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

2017-03-14 05:32
农家书屋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宜居村落美丽

秦 斯

建设美丽乡村

秦 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未来30年两个阶段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其中,连续两次使用“美丽”两字。在第一阶段目标中提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乡村目标基本实现”;在第二阶段目标中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把“美丽”这个形容词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目标提出来,并写入执政党的报告,其涵深邃,其义重大。

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建设美丽乡村。在中国,尽管城镇化进程加快,统计常住人口已经有一半多在城镇居住或就业。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再放开二胎,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短期有可能略有上升。设想到2035年国民的真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达到70%,还将有4.23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如果届时农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还不能真正美丽起来,那么,整个中国就无法实现两个阶段的目标。况且,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公共服务欠账多、公益事业不发达;有学历、有见识、观念新、年富力强的青年纷纷涌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结构还在向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趋势发展;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家园的经济基础仍然薄弱;城市垃圾下乡,污水和大气污染侵袭农村的现象在短期还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这些情况表明,建设美丽乡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在2035年前,如果从总体上啃不下这块“硬骨头”,农村就必然要拖建设美丽中国的后腿。由此可见,建设美丽乡村,任重道远。

建设美丽乡村,要“美丽”到什么程度?这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从表面上说,建成的美丽乡村,要有很好的外在美,山水田林路要有个样板,农民村舍要有个容颜上的改观,让人看了赏心悦目,产生快感。从实质上说,应该包括农村的内涵美和农民的心灵美。这两个层次的融合,未来的农村应该是自然生态美、村舍环境美、家居装饰美、村民心灵美,农村要成为宜人、宜居、宜业的广阔天地;把新一代农民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国家主人。

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的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个方面标准,都与乡村美丽与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设想,在一个生态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村容村貌脏乱差,人们思想保守自私落后的村落,产业不可能兴旺,自然及人文条件不可能宜居;这样的村落,自治、德治、法制都会有问题;生产力发展受阻,生产关系不融洽,村民也不可能富起来。因此,振兴乡村,首先要建设美丽乡村。换一个角度说,建设美丽乡村,是振兴乡村的基础和先行条件。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大自然的形成和存在,有其自然规律,人们可以利用它、保护它、改善它,不可破坏它。如果逆自然规律行事,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经济与社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美丽乡村的目标也将成为海市蜃楼。因此,一定要纠正过去沿袭多年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观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观念,做决策、上项目、发展生产,一定要满足顺其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底线要求,决不可见利忘义、竭泽而渔,违背自然规律进行掠夺式索取。大自然多年形成的良好生态,在不经意间就可能遭到破坏。但是,要想恢复起来,就难了,有的甚至是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这方面曾有过的深刻教训,一定要汲取。

建设美丽乡村,当务之急是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推进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消费革命,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重点是治理环境污染。应加速推进畜牧、渔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开展生产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种植业应大幅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减少面源污染;控制生产生活的垃圾总量,并且做好无害化处理。同时,要下功夫抓紧解决城市垃圾下乡、废水废气污染农村的问题,从源头上控制城市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输出性破坏。在村落改造、修缮中,要切实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充分体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标准。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硬措施,还村落一个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本色。

猜你喜欢
宜居村落美丽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宜居大化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宜居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