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不愿回答问题等沉默现象严重,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分析了高职英语学生者保持沉默的形成原因,探究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 英语课堂 沉默现象
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旨在实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突出就业的教学特点。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必须扭转学生课堂中“沉默”不语的状况,教学课堂中的沉默不语严重影响了教与学两个方面。
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是课堂沉默的两种形式。“积极沉默学生听并积极思考时,消极沉默则指不参与课堂互动或被动接受教师所讲知识的沉默现象。”消极沉默妨碍学习者的思维活动,降低教学效果。
一、沉默现象的形成原因
在《综合英语》和《英语视听》课程教授过程中,笔者对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用英语和英语教育专业一年級7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并结合课堂观摩及课后反思,问题的设计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现状调查;导致该现象学生及教师因素的调查;对于打破课堂沉默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1.学生方面。
(1)基础薄弱、层次差异大。随着招生面的不断扩大,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生源水平有所下降。高职类的学生面临基础薄弱和层次参差不齐的现象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更为突出。这些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被调查者中,80%左右学生认为自身英语基础差,不敢张口表达,往往以沉默来应对老师的提问。
(2)学习态度不端正。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是为挣学分或顺利毕业,缺乏满足自身需求或兴趣的动机,从而忽视课堂学习、课堂讨论活动。这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等较常见。
(3)自主学习能力弱。在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激励他们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资料,查阅文献等方式完成课前问题的回答等。但每次学生的完成情况都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4)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行为往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敛、含蓄特征的一种文化理念的反映。他们不习惯于表现自己,即使有想法也不表达出来,抱有随大流的思想观念。
2.教师方面。良好的师生合作是活跃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不积极加以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将难以调动,就很容易沉默。”(徐薇, 2008:62)然而,高职英语课堂中,往往形成教师上演“独角戏”,忽略学生需求,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学生早已习惯沉默的听课状态。
组织课堂活动需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而学生的沉默行为导致活动开展面临更大挑战,导致未能满足课程设置的教学进度要求。教师为按时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等待学生思考并回答的时间短。忽视提问后学生的反应,一旦提问后无人应答,教师多即自答。此外,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课堂问题设计缺乏创新,对学生活动的反馈与评价过于笼统,甚至未作任何评价便转入下一项教学活动。
二、应对课堂沉默现象的策略
1.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自己有把握的活动,促使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 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后进生,采取多关注,个别谈话,课前布置适合其水平的任务,课中创设其发言的机会,课后加强鼓励与引导等方式,使其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2.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尝试从学生角度看问题,充分考虑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存在的困难,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将知识内容与学生兴奋点、学生要求与实际水平相结合,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
3.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加强教学与职业需求的结合。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缺乏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与职业导向脱节。刘晓玲(2009)指出,高职英语教师大都缺乏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职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都非常的缺乏。对学生未来的目标岗位对英语的需求了解甚少。教师只有深入企行业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教学才能贴近实际。
4.转变评价学习的观念,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传统教学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忽视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的评价。笔者在教授《大学英语》及非英语专业《英力克口语》之初,强调课堂发言纳入期末成绩考核中的比率,并将学生每次发言的情况作记录。
5.教学活动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课堂活动不宜太简单或太难,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并具一定的挑战性。对于学习基础较弱的班级,可将课堂任务于课前布置给学生,各组分配一定的任务量,学生在没有太多压力的情景下,通过查阅资料,网络信息搜集等方式提前作好相关话题的准备。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等多种因素选择合理和创造性的教法。
总之,诸多因素影响高职英语课堂中学生沉默行为,只有采取适当的策略并加强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教学反思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薇.高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8(3):61-62.
[2]黎丹.高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及其改进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9):205.
作者简介:王建英,女,纳西族,硕士研究生,讲师,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与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