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萍
摘要:当今社会,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当今教育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出发,以他们在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求农村留守儿童的习作教学。
关键词:留守儿童 作文 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主张字词的记忆,到了中高年级,作文逐步成为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现在的孩子虽然见多识广,却没有几个愿意写作文的。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作文教学?孩子们该如何写呢?
一、农村留守儿童有自身的习作“特性”
作文归根到底,无外乎“写什么”和“如何写”。而写什么对他们看来不成问题。
(一)他们有坚强的意志
农村孩子,从懂事开始,就跟着大人做这做那,洗衣做饭干农活无所不能。近年来,留守儿童的生活备受关注,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撑起来一片天。比如我班朱燕琼同学,家中爷爷生病,叔叔残疾,住在离学校最远的“重庆寨”上,父母都外出打工。她得清晨四点钟起床,胡乱吃点东西,就着手电筒的光线几人结伴而行,走到山下天亮 ,到学校刚赶上上课;下午放学回家,经常是月上枝头,伴着灯光做完作业已是深夜。尽管如此,她依然几年如一日坚持上学,从未迟到。这样的孩子,农村有很多,生活强迫着他们及早长大,做生活的强者。
(二)他们是素材的直接拥有者
城里的学生分不清葱子和蒜苗,农村的学生肯定不会像城里孩子那样不认识蔬菜的名,他们身在农村,常在地里干活,好多蔬菜都是自己亲手种的。城里的孩子只见过宠物,鸡、鸭等动物怎么长大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农村的孩子从它们出生,到慢慢长大,吃什么,他们都了如指掌。看山玩水,他们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他们有生活的体验。写作时,充分挖掘他们身边的素材,比老师的一切讲解都管用。
近年来,留守儿童也接触了外面的世界,现在的父母打工经历越多,意识也越强,经常利用寒暑假,把孩子接到外面去玩,培养感情,孩子也能很快融入外面的世界。每每谈及这些,他们都津津乐道。曾经有个孩子就写了他第一次看海的经历。同时,网络也让他们的眼界开阔不少。
(三)他们渴望亲情
前段时间,一个女生悄悄告诉我:她的父母要离婚了。因为这件事,她和同学发生了矛盾,时不时躲在座位上偷偷哭泣。留守的无奈,亲情的缺失本已让孩子的心灵变得脆弱,加上父母的离异,他们就更孤独了。他们想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却也是一种奢望。有一次作文“写父母之爱”,很多同学都睁着迷茫的眼睛,在他们眼里,我看到了“爱的渴望”。
二、农村孩子的习作“缺陷”
农村孩子虽然拥有很多资源,但他们在写作方面也存在自身的不足。
(一)写作技能差
写作技能就是把书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包括审题技能、立意技能、选材技能、文章的结构、语言知识的运用等。
“爱”与“感动”是生活的永恒主题,一遇到这样的文章,学生都不会写,不是他们缺乏经验,而是缺乏感受和发现,写出来的作文根本找不到“点”,或者就是一味抄袭。
(二)写作的次数较少
学生不愿写作文,老师不愿改作文,写作文也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书面作文就不动笔,布置回家观察,第二天到校一统计,完成任务的寥寥无几。
三、农村留守儿童习作训练
(一)做好作文早期练习
进行日记、周记的练习。指导学生要把握写日记、周记的格式,然后让学生写。开始在检查时,降低要求,只要动笔了就行,哪怕是只写了一句话。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养成爱动笔的习惯。有了动笔的习惯,学生就会用眼去观察四周事物,专心去思考自己的见闻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丰富写作的素材。
(二)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
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我注重指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让他们在生活的海洋中去积累写作的素材。春天,我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万物复苏的情景;秋天,我让学生观察丰收的田野。平日里,我让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通过观察,让学生们指导大自然的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花开花谢,风云不变化,山峦小溪,包括秋收冬种等等,这些都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只要去听,去感受,去思考,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都能成为最好的写作素材。用观察的眼光为自己积累素材,用观察的眼光去体味生活。从而让学生知道作文并不难写,作文的内容就在自己的身边。尽管观察到的东西不一定每次作文都用上,但看的东西多了,想象力就会丰富起来,脑筋就会灵活起来,在学生的头脑里就会建立起“素材仓库”,到作文时,学生就会感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学生真正做到“厚积而薄发”。
(三)回归课堂,亲身感受
柚子成熟的季节,为了让孩子感受一次比赛的经历,我有意识地进行了“吃柚子比赛”。比赛那天,学生人人都带来了柚子,还没上课,就迫不及待要求比赛,兴趣很高,为写作文奠定了一个感情基调。比赛前,我对习作进行说明。比赛分组进行,各组派个代表,一声令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吃,生怕自己那组落下,那激烈的场面可想而知。一次不过瘾,孩子还要求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游戏完后,对孩子进行简单采访,引起孩子的回忆和思考,为后面的写作打下基础。有了这样一次经历,老师可以事先在作文中为孩子分好段,并写好每段的第一句话,这样,孩子就能顺利地写下去。坚持训练一段时日慢慢放手,孩子们便在这样的经历感受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写作。
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行。在学生作文之前,对作文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如何写。写完之后,及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了解了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明了自己作文的优劣。单元作文时,再进行有的放矢地修改,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写出较规范的作文了。
因此,我们要扎实对学生做好早期作文訓练,为作文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上台阶。
参考文献:
[1]白玉红.写作技能训练的基本方法[J].现代情报,2002,(09).
[2]谢嘉平,赵玉琦,王俊英.小学语文教学新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4]钱尧钟.“让学生喜欢写作文”不再是空谈[J].文教资料,2005,(31).
(作者单位:重庆市英利育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