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审美视域的诗意表达

2017-03-16 17:55田振华
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迟子建诗意

摘 要:通读迟子建短篇小说集《雪窗帘》,可以发现,她以诗意化的表达方式彰显了其独特的审美视域。首先,每一篇作品都有着对女性角色的关注,表现她以女性写女性的独特之处;其次,小说集中多篇作品都对大自然的美进行了较多的书写,比如动物、雪、草、花等,同时在对自然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她还较多地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试图亲近自然,与自然对话;最后,迟子建有着浓郁的怀旧情结,较多篇目都通过儿童视角对小时候的乡村图景、见闻等进行了回忆。

关键词:迟子建 《雪窗帘》 审美视域 诗意

迟子建是从短篇开始写起的,但对常人来说,奠定迟子建文学最高地位的算是她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了。除此之外,她还出版有《越过云层的晴朗》《群山之巅》等多部长篇,并一一受到好评,也形成了她独特的创作体系和风格。从国内来看,大多数作家要么在长篇有所建树,要么主攻短篇创作,很少有作家能在二者之间自由驰骋,迟子建是为数较少的一位。虽然她的长篇成就高,但是笔者看来,把她的长篇和短篇相比,迟子建最擅长的也许是短篇了,或者至少她的短篇与长篇比起来毫不逊色。迟子建的中短篇小说曾多次获得国内中短篇小说最高奖项鲁迅文学奖。这种在长、中、短篇小说中均能斩获国内最高奖项的作家,实属凤毛麟角,但如果对其长篇和短篇进行综合衡量,能感到其获得这样的成就也是实至名归。从这一点说,迟子建是国内当代小说界不可多得的高峰。

《雪窗帘》是迟子建近期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该小说集选取了她十四部短篇小说,有些篇目是旧时之作,也有的是新作,可以说篇篇都是经典。封面中也提到,此十四篇小说为“迟子建短篇小说三十年精选”,基本代表她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集中的《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亲亲土豆》《逝川》《采浆果的人》《夜行船》等原本就是广为传颂的经典篇目,《雪窗帘》等则是她的新作,读起来既有迟子建早期的写作和语言风格,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有评论家认为她的作品有着沈从文的灵气和萧红的率气,在笔者看来,这种评价再合适不过了。

通读《雪窗帘》小说集,继续领略迟子建含情脉脉的温暖,以及她心中经久不衰的乐观情怀,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她对自然以及世事用心、细微的体察。正如她在《雪窗帘》中写到的一样:“真正的霜雪,如果不用心去暖化它,是送不走的。”她在创作中注重文学情怀的表达,在对现实社会关注的过程中,透露着较为浓郁的浪漫主义质素。纵观小说集,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浪漫主义的表达使得作品呈现了浓浓的诗意,而这种诗意的表达从其独特的审美视域中可见一斑,具体表现在:首先,她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有着对女性角色的关注,或者以女性为叙述视角,或者在作品中给予女性较多的“戏份”,表现她以女性写女性的独特之处,而这种女性写作又与传统的“女权主义”“女性主义”书写有着较大的不同,有其独特风格。其次,也许是迟子建向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缘故,小说集中多篇作品都对大自然的美进行了较多的书写,比如动物、雪、草、花等。同时,在对自然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她还较多地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试图亲近自然,与自然直接对话。最后,迟子建有着浓郁的乡土怀旧情结,较多篇目都通过儿童视角对小时候的乡村图景、见闻等进行了回忆。有多年都市生活经验的迟子建却少有对都市的书写,这是当今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一、以女性写女性

迟子建作为一个女作家,几乎每部作品中都有对女性的书写。由于受到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书写呈日益纷繁之势。以卫慧、棉棉等新生代都市女性作家为代表,她们直面当下社会现实,对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地位予以抨击,对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予以反抗。但这种坦露女性欲望,呼吁男女一切平等的书写多少带有“口号性”“煽动性”的因素,特别是所谓的“美女作家”“下半身写作”等的出现,使得女性作家更以标榜女权主义的身份出现。正如申霞艳所言:“等到《上海宝贝》面世时,作者卫慧的‘宝贝姿态已经跃然报上,与其说她是一位作者,不如说她就是作品的形象代言人,卫慧本身也演绎成消费符号。这一符号在面世之初就是与都市、女性、前卫、情欲、疯狂等凝結在一起的。”以作家来标榜某种“主义”似乎成为一种风尚,这与文学作品原本应有的人文性、艺术性有着一定的隔膜。

