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信峰
摘要:PPP模式指的就是私营部门得到有关公共部门的授权,对公共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具体的运营项目,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公共产品或者服务的效率得到提高,利用最佳的项目模式进行运作。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将PPP模式引入进来,迎合了我国发展战略的各种需要,从而促进我国PPP模式不断的发展。本文针对PPP模式,分析和阐述了有关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PPP模式;会计核算;分析
我国在2014年出台了有关PPP模式的文件,促进PPP模式得到广泛的推广,使PPP模式的要求得到全面的规范。但是在这些文件当中,关于PPP模式的会计核算方法却很少的提及;PPP模式在会计准则当中缺少相關的规范,在实际会计实务当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对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严格的遵循,明确有关会计要素的定义,使计量方面的有关思路得到确认,从而需要在实务当中不断的进行探索。
一、概述PPP模式
PPP模式也可以被称作是公私合营或公私合办以及公私合伙制。PPP模式首先是在英国基础设施建设中进行应用的,将财政资金效率低下和短缺等各种问题进行了解决,吸引了社会资本成功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造。当前我国的PPP模式主要就是外包类和特许经营类以及私有化类三种类型,类型少但具有复杂的运作形式。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利用相关会计原则可以将会计要素确认和会计要素计量这两个主要的关键点,针对PPP项目的会计目标,结合公私双发,将产权变动关系的会计信息进行充分的体现,使产权变动具备理论和实务方面的支持。与此同时,可以将受托责任的需求得到满足,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PPP模式在基础设计或者公共服务行业当中将社会资本进行引入,从而使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改进,将公共服务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进行降低。与此同时,项目在进行的整个过程还要实现公开透明化,这样公众可以更好的进行监督和参与,将风险进行合理的分配,提升项目价值,将管理水平进行改善,从而促进行业实现改革。
二、PPP模式的会计核算问题
(一)项目公司的成立阶段
PPP模式会计核算主要包括政府和PPP这两个主体,项目公司通常由政府方代表和社会资本方按照约定的出资比例进行注册成立。针对当前我国公共基础设施的现状,通常情况下利用的都是收支性核算的方式,脱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对于PPP项目获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产无法得到确认和核对。在项目公司的范围内,特许经营期不能影响到政府对于PPP项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除此以外,针对传统的项目公司会计处理方式,其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视为一个整体,但是这样无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进行区分,针对各个要素仔细进行核算。
(二)项目建设阶段的会计核算问题
我们应该知道PPP项目资产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可以划分为安全产权资产和特许经营权资产,需要项目公司进行区分核算,不能产生混淆。
对于PPP项目的特许经营权的特殊性需要给予关注,完成资产建造的项目是属于公共部门的,其代价就是特许经营权获得的资产,是在过去的经济交易当中逐渐形成,得到的预期经济利益可以实现可靠的计量。特许经营权自身具备资产属性,可以将其作为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从而实现相关的规定。按照具体的会计准则,项目公司不能将PPP项目资产确定为固定资产,要视情况确认为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但是需要注意一点,PPP项目资产如果属于无形资产的话,对于益物权和无形资产之间产生的差异需要给予关注;金融资产在得到确认的时候,界定资产属性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财务信息不可比的相关问题。
如果项目资产还没有达成可使用的状态,那么全部资产投入就是资产价值的实际组成部分,当达到可以使用的状态的时候,才可以将其视为全部的投入。结合权责发生制的相关原则,在后续的会计期间才可以确定为费用支出,并且需要切实发挥出费用的效用。在建造时期,并没有实际发挥出费用效益,需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相关原则,对借款费用实现资本化的处理,将账目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增加;对于其他的各种情况也需要采取费用化处理。
(三)运营维护和项目的移交阶段
