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沿民
深入学习好、准确把握好、全面贯彻好习总书记视察龙江重要讲话精神,对于道里区来说,就是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立足区情实际,准确定位发展优势,认清道里区未来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担当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干事创业意识,深入挖掘各类资源潜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项目建设质量
不断拓展经济建设发展新空间
习总书记强调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为此,我们要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提升大项目建设质量,扎实推进,切实拓展经济发展建设新空间。推动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着力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切入点、着力点、分解点、服务点,以迎宾路集中区、新榆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和群力新区为重点,搞好产业规划,做强优势产业,迅速补齐短板,切实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提升项目建设质量效益。着眼招商引资任务,明确7个招商推进组和9个招商分局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产业项目落地,重点促进群力外滩湿地项目、创新性金融产业园项目以及其他重点项目落地,确保按计划完成、运转、增效,切实保证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同时着力培养善谋事、能干事、干成事,特别是把思想解放、敢闯新路、带头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全力推进项目落成增效。全力优化发展环境。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推动地域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着力培养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作风,坚决推进“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为目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生态旅游项目的市场化进程。要认真研究出台优惠政策,搞好项目包装推介,切实落实简政放权,同步配套跟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内外资本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构筑道里区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
习总书记强调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扩大规模经营、升级绿色经营、拓展特色经营,倾力打造哈尔滨菜篮子、后花园。扩大农产品规模和销售。依托天顺园、立业村等国家和省市農业科技园区,大力发展棚室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采摘等优势产业,切实增强道里区绿色经营影响力。依托建设新发镇红旗村哈尔滨绿色农产品及粮食交易中心项目,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销售平台建设,形成外销窗口,切实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丰富绿色产业业态。大力培育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道里区绿色产业链条,把绿色生态文明建设与市场经济充分融合,全面推广市场认可度高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构建集山地运动、会议度假、温泉康养、文化休闲、民俗体验、冰雪娱乐等于一体的多元旅游产品体系,深入挖掘“食、住、行、游、购、娱、节、演、会、赛”等十大旅游要素潜力,把农、林、牧、渔等产业融入其中,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切实在整体上提升市场竞争力。突出生态品牌效应。通过合理划分功能板块、因地制宜设置景点、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对沿江生态湿地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努力在创建品牌项目、塑造品牌文化、发展品牌经济、突出生态品牌叠加效应上下功夫,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人文环境的完美融合,全力打造“夏季亲水近绿湿地漫游,冬季赏雪溜冰极限体验”生态保护大品牌,进一步形成以群力外滩湿地为核心,以“弘扬绿色生态文明、彰显湿地独有特色,展现地域人文风貌”为目标,整体再现松花江原生态湿地的自然风光和大美景象。
着力强化底线思维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面向百姓关注的问题聚焦发力
习总书记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为此,我们要坚持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着力加快推进民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民生福祉,持续向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发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规范师德师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投入,加快公共文化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医疗机构和队伍建设,改善医疗卫生计生条件,创新服务模式,满足群众卫生计生服务需求,努力提高全区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优化就业环境,加强政策扶持,实施就业技能培训计划,引导自主创业,促进城乡居民致富增收。继续扩大社保、医保、新农合覆盖面,全力做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工作,积极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加大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帮扶力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扩大创城成果,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一网四创五联动”工作格局,健全和完善创建机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城区环境提档升级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