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石狮+廖亮+何文+胡玮珊+孙延军
摘要:为在华南区更好吸引乡土鸟类,利用鸟类食源灌木冬红Holmskioldia sanguinea及棚架、生态雨水沟、用于遮挡的灌木与景石等配套措施,在短时间内构建一套生态景观,有效为食蜜鸟类提供冬季食源,吸引了叉尾太阳鸟Aethopyga christinae、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朱背啄花鸟Dicaeum cruentatum、红胸啄花鸟Dicaeum ignipectus、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等鸟类到此栖息。经实践深圳市梅林公园的冬红生态景观点已成为全国摄影圈和观鸟圈经典的定点拍摄地。最后还对冬红的栽培管护技术、公园“生态声景观”构建、公园科普系统建设等提出建议,并讨论了该外来种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
关键词:冬红;鸟类食源植物;生态景观
中图分类号:Q959, S73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1-0071-05
收稿日期:2016-07-28
修回日期:2016-09-12
Abstract: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native birds in South China, a bird-attractive ecological landscape have been created by food source shrub of birds - Holmskioldia sanguinea - and other supported facilities, such as shed, ecological swale, shelter shrub and stones in a short time. Aethopyga christinae, Zosterops japonicus, Dicaeum cruentatum, Dicaeum ignipectusand Phoenicurus auroreus are attracted. Holmskioldia sanguinea ecological landscape in Shenzhen Meiling Park is already a hot spot for bird photography and watch community around the whole country. In the end, the paper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olmskioldia sanguinea, construction of popular science system and creation of ecological sound landscape in the park. It also discusses possible consequence of introduction for Holmskioldia sanguinea as a exotic species to the urban eco-system.
Key words:Holmskioldia sanguinea; Food source plants of birds; Bird-attractive ecological landscape
引言
建设有益于野生动物栖息的生态园林景观,一方面能更好地保护及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构建城市生境网络的“廊道”或“踏脚石”[1],促进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及食物网,防治城市中多发的园林虫害,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显著提升城市生态园林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2]。另一方面,通过部分观赏鸟类展示多种声、色效果,并配以科普措施,可提升公园的美感度和社会效益,为市民及游人提供感官上的愉悦,形成丰富多彩的游览体验。
冬红Holmskioldia sanguinea在《中国植物志》《Flora of Pakistan》中归类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3~4],《Flora of China》中未记录本种。检索植物数据库Kew(邱园)、IPNI(The 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ITIS(The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等將其归入唇形科Lamiaceae。本文暂不讨论其分类问题。该种为常绿攀援状灌木,高可达7 m;花序大而密集;花萼色艳,朱红色或橙红色,由基部向上扩张成一阔倒圆锥形的碟,直径可达2 cm,景观价值高[3-5];国外有鹅黄色培育品种;在深圳的盛花期为11月至次年2月,开花可延续至4月;其花冠管长2~2.5 cm,适合鸟类插嘴取食花蜜。有文献提及其特别为蜂鸟类和太阳鸟类所钟情[5]。
深圳市梅林公园、园博园、莲花山公园、仙湖植物园已利用冬红营造出明显的生态景观效果。特别是经过近10年营造,梅林公园现已成为全国观鸟和摄影圈中的著名景点,部分国内外获奖作品系在此取景;国内外游客亦慕名来此观景。冬红的研究集中在化学成分[6]、系统分类[7~8]、扦插繁殖[9]等领域,其景
