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蒙台梭利的幼儿科学教育方法主要提倡的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然主义教育。她非常重视环境的作用,认为在学校中,环境可以教育儿童,并且环境本身是重要的教育内容。有准备的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因此为儿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面,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有准备;环境;发展
1 发展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历史发生了新的变化,加快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一些崭新的教育思潮在欧洲展露了苗头,并有燎原之势,其中具有最大影响力的就是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以及欧洲的新教育运动。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女博士,欧洲新教育运动著名的教育家,一直以来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让她非常相信,一个人的生长环境对于他的心理和智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决对不可忽视的因素。
2 有准备的环境
2.1 什么是“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的学说观点认为儿童的生长环境在他们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一直认为儿童的发展就是儿童身体(“有机体”)和 “有准备的环境”两个条件不断产生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有准备的环境”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核心与精髓。其中“有准备的环境”是由两大部分构成的:一个是物质的环境,而另一个则是精神的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就是指各种各样的蒙台梭利教具以及符合儿童发育中的体形尺寸的室内设施还有教师自己制作的一些教学材料。精神环境主要包含儿童生长过程所处的环境中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好处的温馨、舒适、民主的人文环境以及良好的氛围。蒙台梭利一直主张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和便利。
2.2 “有准的环境”的特点
蒙台梭利认为“有准备的环境”应该是一个宽松、和谐并且十分自由的环境。所以我们普遍认为“有准备的环境”应该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1)自由的氛围。自由的氛围指的主要是精神上的环境。具体表现就是教师要同意儿童依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对自己喜爱的活动方式以及交往的伙伴进行选择。
(2)结构与秩序。儿童成长的环境应表现外面世界的结构与秩序,以使儿童能够了解、接受进而建立自己精神上的秩序。
(3)真实与自然。儿童的成长环境中接触到的设备应该尽量的贴近于自然生活,这样能够让儿童提前适应社会。
(4)和谐和美感。儿童的生长环境不需要装饰的多么精巧,布置得如何纷繁,应该是简洁、明快并且有朝气的。五、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
2.3 教师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蒙台梭利主张教育其实就是成人以为儿童提供 “有准备的环境 ”为条件来协助儿童的“潜在生命力”主动发展的过程。因此蒙台梭利把“儿童之家”的教师称为“导师”。“导师”的任务主要有三:其一,为儿童精心设计活动环境,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其二,在为儿童提供了适宜的成长环境以后,“导师”就应该让儿童切实成为活动的“主体”,由他们来发现并解决问题。第三,对儿童的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不断的为儿童提供更适合他们年龄特征与兴趣特点的环境和活动材料,从而促进他们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3 “有准备的环境”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经验教训
3.1 尊重儿童
蒙台梭利曾经非常深刻地指出:“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儿童使我们认识到一种与成年人完全不同的心理生活内容”,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人格的独立性;我们要尊重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可教育性;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文化传递作用;更要尊重幼儿的发展潜能和自我教育性。
3.2 重新认识老师在幼儿活动中的角色
在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教师被称为“指导者”,承担着指导、引导及环境保护、看护的责任。由此我们认为幼儿教师应是幼儿自由活动的观察者,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儿童在自由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表现,包括儿童是否对对象感兴趣,怎样感兴趣,兴趣的持续时间长短等,甚至应该注意儿童的面部表情,才能真正地了解儿童的精神,并揭示内在的秘密,而给予适时与适量的帮助。
3.3 重视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合其发展的良好环境
蒙台梭利说:“把头等重要性归因于环境问题,这形成了我们教育方法的特点。以至于这成了我们整个体系的中心。”正因她看到了环境的重要作用,她的教育理论和“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中都特别强调“有准备的环境”。所以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要重视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合其发展的良好环境,即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儿童在其中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发展。
因此,总的来说,要创设合格的“有准备的环境”,要两手抓。—方面是作为儿童的启蒙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而且还要善于发现和创新。另一方面是适宜幼儿并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发展的各种设施和活动材料。在这两点条件下,让孩子充分享受“有准备的环境”,并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获得最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法[M].霍力岩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刘雯,杨丽珠.论蒙台俊利儿童个性成展理恰的现实意义[J].教育科学,1999(03).
[4]罗英智.蒙台校利儿童观与教育观[J].学前教育研究,1995(06).
[5]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90.
[6]王振宇.尊重兒童就是尊重人类本身[J].早期教育,1999(03).
[7]杨莉君.试论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现代化与中国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2(05):45-47.
作者简介
贺美燃(1992-),女,河北省保定市人。现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专业研究生。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