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的评价活动

2017-03-15 17:53唐啟晴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动起来美术课美术

唐啟晴

好文章总有一个精彩的结尾,好电影总有一个华美的结局,好的美术课也需要“一个完美的韵脚”——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上的变化等。

传统美术课中,教师往往过多以固定的评价标准评价学生作品,评价模式单一、评价过程枯燥,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在教学中,美术教师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笔者经过日常的教学探索,思考了集中课堂评价的方法,力求美术课堂评价多元化、趣味化、实用化。下面就以季节美术课的教学片段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作业评价。

一、评价标准“动起来”——多元化

如,《让色彩动起来》一课,经过“问题引领,自主体验”的学习后,学生围绕如下要求完成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运用对比色画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

1.表现具有动感的画面,对物体进行一定的夸张、扭曲处理;

2.运用1组以上的对比色进行表現;

3.注意笔触的变化。

本节课的评价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多主体评价

传统教学中的评价往往是教师“唱主角”,学生的评价能力往往提高受限。本课中从自我评价到组内互评,教师也适时参与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能。

同时知识卡细化了评讲内容,而不是简单的“我喜欢谁的作品,因为它很漂亮”。评价是为了引发学生反思的自觉,只有在评价中细化学习的美术知识,才能充分发挥评价效果。

2.无等级评价

传统美术作业评价时,教师往往用简单的“优秀”“良好”“合格”的等级,评价单一,并且缺乏针对性。在本课的作业评价卡中,本节课中,评价细化到每一个美术知识,同时用★代替。学生之间虽有差别,却没有等级之分。无等级评价的标准比较宽松,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老师的话】一栏中有针对不学生的描述性评价,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和个性,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提高,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3.展示性评价

展览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教师应利用学校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展出学生美术作品,如,分时间段(课后、期中、期末),在不同的地方(教室内、外墙、宣传橱窗)进行展出。

二、评价过程“动起来”——趣味化

1.让身体“动”起来评价——创设情境

《我们的社区》评价场景,作品墙旁边:

一组学生表演了社区举办文艺演出时,人物的动作;

一组学生表演了长辈在树荫下乘凉下棋的动作;

一组学生表演了人们展开各种各样健身活动时的动作;

下面的学生通过对比学生作品和表演,温故旧知,同时欢声笑语,趣味不断。

这一课中,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观察的方式发现社区的环境特点、人物活动。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分享了许多平时自己社区中的各式各样的活动。在观察人物动态的教学环节中,通过亲身上台感受、直接观察学生的动作和神态,学生们抓住了人物活动时的特点,并且体现在了作业中:人物角度、动作、神态、各式各样,丰富充实了画面。

这一节课我的感受是,评价的过程也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动起来。

1919年,陶行知先生提出:学生应是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今天的美术课堂中更应打破以往单一的评价模式,特别是很多学生习惯了老师去发现、指出问题,产生了依赖性。现今的评价更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动性,学会自主评价,学会独立探究。

学生在前期作业中,全身心投入发挥了个性、特性,学生表现了自己心中的美好世界。后期的评价环节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问,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

如果把一堂课比喻成一出戏,那么如何让观众也参与到表演中呢?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欲望,犹如是一把金钥匙,带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的美术世界中去。

《各种各样的鞋》这一课中,我让学生们当一回推销员,推销自己作品的鞋子,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鞋子的特点,这样很快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并且通过“鞋子的造型是什么样子的?”“色彩为什么这么搭配?”等问题,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这节课的作业评价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富有情感、美感、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更加积极和主动地投入课堂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好的教学情境一定是要学生熟悉的,是学生在其个人经历中可以找到或相似的、可以理解的东西。也就是说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美术教学课堂比较轻松,教师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反映创设适合孩子们的学习情境,包括作业评价情境,引导孩子们在课堂上当一回“小主人”,引导孩子从寻找美到发现美、从认识美到欣赏美、从模仿美到创造美。只有孩子自己发现美术课堂的乐趣,真正热爱上美术课堂,才能开始让美术课体现其真正的意义。

2.让手指“动”起来评价——网络平台

《放学了》一课,以生为本,关注学生视觉、听觉、肢觉等感官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卡探究不同的人物动态,汲取马蒂斯剪纸的人物造型表现手法(简化造型、流畅线条、夸张动作、饱满肌肉、拉伸比例),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组剪纸作品,并拼成一整组“放学场景的剪纸壁画”。

在评价中,我结合新媒体交互平台,将作品发布到微信公众平台并举行了票选,不少学生纷纷转发、点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宽了作业的展示平台,家长们也纷纷反馈,好评不断。孩子天性活泼,乐于表现自己,因此在美术课堂的评价中更应该鼓励孩子们积极展示。

三、评价结果“动起来”——实用化

我的美术教室几乎都是学生布置的作品,有了空间和材料,孩子在创作作品,也会专注起来,这也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尝试着让孩子们自己发挥,我们在学校的校园里给了孩子们作品展示的空间,于是,孩子们真的给予了校园一抹颜色,这是我们成人增添不了的色彩,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涂抹出学生的特色风采。

涂出一片天地,也装点特色环境,走过路过的师生们总是啧啧称赞——这是一种最好的评价,给孩子们展示的空间,让他们的作品布置我们的环境。

四、执灯引路,让学生学会评价

陶行知先生曾把教师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教师会教书,他们往往把学生当成书柜,用“填鸭式”的方式来教导学生;第二种教师会教学生,这种教师的重心放在学生身上,但是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第三种教师是教学生学,这些老师会引导学生去探索、寻找知识。

而作业的评价也应是让学生学会去评价,学会去自己探索知识吧!

我常在想: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不教为教吧。孩子是天生的创造王,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十分丰富。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绝不能手把手地教授学生,而是做一个为学生“执灯引路”的人,而路,是不是应该让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呢?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动起来美术课美术
美术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趣味美术课
未来城市交通如何“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