国音乐教育,2011(11).

[5]王新力.知识与能力——“国内乐理”与“英皇乐理”考级比较研究[J].人民音乐,2013(03).

猜你喜欢
英皇附点呈示部
惯性释放在白车身关键接附点刚度分析中的应用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基于逆子结构分析方法的车门振动噪声分析
论节奏中特殊时值的简快教学方法
浅析奏鸣曲式的戏剧性
传承与引领
花都情缘
英皇音乐:考试是用来“享受”的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