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夏大豆新品种淮鲜豆6号的选育*

2017-03-15 15:49:12徐海风杨加银罗伯祥程保山
大豆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鲜荚夏大豆鲜食

徐海风,杨加银,罗伯祥,程保山,齐 波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淮安试验站/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 淮安 223001)

鲜食夏大豆新品种淮鲜豆6号的选育*

徐海风,杨加银**,罗伯祥,程保山,齐 波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淮安试验站/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 淮安 223001)

淮鲜豆6号为丰产、优质、中熟鲜食菜用大豆新品种,2013—2014年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698.9公斤/亩,较对照品种通豆6号增产7.3%;平均鲜籽粒产量367.8公斤/亩,较对照品种增产8.5%;抗倒伏,品质好,口感甜糯,适宜在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夏播种植。

鲜食大豆;甜糯;淮鲜豆6号;选育

鲜食大豆是特有的豆类蔬菜,在我国南方,江、浙、沪一带普遍栽培[1]。20世纪90年代以前,鲜食夏大豆品种一般用常规粒用夏大豆品种代替,缺少专用品种[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鲜食大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良原有地方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保留其特殊的品质性状,21世纪初期,配制了若干杂交组合,淮鲜12-7就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熟鲜食夏大豆品种淮豆10号(淮青1号×高雄选1号)为母本,晚熟大粒地方品种金湖大青豆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单籽传法于2010年育成的中晚熟优质高产鲜食夏大豆新品种[3]。

1 选育经过

2003年在本地配制80个杂交组合,其中,淮交03-29(淮豆10号×金湖大青豆)杂交90朵花,当年获得30粒种子;2004年种植F1(2行),去伪杂种,混收真杂种种子600克;2005年种植F2群体(20行),秋季每株摘2~3荚;2006年种植F3群体(30行),继续摘荚混收,2007年种植F4群体(50行),按成熟期选择优良单株;2008年种植F4:5家系,家系内摘荚混收;2009年种植F4:6家系,选择优良单株;2010年种植F6:7家系,冬天海南加代F6:8混收。在整个后代选择过程中重点选择绿种皮、每500克标准荚数、标准荚率、荚长×荚宽、百粒鲜重、口感鉴定好的菜用大豆品质性状[4]。

2011年参加鉴定圃试验,2次重复进行产量及其他性状综合鉴定,入选优系淮交03-29-2-9-6-10,当年平均鲜荚产量695.23公斤/亩,较对照品种通豆6号增产10.23%,居第1位,且外观较好,较抗花叶病毒。2012年参加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比较试验,鲜荚产量688.16公斤/亩,较对照品种通豆6号增产7.3%,居第1位。鲜荚重量和长宽均超过母本淮豆10号,采收期晚于淮豆10号,蒸煮品尝,口感甜糯,优于淮豆10号[2]。2013—2014年参加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201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苏审豆201602),并定名为淮鲜豆6号。

2 产量表现

2013年参加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785.22公斤/亩,居第3位,较对照品种通豆6号增产11.96%,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100%;平均鲜籽粒产量385.42公斤/亩,居第3位,较对照品种通豆6号增产10.45%。2014年继续参加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612.48公斤/亩,居第4位,较对照品种通豆6号增产1.83%,增产点率66.7%;平均鲜籽粒产量350.21公斤/亩,居第4位,较对照品种通豆6号增产6.46%。2年平均鲜荚产量698.9公斤/亩,较对照品种通豆6号增产7.3%;平均鲜籽粒产量367.8公斤/亩,较对照品种增产8.5%。

2015年参加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790.9公斤/亩,较对照品种增产4.4%,增产点率100%;平均鲜籽粒产量439.2公斤/亩,较对照品种增产7.5%。目前在淮安市淮阴区、盱眙县进行夏秋栽培,示范推广面积100公顷。

3 特征特性

淮鲜豆6号属中晚熟类型鲜食夏大豆,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半开张,株高79.4厘米,主茎16.8节,分枝数3.0个;幼茎基部紫色,叶片卵圆形,紫花,茸毛灰色、鲜荚微深绿色弯镰形。单株结荚数43.8个,多粒荚占60%,标准荚309个/公斤,二粒标准荚长5.8厘米,宽1.4厘米,百粒鲜重88.9克。干籽粒椭圆形,种皮绿色,微光,种脐褐色,子叶黄色,百粒重38克左右。口感香甜柔糯。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7株系。田间自然鉴定,花叶病毒病发生较轻,抗倒性较好。鲜籽粒品质经过江苏省理化测试中心检测,鲜籽粒蔗糖含量5.2%。出苗至鲜荚采收98天。适宜江苏省淮河流域以南地区作夏秋播大豆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夏播一般6月下旬播种,秋播可于8月10日前播种。播前晒种1~2天。夏播行距50厘米,株距15厘米,用机械播种或人工点播均可,用种量5~6公斤/亩。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垄作栽培,有利根系发育,排水抗旱,通风透光,提高产量和品质,垄高25厘米,垄距50~60厘米,株距20厘米。秋播要加大密度,用种量6~7公斤/亩。施肥一般肥力的地块可采用前足后补、基肥为主的施肥方法,施用腐熟有机肥800~1000公斤/亩、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或磷酸二铵8~10公斤/亩作基肥,初花期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公斤/亩。鼓粒期遇春旱及时灌水,鼓粒中后期喷施钼肥,促进籽粒饱满。花荚期用生物农药苏云菌杆菌防治大豆豆荚螟、食叶性害虫1~2次,提高结荚率及减少虫蛀率,提高鲜商品性[5]。采荚前2周禁止用药治虫。以豆荚翠绿、豆粒饱满时为最佳采收期,此时采收商品性好,产量高。

[1]王学军,缪亚梅,汪凯华,等.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J].上海农业学报,2010,26(1):105-107.

[2]杨加银,徐海斌,徐海风,等.鲜食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种子,2008(10):121-122.

[3]徐海风,杨加银,程保山.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145-148.

[4]盖钧镒.作物育种学各论[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杨加银,徐海风,程保山,等.菜用大豆新品种淮鲜豆5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6(1):78-80.

S565.1

B

1674-3547(2017)04-0052-02

2017-04-21

徐海风,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工作,E-mail:hanksxhf@163.com

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HAC2014015)

**通讯作者:杨加银,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E-mail:hynksyjy@163.com

猜你喜欢
鲜荚夏大豆鲜食
不同年份气象因子对夏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种子科技(2024年4期)2024-03-28 12:00:58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广东蚕业(2022年2期)2022-11-23 02:38:56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冷藏蚕豆鲜荚优势腐败菌的分离与鉴定
保鲜与加工(2022年8期)2022-09-01 09:14:52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8:00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今日农业(2021年3期)2021-12-05 01:46:23
大豆品种浙鲜15通过审定
电脑迷(2020年8期)2020-12-16 18:32:41
大豆品种万鲜1号通过审定
电脑迷(2020年7期)2020-12-16 16:53:22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西部论丛(2020年6期)2020-08-16 10:41:32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9-03 01: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