迟子建的女性书写与标榜女权主义的书写有着本质的不同。她不回避女性欲望,但总是从中国传统女性的心理出发,从她们的生活点滴入手,透视女性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所展现的各种或物质的,或心理的,或生理上的需求,而不是如新生代作家那样反抗女性压抑,标榜女性解放,特别是对性的压抑和性的解放。《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中通过回忆的方式表达女性主人公“我”在厌倦了都市的喧嚣后对大自然声音的向往,哪怕这种声音曾让自己产生畏惧和恐慌;《花瓣饭》中“我”的妈妈被批斗、游大街,但“我”依旧能以从容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亲亲土豆》中,李爱杰及其丈夫以种土豆为生,丈夫秦山因为抽烟过度患有癌症晚期,故事讲述女性在家庭支柱离去前后的悲伤、难过,展现了女性面对人生磨难的无奈与怅惘。值得一提的是,在李爱杰得知丈夫癌症已到晚期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暴自弃的绝望,而是鼓励丈夫,照顾好丈夫的最后一程,所有的苦痛都让自己承担,表现出中国传统女性的怜爱之心和隐忍的高贵品质。《逝川》中的吉喜是个人见人爱、能力突出的女性,可正是因为她太突出了,却一生未嫁,年轻时本以为自己会跟心上人胡刀在一起,胡刀却选择了长相比她丑、能力不如她的女人,从此让她对婚姻悲观,选择终身不嫁(吉喜这一女性角色的塑造,呈现当下乡土社会中仍有着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推崇,这是中国女性的悲剧所在);《雪窗帘》中的老奶奶,因耽误换票时机,卧铺被他人占有,自己只能整夜坐在卧铺旁边的座位上,展现了传统女性的隐忍、淳朴与看客们的虚伪和冷漠……

迟子建在作品中对女性的生活及生存状况进行展现,对女性心理进行透视,从而给人一种生活化和真实感。更值得关注的是,迟子建笔下的女性人物,不论是经历物质上的艰辛还是心理上的打击,都不悲观,她们总能以自我隐忍或者从容不迫的方式乐观面对,展现中国传统女性独有的特质。迟子建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于不温不火的诗意化表达中,展现生活的本真状态,也透露出其独特的个人气质和创作禀赋,在变与不变中展现其诗意化的美学追求。

二、亲近自然:主体间性的认同

迟子建小时候生活在北极村,那时候的北极村是未被任何现代化气息侵染的洁净之地,给她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记忆,她也是当代女作家中对乡村及其自然环境进行较多描写和关注的一位。在短篇小说集《雪窗帘》中,有大量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她通过文学创作来亲近自然、歌颂大自然的美,并最终达到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效果。自觉不自觉之间,迟子建作品中彰显了明显的“主体间性”,人与自然已经融为一体,自然成为人生活的一部分。但更值得一提的是,童年期过后,迟子建便离开乡村,以后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城市。纵观她后期的作品,也仍旧坚守着对乡土的书写,而不是转向都市。迟子建是“60后”作家,走向城市的时间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基本一致。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速度惊人,而文化和文明的进步则略显迟滞,人们对物质的渴求速度也远远超过对精神的追求速度,从而使得人们成为物质上的巨人和精神上的侏儒。而传统的乡土社会虽然也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但明显较之都市受到的影响小得多。迟子建坚守乡村自然图景的创作,既不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有意回避,也不是一味地对乡土文明进行赞扬,而是通过对乡土文明中保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的质素进行挖掘,而这种优良的质素在以物质追求至上的现代化都市中则基本消失殆尽。这种无意识的“主体间性”的追求以及审美视域,无疑彰显了迟子建创作的可贵品质,给中国文学增添了一抹带有自然式、诗意化创作追求的光彩。

《采浆果的人》中,收购浆果人的到来,打乱了金井人正常的生活秩序,原本该在秋收季节抢收作物的时候,金井人却因为贪图一时的小利一窝蜂地去采摘浆果,而耽误了秋收的最佳时机,直至一场大雪的到来使得一年的收成掩埋在大雪之下。较为讽刺的是,被认为是傻子的大鲁二鲁没有跟随他人的步伐,而是紧跟节气的变化,按照正常的时间收获作物,使得整个金井乡只有他们家没有遭遇磨难。故事旨在说明从事农耕活动,遵循自然天象及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违背自然天象会遭受报应。《逝川》中对“泪鱼”的描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是对这一地域独特自然风情及传奇色彩的展示。“泪鱼”会在特殊时期来到逝川并发出哭一般的声音。一旦“泪鱼”到来,家家无论如何也要打上几条来,并“安慰他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从逝川上打捞上来的泪鱼就不哭了”?譺。久而久之,就有了这样的传说:如果谁家在“泪鱼”到来的这一天不能打捞到泪鱼并安慰它们的话,就会遭遇不顺。多年来逝川的人们都遵循着这一规律,即每家在这个时候都要来打捞并安慰泪鱼,从没有一家失过手。《一坛猪油》中,女主人到山林寻找丈夫,初次见到山林时,她感叹道:“那时山上的树真多啊,水桶那么粗的落叶松和碗口粗的白桦树随处可见,林子中的鸟儿也多,啾啾地叫得怪好听……林子里的野花也多,老小坐在后筐里,时不时伸出手揪上一朵,不管是红百合、白芍药还是紫菊花,只管往嘴里填……”诸如这样的环境描写还有很多,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这样的环境是非常喜爱的,山林、树叶、鸟儿、花儿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觉,读来既让人赏心悦目,又有纯洁、安闲之感。

