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廷辉,杨开俊,谢世刚,贾炜汉,唐瑶
(1.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康定626000;2.甘孜州种子站,四川康定626000)
青稞新品种康青10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刘廷辉1,杨开俊1,谢世刚1,贾炜汉2,唐瑶1
(1.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康定626000;2.甘孜州种子站,四川康定626000)
康青10号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科所新育成的青稞品种,该品种为春性、中熟、中秆、幼苗半直立、株型半松散、六棱稀穗、穗全抽出、长齿芒、叶耳白色、籽粒红褐色、穗粒数45粒左右、千粒质量43 g左右。在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36.9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2.10%,丰产性好。本文从整地施肥、种子播前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适宜区域5个方面总结了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康青10号;青稞;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康青10号是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成功的祼大麦新品种,自2003年选配杂交组合开始,采用混合选择与系谱法相结合,历经5年7代交叉选育稳定成系(品系代号43011-15)。2016年6月通过甘孜州初审,暂定名康青10号。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品质优良、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2003年7月在甘孜州农科所八美农试场以甘孜州农科所选育品种康青3号为母本,云南德钦县农家品种德钦红青稞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04年在甘孜州农科所八美农试场繁殖F1代;2005年在甘孜州农科所八美农试场繁殖F2代,在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收获;2006年及以后经冬繁加代及系谱法选择,历经5年7代的选育至2008年稳定成系。2009—2010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2011—2012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3—2014年参加甘孜州青稞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甘孜州青稞生产试验。
康青10号为春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35 d左右,比对照康青6号晚熟5~7 d;幼苗半直立、深绿,叶片宽窄适中。拔节后叶片半直立,叶与茎夹角较小;叶耳、茎节白色。株型半松散,分蘖力中等,长势旺。植株整齐,成穗率中等。株高110 cm左右,茎秆粗壮弹性好;六棱稀穗,长齿芒,穗长方形,穗长6.5~8 cm,护颖窄,颖壳红色。穗粒数45粒左右。穗全抽出,穗茎直立,成穗率中等;籽粒长椭圆形、裸粒、红褐色、饱满、半角质、腹沟浅窄,种子休眠期中等。千粒质量43 g左右,容重768 g/L;耐旱、耐寒,抗倒伏性中等。高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康青10号适于在四川甘孜州海拔2 000~3 800 m及类似区域种植。
2009—2010年康青10号参加了甘孜州农科所青稞新品系产量鉴定试验,平均产量为356.80 kg/667 m2,比对照康青6号的299.01 kg/667 m2增产19.33%。
2011—2012年康青10号参加了甘孜州农科所青稞新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340.69 kg/667 m2,比对照康青6号的292.49 kg/667 m2增产16.48%。
2013—2014年康青10号参加了甘孜州青稞新品系区域试验,2年区试平均产量236.92 kg/667 m2,比对照康青6号的211.34 kg/667 m2增产12.10%。
2015年康青10号参加了甘孜州青稞新品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2.23 kg/667 m2,比对照康青6号的210.49 kg/667 m2,增产10.33%。
4.1 整地与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统一采用机耕,及时深翻。春播之前,深浅结合,先深后浅,多次耕翻,及时耙耱,打碎颗粒,使土地平整。做到精细整地,疏松土壤。
结合整地,施入基肥,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倡施用有机肥。根据土壤肥力,一般要求施用腐熟有机肥1 500~2 000 kg/667 m2,合理搭配施用部分化学肥料。
4.2 种子播前处理
利用自然风力或精选机进行种子精选。除去小粒、秕粒、杂物和病虫残体,保留大而饱满的青稞籽粒作种;种子精选后,选择晴朗天气晒种1~2 d。晒种时要均摊薄晒,经常翻动;种子精选和晒种后,用40%卫福按种子重量的0.3%进行包衣(包衣率100%),晾干后播种,可有效防治青稞条纹病、锈病、黑穗病等病害。
4.3 适时播种
康青10号在甘孜州的播种时间为每年4月5—25日。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施肥水平、栽培技术和产量指标等确定。一般机播为播量13~15 kg/667 m2,基本苗18万~20万/667 m2。
4.4 田间管理
4.4.1 查苗补苗。播种后,若土壤干旱,可镇压1次,以利出苗。出苗后如发现缺苗断垄,应及时催芽补种或移栽补苗,匀密补缺、补稀、去弱留强,保证苗齐苗匀。
4.4.2 追肥。对壮苗田块,一般不追肥。对弱苗田块,视苗情增施尿素。抽穗开花后,对于缺肥地,可追施叶面肥。一般用磷酸二氢钾0.2%,或草木灰5%,或尿素喷施1次。
4.4.3 除草。分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对野燕麦、狗尾巴草、节节麦等浅根性禾本科杂草,在青稞刚出苗阶段进行机械除草;对野油菜、灰灰菜、蒿等阔叶杂草,在青稞3~5叶期进行化学除草。
4.4.4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青稞田病虫害发生指数,确定防治最适时机。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600倍~800倍液/667 m2喷雾防治青稞条纹病、网斑病;粘虫防治要掌握在3龄以内用药,目前生产上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如40%乐果乳油、蓝科、啶虫脒等进行防治,用药量可按使用说明进行。
4.4.5 适时收获。康青10号要求在蜡熟末期收获。采用人工收获的,收获后即晾晒打碾,防止雨淋、捂垛产生霉变,降低发芽率。采用联合收割机作业收获的,做到单收、单脱,严防机械混杂。
[1]冯继林,杨开俊,刘廷辉,等.高产优质青稞新品种——康青6号[J].麦类作物学报,2007(1):182.
[2]李天银.大麦和小麦高产栽培概述[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4 (2):48-51.
[3]刘仁建,顾茂芝,尼玛扎西,等.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西藏农业科技,2008,30(3):10-13.
[4]程晓彬,廖文菊,王文献.康青9号青稞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2):3518-3519.
S512.3
:B
:1673-6486-20160229
刘廷辉,杨开俊,谢世刚,贾炜汉,唐瑶.青稞新品种康青10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OL].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34(1):61-62 [2017-02-10].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69.S.20170210.1634.001.html
2016-07-14
刘廷辉(1975—),男,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青稞新品种选育研究。E-mail:4916125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