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冷场现象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7-03-16 00:55王文英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对策思考

王文英

摘要:课堂冷场是指师生在课堂对话过程中出现的衔接空白,是课堂上常见的一种现象。造成课堂冷场的原因很多:因教学观念导致,因教学设计引起,因教学环境引发,等等。应对冷场的对策主要包括:尊重学生个体,暴露思考过程,顺应突发话题,巧设学习台阶。应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修炼自身的专业技能,避免课堂冷场。

关键词:课堂冷场;现象分析;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A-0065-04

冷场,《现代汉语词典》对它有三种解释:①戏剧、曲艺等演出时因演员迟到或忘记台词造成演出不能正常进行的场面;②开会时出现没有人发言的局面;③文艺演出或体育比赛出现没有人或只有很少人观看的场面。本文所指的冷场是指课堂中的冷场,它是指师生在教学对话过程中出现的衔接空白。这里的衔接空白是指学生思维受阻或是思维停滞所呈现出的寂静无声(不包括学生在凝神思考下课堂处于的安静状态),也指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一时不知如何处理而陷入的尴尬。那么,是什么引起课堂冷场?面对课堂冷场现象应该怎样应对?怎样避免呢?本文拟围绕这些话题,谈谈我们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常见的课堂冷场现象及分析

笔者采访了不同学科的多位老师,将他们经历的各种冷场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类,并尝试总结造成冷场的原因。究其成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现象一:因教学观念陈旧,导致课堂冷场

尽管课改已过十年,然而,还是有部分教师没能转变观念,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令学生的主体性慢慢缺失,久而久之,课堂就成了“激不起涟漪的死水”。另则,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总是被动地接受,缺少主动思考的机会,因此一旦遇到挑战性的问题,冷场就在所难免。

现象二:因教学设计欠妥,引起课堂冷场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的欠妥,会直接导致课堂冷场。

(1)素材选择不适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选择了“年龄”作为学习素材。学生顺利地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教师的年龄后,教师追问: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本想以此为例题让学生体验用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数)然而,出乎教师预料的是,学生认为,这里的字母能表示的数很难说,因为人很难确定活几岁,这一合乎情理的回答让教师陷入尴尬。显然,这里用“年龄”作为素材让学生体验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数不合适。

(2)问题设计不恰当。在访谈中老师们不约而同地谈到,问题的设计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大受打击,课堂就会出现冷场;而问题设计太过容易,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轻易作答,他们也会觉得学习没有挑战性,注意力就会游离于课堂,导致冷场;再有,问题的表述不清或指向性不明,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问题的内容,不知道如何作答,从而引起冷场。如一位教师谈到在执教《热的传递》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热是从冷的一端传递到热的一端的,她为学生准备了金属勺子放在一杯热水中,随后抛出问题:你们的手有什么感觉?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说出感受到了勺子变热了,但是问题一抛出,学生不知所措。原来“什么感觉?”指向性不明,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冷场也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3)活动设计不科学。学习,需要活动来推进,但活动设计不科学,容易造成冷场。如有的设计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一位教师谈到《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一课,教材要求学生掌握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用不同的符号去记录统计对象。教师出示主题图(公园内有人们在看书,游戏,下棋的画面),然后就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图后,直接将分类情况用符号的方式填写在表格中。然而,布置任务后,学生迟迟没有动笔。在成人以为容易的事,在学生看来并非如此,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用符号表示统计对象,这些都是新授内容,在学生没有经验或是提示的情况下,他们是完不成任务,达不到教师的要求的。除了活动设计过高之外,还有活动设计没有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活动设计陈旧吸引不了学生等等,都有可能引起课堂上的冷场现象。

现象三:因教学环境匹配不当,引发课堂冷场

课堂教学既是信息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对建设适宜的教学环境缺乏必要的关注,由于师生关系紧张,情感环境的忽略等都容易导致课堂的冷场。如有些教师过于强势,师生之间尚未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在回答问题时,学生有所顧忌,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课堂就会出现冷场。又如,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往往因为一些小事就动怒苛责学生,这样的气氛容易对班级群体的学习行为造成一种“社会压力”,令学生不敢贸然作答,课堂也常容易出现冷场。再有公开教学的时候,学生置身陌生的环境,众多的听课老师,会产生紧张的情绪从而影响正常的思考和发言,而使课堂冷场。