在实际建设期间,有些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以及各种混合模式得到确认,在运营期间需要将资产分别进行摊销。在实际运营的期间,存在着运营和维护等各种收入的类型,项目公司需要将合同总价的公允价值进行确定,从而更好的分配不同类型的服务。在基础设施良好的状态下,需要项目公司定制相应的维护准备,对于运营阶段实现常规的维修,保障日常的支出维护,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待执行的性质的,在发生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确认;改良合同约定的基础设施,或者针对具体的升级活动,需要单独完成合同义务履行,以建设阶段的核算指引为基础,将资产或者收入进行确认。如果项目公司获得了项目商业运营许可,那么需要将运营应缴纳的保证金进行及时缴纳,在实际提交的过程中,需要将应收款项进行确认,并在实际退换的过程中要实现冲回。移交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对于各项的费用,可以采取直接费用化的处理。
三、PPP模式下有关会计核算的相关建议
(一)重视财务预测金融和业务流程
将财务预测纳入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的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当今的市场环境得到正常的运行。同时利用ERP信息系统,建立出标准的成本体系,实现规范化的管理。例如BOT项目,项目中主要包括大大小小七个必要的环节,会计处理要实现规范化,那么在实际流程当中,需要针对资本结构等等内容,提出合理的要求。这样一来,政府的社会效益和项目公司的经济效益都会得到保障。同时,可以对项目进行合理的评估,使投资结构和贷款比例等各个方面都会得到确定,这样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就不会因为会计权益等因素,使工作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例如某项目公司在具体的PPP模式下,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将财务预测金融和业务流程提到日程,并切实展开相关的七个环节,针对这些环节实现精细化,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将PPP项目的范围界定进行完善
以PPP项目的项目类型为基础,分成建设型融资和发展型融资。在实现项目类型界定之后,需要结合不同的内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管理。这样在实际建设期间,需要有效的控制收益和成本,将项目公司在特许经营期间获得的运营权和实施权进行充分的发挥,从而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当中,将其运营权进行归还。
(三)对于政府主体的PPP项目提出的建议
建设完成运营基础设施之前,需要全面的审核其工作。PPP项目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要想得到保障,那么相关的部门需要对其工作进行核实和确认,充分利用各种投资控制行政监督手段,实现全程监控,并且制定出完善的监督体系,使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得到提高,并且获得当今广大公众的有效支持。如果出现了问题,也可以迅速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四)提高核算可操作性
并不是所有的情形都适合会计准则,PPP项目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其自身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需要得到强调。资产分类要实现简约化,在确认过程中,金融资产处理和无形资产处理可操纵性需要得到保证。无形资产在实际摊销的过程中,避免为不法者提供盈利后置的情况,使财务核算的监督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除此以外,对会计原则还需要给予关注,利用会计原则指导PPP项目的会计核算,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高度重视会计原则,明确PPP项目的会计原则,需要满足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确认具体的会计要素和跨級要素计量,在实际会计核算工作当中,避免出现失误和偏差的情况。
四、结束语
我国近些年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PPP项目自身具备很多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规范性的引导,因此PPP项目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困难。当前在财务领域需要重视PPP项目的会计核算,这样投资方可以及时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发现,动态监控管理项目。本文通过对PPP模式下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促进PPP模式得到更规范的推行。
参考文献:
[1]张君. PPP模式下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会计核算探讨[J]. 会计之友, 2014, 28:75-77.
[2]史可. PPP:成长进行时——专访普华永道中国会计咨询服务组合伙人陈燕华[J]. 新理财(政府理财),2015,05:38-39.
[3]仲娜. 公私合营模式(PPP模式)会计核算探讨[J]. 财会研究,2015,09:35-38.
[4]梁春丽.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分析与会计处理研究[J]. 财会学习,2016,13:93+95.
[5]唐大鹏,常语萱,王璐璐. 供给侧改革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内部控制制度创新[J]. 财政科学,2016,07:37-50.
[6]王敬伟. PPP模式特征以及会计核算方法的探讨[J]. 财经界(学术版),2016, 18:202+311.
(作者单位: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