观领域的研究则较少。本文据此类实例展开对冬红景观使用的研究。
1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研究地:梅林公园紧靠梅林水库和梅林后山,植被以次生常绿阔叶林、灌木林和人工林为主,园林植物较丰富[10]。该园于2010年尝试种植新品种植物冬红,2011年发现其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和诱鸟效果,便开始对其区域密植并配套一定的生态改造。另设园博园、莲花山公园和仙湖植物园三个观察点,前两者位于市中心区域,后者靠近梧桐山风景名胜区。
研究方法:以为期5年的梅林公园取食鸟类的种类记录为主,其他公园的情况为补充。定点观察记录取食鸟类的种类、取食频率。因无法辨别取食群体(/个体)是否重复,故将每只鸟取食单个花朵计一次。然冬红的攀援性使其隐于乔木层后的花序无法计数,因此实际取食次数应更多。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生态景观营造与对应的野生鸟类吸引效果
经过5年对梅林公园冬红区的改造、管理,呈现较好效果(表1)。2010年前,该区域主要种植了台湾相思林Acacia confusa、粉单竹林 Bambusa chungii,及朱缨花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鸡蛋花Plumeria rubra等园林植物,少有太阳鸟类、暗绿绣眼鸟在固定时段出现,游人多为路过,基本无摄影者。在2012年增加种植数量后,发现该种对叉尾太阳鸟Aethopyga christinae、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的吸引效果显著,且有少量朱背啄花鸟Dicaeum cruentatum、红胸啄花鸟Dicaeum ignipectus、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取食其花蜜。太阳鸟类、啄花鸟类和红尾鸲类的颜色鲜艳闪亮,暗绿绣眼鸟是喜在野外集群的传统笼鸟,该5种鸟类均易于辨别;同时太阳鸟类、绣眼类“悬停吸食花蜜”的行为,极易吸引游客关注。而虽有可观赏的玉斑凤蝶Papilio helenus、眼蝶类等蝴蝶类及蜂类经过、盘旋,但是未见其停留取食。
通过长期定点观察梅林公园的冬红群落,记录鸟类花蜜取食次数(表2),发现它们到访频率极高,基本保证每5 min都能呈现鸟类取食、跳跃的生态景色。同时,根据整个深圳公园体系的鸟类监测结果,这两种鸟已逐渐成为近人鸟类;在定点拍摄时,如人静止,其取食距离可近至约1.4 m;若人移动,其惊飞距离近至3.2 m。
通过长期定点观察园博园和莲花山公园的冬红群落,记录鸟类取食花蜜的次数(表2),可见不同公园所吸引的鸟种、数量差异明显。其中园博园的冬红灌丛高约5 m,位于一中型人工湖边,目标非常明显,吸引大量暗绿绣眼鸟到访。而莲花山公园的冬红灌丛位于桃林区,有较多支撑物(桃树枝条),故能吸引常在此活动的候鸟北红尾鸲。
在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栽培的冬红能很好地吸引当地黄腰太阳鸟Aethopyga siparaja;同时课题组推测国内现有的太阳鸟类、花蜜鸟类、绣眼类或对该种植物感兴趣,未来将联系西双版纳植物园、厦门植物园、海南和广西等地单位进行观测。
2.2市民的吸引效果
整体景观效果“动静结合”。首先,在冬季,一大片乃至一种“瀑布状”的冬红花本身就吸引了大量游客与其合影;其花冠管结合花萼的“碟状”形态也非常有趣,多有近拍。其次,鸟类的行为、鸣叫能明显提升整体景观。如当叉尾太阳鸟在空中悬停吸取花蜜时(图6),游客惊呼“蜂鸟”的声音不绝于耳;又如暗绿绣眼鸟集群取食时(图7),叫声“喧闹”,刺激了游客感官,使他们不停惊呼“有鸟叫”“原生态”等。第三,集群效应,摄影师在进行鸟类观察和拍照时,会吸引大量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上前围观、议论(图8),而摄影师们也会回答游客提问,起到科普作用。
3讨论
3.1鸟媒植物的生态学和“声景观”意义
冬红的大量使用是一个基于经验判断,并不断完善的结果;在后续工作中将进一步同其他乡土、外来植物进行对比,进行更量化的调查。因此在景观建设中,巧妙运用适宜鸟类食源植物,一方面可形成景观效果,另一方面更能凸显生态效益。冬红在华南区域可有效提供冬季花蜜食源,非常吸引叉尾太阳鸟、红胸啄花鸟、朱背啄花鸟、暗绿绣眼鸟等鸟类;且其开花时段正值叉尾太阳鸟、暗绿绣眼鸟等鸟类的求偶、繁殖时间,可在1~2月的观测期听到雄鸟站立周边枝条进行求偶鸣唱,这说明该食源对繁殖期的能量供给有重要意义。“声景观”是现代风景园林建设中的一个新发展方向[11],而叉尾太阳鸟雄鸟长时间婉转鸣唱,暗绿绣眼鸟成群飞来时鸣叫,这些均能有效提升公园的“声景观”,较好地为整个公园渲染了生态和休憩气息。
3.2冬紅的栽培与管护要求
冬红在深圳的管护、越冬均较简单,不需要特别措施;广东省2008年的冻害和2016年的寒潮均未使其发生明显冻害。温度:亚热带和热带区域均可种植,冬季则建议在0°C以上。在印度的原产地,遇到0°C以下的冻害时,剪除其地上部分后便可在第二年春季继续生长。国内现有种植区域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厦门)。光线:强阳性灌木,可直接种植在水边光线直射区域;有明显的趋光性,逐渐大面积攀爬、覆盖在周边相思林高3~4 m的树冠层上。水分:在养护期,夏季可每天浇一次水,保证水分充足。在梅林公园、园博园,其紧靠季节性溪流和人工湖岸边种植。土壤:需要保证透水性较好、腐殖质较多。大沙河苗圃内冬红的长势较差,或因其种植区的土壤基质有较多的砂砾并混杂了建筑垃圾。修剪:其主枝无需特意修剪,便可快速萌发大量分支,形成一个攀附的结构。繁殖:现阶段主要为当年生枝扦插,肖春芬[9]的研究显示成活率可达100%。种子繁殖少,特别在华南区域或因年积温等问题,未见其成熟种子。病虫害:在长期的粗放式栽培养护中,未见特定病虫害侵害。