现象四:因课堂调控能力不足,引致课堂冷场

课堂调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进行状态的一种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并做出迅速、准确反应的能力。很多教师往往因为课堂调控能力的不足,在课堂上面对意外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从而无法顺利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如一名数学教师想通过钉子板上的操作帮助学生区分圆形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于是提问:“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形吗?”谁料,学生认为“可以围成”。这时,教师一遍遍加重语气追问“能围成吗?”学生依然认定能围成。显然,当学生出现预料之外的回答,教师没有去了解学生的具体想法,却用追问试图改变学生的认识,这样的教学处理不明智。再如,有些教师不能把握好教学的节奏,拖沓啰唆,学生表现出不耐烦却视而不见或者没能察觉,不加调整,从而令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现象五:因学生的状态、能力招致的课堂冷场

学习状态是一个人学习时心态、身体、学习方法等综合作用下所处的状态。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课堂往往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如老师们讲到,每周一或是过完节假日开学的第一天上午,学生的状态往往还停留在休息或是游玩中,如果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去帮助他们调整,学生往往就会出现无精打采。

再有,有语文老师谈到,在学习课文,让学生创编故事的时候,学生往往只能模仿课文中的情节,一旦追问:“有别的想法吗?”教室里就会出现集体沉默的现象。这种冷场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创造力和发散思维方面的欠缺。

引起课堂冷场的原因有很多,尽管不可能一一列举,但纵观这些现象,大致可以将课堂冷场分为两类:习惯性冷场和偶发性冷场。习惯性冷场,即课堂冷场成为一种常态,往往因教学观念或是教学方式所导致。如“现象一”所引起的冷场,很有可能是习惯性冷场。偶发性冷场,即偶尔发生的课堂冷场,往往是因为教师处理不当、经验不足或是学生学习状态不佳而引起的,是最为常见的课堂冷场。无论是哪一种冷场,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面对冷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有所作为。

二、课堂冷场现象的应对策略

面对冷场,教师首先要从容。如果因着急而不断地催促,或是企图通过大声呵斥来唤醒学生,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课堂将会因此陷入更为严重的冷场。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写道:对话的艺术,并非是说话的艺术,而应是倾听的艺术。因此,教师需要耐下性子去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捕捉可能的有利成分,加以“煽风点火”,为冷场加温。

1.尊重学生个体,营造良好氛围

尊重学生,与他们平等对话,这是消除学生顾虑,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关键。如何尊重学生?在冷场成习惯的课堂如何扭转局面,释放学生,让他们敢想敢说、能想会说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学生,能够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尝试用学生的思维去想问题,去琢磨学生可能有的顾虑,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可能会需要的帮助,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站在学生的角度,我们就能发现一些成人所忽视的,或者是无法理解的做法。其次,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甚至要感谢那些“犯错”的学生,因为学生的错误,能让教师了解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之处。再次,我们要善于反思,即冷场发生之后,教师可以坦诚的询问,是“问题太难,不知道怎么回答?”还是“问题太简单,不屑于回答。”还是“听不懂,没有思路!”……也就是教师要试探着去了解造成冷场的原因,只有找到问题症结,才有可能找到化解冷场的机会。只有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教师的和颜悦色,教师的理解,他们才有可能释怀,放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2.暴露思考过程,寻找突破机会

有一些课堂冷场,是因为学生的思维进入了“死胡同”,这时,教师要想办法暴露学生的思考过程,找到他们思维受阻的节点。如一名教师执教《认识比》时,教师出示例题图(下图),并提问:观察图片,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

为了方便学生的观察,或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图片长与宽的关系,教师将这些图片置于方格图中:

没料到,学生回答:图C和图E跟图A比较像?这一回答,让下面的听课者都为之捏一把汗,“怎么会有这奇怪的想法呢?”这名教师非常智慧,她不急不慢,追问学生:“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说:“从方格图上可以看到,图C、图F、图A,三个长方形面积相等。”原来,学生是从长方形面积的角度去思考,显然,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从长方形图中男孩的样子的角度去观察发现。思维卡壳的原因找到了,教师继续引导:“你的观察能力真厉害,相信你继续观察,就能发现哪几张图片中男孩的模样与图A的最像?”教师用表扬的方式,不留痕迹地把学生的视线从长方形的面积转移到男孩的模样上去,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之所以像的原因,即长和宽的关系没有变化。可见,学生的思维得以展示,教师就可以找到化解冷场的办法。

