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豪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为学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天地,有利于增强德育活动的自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有着共同之处,我们提出“以‘德为目标、以‘动为载体、统筹实施、实现‘双赢”,将综合实践活动和德育有机整合,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综合实践活动和德育工作同放异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等特点,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对学生的个人成长,甚至整个民族的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将学校的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呢?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大胆尝试,学校本着“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有特长”的育人目标,把德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过一种快乐而有意义的德育生活。
一、在科技实践活动中接受环保教育
科技实践活动是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多年来,我们将通过组织开展多项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活动中亲近自然,接触社会,进行科学探究,掌握科学考察方法,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珍爱生命之水”科技实践活动。通过“聆听水的呼唤”“科学调查体验”“节水在行动”等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制定“家庭节水方案”,带动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水的好习惯。
“低碳节能我先行”科技实践活动,让师生懂得了低碳生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养成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的生活好习惯。
“重拾手绢,营造绿色家园”科技实践活动,通过“找——唤——用”三个阶段,让师生认识到使用手绢给环保带来的长远利益,唤醒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找回丢弃的手绢,拒绝一次纸巾,树立环保的消费理念,营造我们绿色的家园。
二、在科学调查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是少年儿童整体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德育教育活动与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相结合。借助每年一个主题的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賽活动,通过科学调查体验,发明创造比赛,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
如“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科技调查体验活动。通过学习、调查、探究、体验、创新等四个环节开展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了“废弃物知多少”“电子废弃物——城市矿产”“变废为宝与循环经济”等科普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废弃物的种类及可利用价值,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以实践体验活动为主,开展“生活废弃物大调查”等活动中去,在考察、实验、探究、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举行以小制作、手抄报、作文竞赛等创新成果展,通过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将废物利用,减少浪费,对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长远利益,深刻体会科技在生活中的运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活动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掌握了科学调查实验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在科学种植体验活动中培养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可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他们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如我们开展的“校园小农场”活动,通过种植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科学种植方法,锻炼了劳动技能,还让学生通过种植活动,体验到种植快乐,感悟到生命的成长,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养成了节约粮食的生活好习惯。
四、在社会考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家乡情感
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当前的小学生受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对社区、对家乡缺乏了解,因而对家乡的感情淡薄,只是在口头上热爱。我们知道,知识、道理可以传授,而感情却无法强行输入,只有通过亲身考察体验,感染、熏陶、培养等途径,才能使学生的爱家乡感情油然而生。我们结合当地地方特色和市民关注的热点,先后开展了以考察平顶山市白龟库区湿地为主要内容的“湿地在呼唤”考察活动,以对平顶山的煤资源现状和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的“我当鹰城小导游”鹰城旅游资源调查活动等。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新华区联盟路小学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