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钊
(吴桥县人民医院内四科,河北 沧州 061800)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
王 钊
(吴桥县人民医院内四科,河北 沧州 061800)
目的:探讨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吴桥县人民医院内四科收治的6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2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HIN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的评分、血清hs-CRP(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2组患者HINSS的评分、血清hs-CRP的水平均低于治疗1组患者,其ADL的评分高于治疗1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缺血性脑卒中一种常见的类型。此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其症状较轻微。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的12 h~7 d期间,其病情会呈进行性加重的表现,同时可发生神经功能严重受损[1]。此类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2]。临床上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常进行药物治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是临床上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药。为了进一步探讨联用这两种药物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有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2)戒烟的时间在2年以上或无吸烟史;3)在30 d内没有进行过外科手术;4)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耐受性较好;5)在服药前10 d未使用过其他抗血栓类药物进行治疗;6)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接受随访。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2)患有消化性溃疡;3)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不耐受;4)近期使用过其他抗血栓类药物进行治疗;5)对治疗的依从性差、不接受随访。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在治疗1组中,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其年龄为50~75岁,平均年龄为(60.28±6.12)岁。在治疗2组中,有男性20例,女性10例;其年龄为52~73岁,平均年龄为(60.51±6.3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让两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厂家:意大利 Bayer S.p.A.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78)进行治疗。此药的用法是:每次服100 mg,每日服1次。在此基础上,让治疗2组患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生产厂家:法国 Sanofi Pharma Bristol-Myers Squibb SNC公司;注册证号:BH20080268)进行治疗[3]。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用法是:每次服75 mg,每日服1次。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统计两组患者HINSS和ADL的评分,并检测其血清hs-CRP的水平。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患者HINSS和ADL的评分、血清hs-CRP的水平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治疗1组患者HINSS和ADL的评分分别为(16.13±2.12)分和(51.36±4.72)分,其血清hs-CRP的水平为(5.91±1.74)mg/L。治疗2组患者HINSS和ADL的评分分别为(12.33±2.34)分和(62.84±7.23)分,其血清hs-CRP的水平为(3.14±1.23)mg/L。治疗2组患者HINSS的评分、血清hs-CRP的水平均低于治疗1组患者,其ADL的评分高于治疗1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调查的结果显示,此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人数的9.8%~45%。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较差。如不予以此病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使其发生残疾,甚至死亡。因此,临床上应针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从而促进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药。此药具有抗炎、解热、镇痛、抗凝的功效。阿司匹林可有效地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TXA2(血栓烷A2)的生成,进而发挥其抗炎的作用。研究发现,阿司匹林仅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对于已经聚集的血小板则无明显的作用。单用此药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不佳。近年来,我院尝试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氯吡格雷属于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此药可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其血小板受体相结合,并可抑制继发的由ADP介导的糖蛋白GPlllb/llla复合物的活化,进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研究发现,从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此药进行治疗的第1 d起,每天重复给药75 mg,可有效地抑制由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会在患者服药的3~7 d达到稳定的状态。在患者停止服药的5 d内,其脑血管中血小板聚集的情况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2组患者HINSS的评分、血清hs-CRP的水平均低于治疗1组患者,其ADL的评分高于治疗1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为此病患者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效果。
总之,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1]彭玲玲,彭海莹.遗传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阿司匹林非敏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0):941-944.
[2]李达文.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观察[J].常州实用医学,2016,32(4):221-223.
[3]张珍,张智.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102-103.
R743
B
2095-7629-(2017)19-0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