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2017-03-15 03:03:14郝芮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2期
关键词:开颅血肿脑出血

郝芮

河北省邯郸市解放军第二八五医院(神经外科) 056001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郝芮

河北省邯郸市解放军第二八五医院(神经外科) 056001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为本次文章研究对象,均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常规护理干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于此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临床多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此同时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本文就这一问题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为本次文章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进行疾病确诊。后根据随机原则将分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46岁~72岁,其平均年龄为(53.65±0.98)岁,患者于发病至入院的时间为1h~5h,平均时间为(2.36±0.65)h,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患者21例,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患者9例;研究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45岁~73岁,其平均年龄为(53.78±0.87)岁,患者于发病至入院的时间为1h~4h,平均时间为(2.13±0.54)h,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患者20例,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患者10例。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 方法

所选取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同时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如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讲解等。而研究组则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即于手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

2 结果

结果数据显示可知,对照组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42±1.43)h,住院时间为(32.54±1.64)d,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7.52±6.19)分,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68.29±6.17)分;研究组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54±1.32)h,住院时间为(22.87±1.21)d,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5.62±6.48)分,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9.67±6.28)分。两组患者结果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可知,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发病快、疾病变化快、致残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时,多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但由于疾病需长期治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易影响临床疗效,因此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而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临床价值更为显著。

对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时,首先,于手术治疗前,患者易出现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且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加剧了不良情绪[2]。因此,相关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的压力。第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即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疾病症状、治疗方式、注意事项以及成功案例等,使患者对于疾病及治疗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同时告知患者手术治疗以及护理配合的重要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并于日常生活中对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心理。第三,于手术治疗过程中,相关的医护人员需协助医生传递器械,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手术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脉搏、呼吸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出现异常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以保障手术的成功[3]。

第四,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将患者头部抬高 15°至 20°,保持引流管通畅及固定,同时对引流液的性质进行详细记录。同时,术后护理人员需辅助患者进行翻身,对于患者的受压部位采取按摩处理,对于患者的血压、生命指标进行密切关注。手术结束后3d需对患者采取颅部CT扫描复查,对于未出现异常的患者可安排出院[4]。第五,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需采取相应的护理,患者术后易出现高热、泌尿系统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为有效预防,需指导患者并发症预防事项,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药物预防治疗。同时需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对于患者的口鼻分泌物以及呕吐物进行及时清理[5]。第六,患者出院时,需对其进行相应的出院指导,指导患者于日常生活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积极配合出院后治疗,适当采取康复锻炼,从而有效避免疾病复发,同时告知患者定期来院复查。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对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可积极推广使用。

[1]赵阳.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179-180.

[2]邹洁,张晓芹,肖莹莹等.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487.

[3]冯玉新.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及术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17):108-109.

[4]胡晓岩,孙继红,刘丽等.小骨窗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034-4035.

[5]杨玉莲.高血压脑出血经小骨窗开颅术后在ICU中的监护[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3):135-136.

R619+.1

A

1672-5018(2017)02-167-1

猜你喜欢
开颅血肿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2-13 11:54:49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