3.顺应突发话题,摆脱尴尬场面

在教学中,面对意料不到的回答,教师竭力扭转,却往往收效甚微。就如前文现象四中所描述的案例,当教师企图通过反复追问改变学生的想法时,学生非但没有怀疑,反而执拗的认定“在钉子板上能围成圆形”。这时,如果教师顺应学生的说法,这样处理:“你这么确信能围成圆形,那么老师想问问你,你看,钉子板上即使是挨得最近的两个钉子用线围起来,围成的这段线跟围成圆形的弧线相同吗?你有什么发现?”可见,顺应学生的话题,巧妙设问使课堂摆脱僵持的场面。再如现象二中谈到的关于年龄为素材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出现冷场后,教师可以用承认失误,反问学生的方式来解除冷场现象。教师可以这样处理:“在年龄问题中,字母表示的数的确不太好说,只能表示一些特定的数,那么大家想想,什么时候字母能表示任意的数?你能举个例子吗?”顺应学生的意思,又把问题抛给学生,组织大家讨论,往往也能让对话继续,不至于再陷冷场。

4.巧设学习台阶,减缓探究坡度

有的课堂冷场是因为预設不足,高估了学生所致,这时,教师就要尽快调整教学方案,为学生搭设学习台阶,以便学生拾级而上。就如现象二中《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一课中出现的冷场,教师就应该及时叫停,然后提问:“想一想,图中的人可以怎样分类?”“分类后如何将他们的人数情况详细的记录下来?”这两个问题,给学生的学习搭设了两个台阶,让学生通过这两个台阶分别解决分类以及用符号表示的新问题。

课堂中的冷场现象很多,并不是所有的冷场都能化解,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面对冷场都能机智面对,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重要的不是化解,而是通过事前的准备,能够避免课堂冷场的发生。

三、避免课堂冷场的若干思考

1.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身心放松,能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那么,怎样的学习环境才可称之为适宜?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是心理安全。罗杰斯曾经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为此,教师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还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孩子们可以畅所欲言,回答精彩,大家不吝啬掌声;如果回答错误,也给予鼓励。其次是适度竞争,即在班内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要鼓励争先,营造人人向上、向好的氛围。

2.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

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和身心发展特征,这是避免课堂冷场的又一项重要功课。我们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他们在学习时可能产生的一些心理想法;还要了解孩子们的性格特点,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面对挑战时所持的态度。孩子们性格普遍内向,那么教师需要多鼓励;孩子们思维能力相对不高,那么问题设计难度要放低;如果孩子们喜欢挑战,教师就要更多的放手……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才能准确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

同时我们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从孩子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中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当孩子眼睛无神、表情呆滞,那就说明他不在学习状态或是学习遇到了困难,这时候需要停一停扶一把;当他们稍显不耐烦,眼神迷茫,说明他们不感兴趣,需要教师适时的调节气氛……从学生的表情中读懂他们的所思所想,教师才能恰当地调整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3.修炼自身的专业技能

有很多课堂上的冷场是事先无法预计的,那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而教师的教学机智需要依靠自身的修炼和不断的积累才能拥有。笔者认为,作为教师,至少需要修炼以下三种能力:(1)研究教材的能力。要避免课堂上因教学设计不当出现的冷场现象,教师就需要具备研究教材的能力。首先要能读懂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准确判断教材的重难点;其次,要读薄教材,即要分析教材,梳理出教材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还要读活教材,即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心理,适当调整教材,让教材知识更具有教育的形态。(2)设计问题的能力。问题设计的好坏,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设计问题,不仅要紧扣教学的重难点,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能力,两方结合所确定的问题空间的大小、难易程度,才能更适合学生的学习。(3)沟通交流的能力。面对学生的不在状态,教师要及时与学生作沟通交流。可以通过追问,了解学生的思维现状,從而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可以借助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缓和紧张沉默的气氛,让“冷”的课堂慢慢变“热”;可以通过温暖的、带有鼓励性的眼神,去抚慰学生,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好状态。

当然,作再多的准备,课堂冷场现象也不可能一一避免。但关键是,充分的准备能够让我们具有调整课堂冷场的勇气和智慧。笔者撰写本文,是想引起更多的教师来关注这一话题,关注课堂冷场,挑战课堂冷场,力求科学而有效的调控课堂。

责任编辑:徐瑞泰

猜你喜欢
对策思考
西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中学音乐教育发展思考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关于中高职联合办学的思考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高校大学生对MOOC认识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中学生课外作业家庭作业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
西部贫困(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