3.3科普系统建设
公园的建设首先应确保市民游览、休憩之需;其次应在人文和科学领域,通过多种潜移默化的措施,逐步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人文领域,树立“冬季观鸟区,请安静欣赏”等独立告示牌,提示和避免人群大量聚集围观和喧哗,影响鸟类,实则提倡“关爱自然、文明出游”等理念。科学领域,在梅林公园、园博园的冬红群落附近,应结合植物、动物的实景照片建设科普系统,包括展示牌、固定式观鸟设备等。
3.4外来种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
作为一个外来植物,需要考虑其可能的生物入侵情况:1)国内外冬红的园艺栽培法均以扦插为主,且多地冬红的栽培区未见其自然小苗的出现,显示其种子较难自然繁殖。2)其具有攀附性,却异于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等藤本的快速生长、覆盖;同時其茎秆明显,无不定根,清理方便。3)对乡土植物传粉的影响可能性。作为在城市生态系统内栽种的景观植物,其补充了少花季节鸟类的食源,吸引了鸟类,也必影响部分当季开花的乡土植物传粉;而本课题组的调查也显示,因多种原因,乡土种在公园内的多样性下降很快[11~12]。因此,在城市生态系统内增加易种、易活的外来鸟类食源植物,在乡土种的商业种源缺乏的情况和控制数量的前提下,是否将其作为一个吸引鸟类、增加鸟类数量的措施值得讨论。另一方面,课题组将继续调查、引种能提供各季食源,又具有景观价值的乡土植物,尝试工程实践。
注:本文图1~7为林石狮摄,图8为马建庭摄。
参考文献:
[1] 陶青,唐跃琳,陈永锋,等. 广东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鸟类多样性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5(4):115-123.
[2] 王和祥. 增加生物多样性是建设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J].中国园林,1999(5):77-78.
[3] 裴鉴,陈守良,方文哲,等. 中国植物志:65(1)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92.
[4] S. M. H. Jafrl, A. Ggafoor. Flora of Pakistan Vol. 77[M]. Sain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2011:35.
[5] S. Atkins. HOLMSKIOLDIA SANGUINEA Labiatae, formerly Verbenaceae[J].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e,1996,13(2):79-81.
[6] Esther Helfrich, Horst Rimpler. Iridoid glycosides and phenolic glycosides from Holmskioldia sanguinea[J]. Phytochemistry, 1999,50(4):619-627.
[7] Dorothy A. Steane, Rogier P.J. de Kok, et.al.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erodendrum (Lamiaceae) and other Ajugoid genera inferred from nuclear and chloroplast DNA sequence data[J].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4,32(1):39-45.
[8] Jens A. Pedersen. Distribution and taxonomic implications of some phenolics in the family Lamiaceae determined by ESR spectroscopy[J].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2000,28(3):229-253.
[9] 肖春芬,普华琼. 冬红扦插技术[J].西南园艺,2005(1):28.
[10] 叶根生,孙延军,蓝伟根,等. 深圳梅林公园植物配置及植物景观特色[J].广东园林,2011(5):42-46.
[11] 马克?林奎斯特,埃卡特?兰格,唐真. 风景园林中的多感官体验:从景观可视化到环境模拟[J].中国园林,2013(5):17-21.
[12] Youhua Ye, Shishi Lin, Jin Wu, Jie, etc. Effect of rapid urbanization on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n municipal parks, in a new Chinese city: Shenzhen[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2(32):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