笔者发现,迟子建在作品中对自然及其乡村图景进行描写的时候,较多地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的手法不算首创,但她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更加彰显了她欲亲近自然,与自然平等交流、和谐相处的愿望,也更加深入地践行了她对“主体间性”的认同。迟子建为什么矢志不渝地坚守着对自然的回归和守望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自然象征着纯洁,这种对纯洁的书写展现出的美与善、爱与怜,与改革开放大潮下的物欲横流和现代人的精神颓废形成强烈的对比;另一方面,对自然的书写表现出作者内心中的浪漫主义情怀,迟子建不是唯美主义者,她的作品处处展现着对现实的关怀,给她的作品增添了较多的浪漫主义质素,使人读起来既有对社会的体察,又感到赏心悦目,沁人心脾。这种书写与当下铺天盖地的现实主义书写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也给当下模式化、僵化的文学创作增添了文学中本该有的美学质素。

三、回首:儿童视角

迟子建的短篇小说中,有多篇是以儿童视角展开书写的。小说集《雪窗帘》中的《花瓣饭》《夜行船》《守灵人不说话》《白雪的墓园》等都是如此。这种儿童回顾视角的书写和对过往的旧事重提,一方面展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留恋,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作者对乡村儿童命运的关注。

《花瓣饭》中的“我”在“文革”期间对受批斗游街的妈妈冷眼相对,姐姐也要写信跟妈妈划清界限,体现出特殊时代环境下,时代悲剧对家庭及人性的摧残,以及对儿童的戕害。《夜行船》中的小泥猪不愿意上学,看似聪明机灵,会耍点小聪明帮助爸爸的生意赢得较多的客源,并得到的爸爸的表揚,但是,他有一次自作聪明引来了灾祸,使得父亲的生意一落千丈。随着小泥猪年龄的增长,没有受过教育的他也明显与其他孩子拉开差距,在一次跟叶蜻蜓的交谈中,因为自己没有学名和不会写“小泥猪”三个字,而被自己喜欢的叶蜻蜓嘲笑,于是唤起了他想上学的念头。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儿童在大人错误的教育方式下不同时段的心理变化,也体现出乡村对儿童教育的缺失以及教育方式的不当。《守灵人不说话》则主要通过儿童视角观看成人世界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变化,展现他们对成人世界不一样的理解方式,以及他们的好奇和天真。《白雪的墓园》书写了农村中几个小孩在除夕前父亲去世后对母亲的担心和关照,他们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亲,没有去吵吵闹闹,反而是担心母亲因为伤心过度而寻短见,体现了乡村儿童的懂事、体贴……

儿童总是以天真幼稚的方式观看着世界,但是他们本真化的话语及行为方式则与学会了伪装和遮掩的成人世界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种儿童本真化的表达也透露了人性中的洁净、唯美与纯真。

“让漂泊的人,心中有家。”“真正的霜雪,如果你不用心去暖化它,是送不走的。”“我感觉那一时刻只有我和父亲,只有两颗灵魂在不倦地倾心交谈。”小说集《雪窗帘》中出现的这些的暖心的话语,正如集子中十四个暖心的故事一样,让我们领略了迟子建对于爱的表达和对真善美的呼唤。

迟子建对自然、女性以及儿童的持续关注,一方面让我们感觉到他对乡土现实及其人物无微不至的体察,特别是对其中弱者的关心;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有意探索,她对未来美好的图景充满希望,从而呼唤真情和爱的曙光,从这一点来看,作者既是现实的,也是浪漫的。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能在悄无声息的叙述中把这种现实的和浪漫的质素完美地糅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浑然天成之感,于独特的审美视域中完成其诗意表达,我想这也就是迟子建的用功及其过人之处。

申霞艳:《消费社会的文学生产》,《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

② 迟子建:《雪窗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67页,第112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重点项目“新时期大陆汉族作家少数民族题材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015YZD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田振华,《雨花·中国作家》责任编辑。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猜你喜欢
迟子建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普通人的诗意
熟悉和陌生的迟子建
东北有个迟子建
迟子建:让议论为记叙增添光彩
名家写夏天
迟子建:为何能长期保持高水准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