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彩梅
语言表达是借助于语言的形式来表达个人思想和观念的行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求达到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目标。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现状,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教育阶段,语言表达要用词简洁精准、语意清晰、合乎规范地进行表述。语言表达能力是观察、记忆、创造等综合运用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克服语言表达的心理障碍,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一、小学语文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自身对语言表达的心理障碍
多数小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出胆怯、紧张、自卑等,严重影响着语言表达的顺利进行。比如,有些学生自尊心较强,总是怕说错,引来他人的嘲笑,便不敢张口表达,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不到位,不能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克服心理层面上语言表达的障碍。
2.教师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度不高
部分教师在语文的具体教学中,过多重视教材现有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认识不够,比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秋天的图画》的学习,对于出现的“脸颊”“燃烧”“勤劳”等字词,并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将其运用于语言表达中,使得学生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字词的意思,小学语文教材中仍有许多词汇脱节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的口语交际训练过于理想化,难以收到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所预期的教学效果。
3.相关教学方法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有着一定的盲目性,教师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教学活动中欠缺必要的语言表达训练,许多字词的实际运用被忽视,小学语文的教学未能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制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忽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
1.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容忽视的一点便是要引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营造民主互动的轻松课堂氛围,解除学生对于语言表达的紧张情绪,挖掘学生的无限潜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见解和想法,建立友好真诚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地帮助学生建立语言表达的自信。营造民主、和谐、宽容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营造生活化的交际情境
教师借助于巧妙的交际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交际的热情。创造性地研究教材的内容,比如对《纸船和风筝》一课的学习,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之后,他们表现出内心的失落和痛苦,修补“裂缝”的方式和感人的场面,可以从中挖掘出与生活实际相贴切的口语交际话题,当面对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让学生说一说所熟悉或经历过的人或事情,做到学生有话可说。教师尽可能地挖掘教材内涵,创设形式多样的交际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表达的欲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活跃学生的语言思维。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真实的或者模拟的交际情境的训练,通过全方位的训练,大幅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优秀的教师善于将教学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语文教师要重视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避免枯燥无味的说教式教学,教师既要用语言来教导,又要用实际行动来为学生示范,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教师要充分抓住课堂的教学时间,可借助于朗读、背诵、看图说话、讲故事、辩论、讨论等,多形式和多途径地加强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此外,多举办课外活动,如演讲会、诗歌比赛、表演模拟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语言表达的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5.引导学生对语言表达所需字词句的积累
良好的表达能力与语言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有限,语文教师必须对此加以引导,帮助小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奠定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一些益于身心、富有知识性、适合的读物,有益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同时拓宽学生视野。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要把握好时机,适时地提供给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循循善诱地引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和计划,层次化、阶段化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整体教学活动中,需要师生共同地努力,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构建利于师生交流、互动的锻炼语言能力的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制订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这样才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表达基础。
【作者单位: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