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淑娟
01 胜利加油站
02 琉璃杯垫:百步蛇
胜利中心的发展背后有一段将近半个世纪的动人故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小儿麻痹症猖獗,远在台湾地区最南部的屏东医疗资源匮乏,1963年,一对年轻的挪威医生毕嘉士夫妇来到这里,看见这些因为身障而被抛弃在灰土中爬行的孩子,他们温暖的心没有办法忍受这些宝贵的生命被忽略,于是成立了台湾地区第一所小儿麻痹儿童之家,也就是后来的台湾胜利之家。胜利之家执着的是所有孩子们的生命价值都应该被肯定,生命潜力也应得以发挥,其理念就是“要给孩子一个机会,不管要付多大的代价”,之后,儿童之家秉持“肯定生命的价值及发挥生命的潜力”的理念,发展为屏东基督教胜利之家。2000年,为了扩大服务,立案成立“财团法人台北市私立胜利身心障碍潜能发展中心”,通过一系列完整的就业服务,包括新职业设计与开发、庇护工厂经营、职业训练与居家学习等模式的提供,给予身心障碍者就业服务的途径,使其可以肯定自我,提升成就 感。
胜利中心的企业愿景是“激发身心障碍者发挥生命潜力,创造价值”。企业希望成为不靠募款,在财务上能自给自足的公益组织。在这样的愿景下,胜利中心在大台北地区主要从事以下活动:
胜利中心自1987年开始从事电脑资料的输入,在资料建档领域已经累积了近30年的专业经验,不论在人员的训练、流程的掌握还是资料安全方面,都有严格的控管。资料中心最大的特征就是生产力与公益兼得,胜利资料建档中心不仅善尽企业社会责任,更以积极正面的方式来协助身障者,创造双赢价值。
台北市政府劳工局为促进身心障碍者就业,于2004年起开放建国高架桥下两处公有房舍,委托福利团体经营。经过劳工局的公开甄选,胜利中心取得建国南路庇护加油站之经营权,并全数留任原阳光加油站的身障员工,于2009年开始营运。目前员工有47名,75%为身心障碍者,其中4位为就业辅导员。
胜利中心于1991年成立V-design视觉设计中心(以下简称“视觉设计”)。视觉设计的员工多为重度身心障碍者,以居家就业的工作模式通过案件承接、分案、派案、结案等工作流程,建立完整及系统化的居家就业服务架构。视觉设计通过居家学习网平台为这些长期足不出户的重度残障员工提供一个居家训练的环境。目前已培育出28名身障者进入专业设计团 队。
胜利中心于2012年成立“北欧先生手工甜点专卖店”庇护工场,着手开发手工甜点就业市场,成立庇护性就业团队,给工作具有高度热忱与投入意愿的身障朋友提供职业辅导训练,让乐于工作的身障朋友都能展现生命珍贵的潜能。
胜利中心经营餐饮服务已有10 年经验,以咖啡、轻食为主。目前已拓展5个服务点,每个服务点的工作团队皆包含数名身心障碍者和专业辅导员。专业辅导员担任现场营运与辅导的工作,领导由不同障别的身障者所组成的工作团队,以相互扶持、合作互补的方式,让工作效率得以发挥。
胜利中心于2008年开始投入手工琉璃的生产设计。工作团队包括设计师以及身心智障碍、肢体障碍、精神障碍等身障员工,利用不同障别的工作属性,进行团队合作,淬炼出一个个晶莹剔透、璀璨动人的琉璃制品。
2011年3月,全家便利超市与胜利中心合作,并由台北市劳工局辅导,开创企业、公益团体与管理部门三方跨界合作的便利商店就业模式,台湾地区第一间由身障者提供便利商店服务的合作超市,安身在台大公馆特殊商圈内,服务一般民众与大学学子日常所需。
胜利数码设计印刷中心,以快速、专业、服务、资讯的云端操作平台,提供客户从美术提案、视觉编排、完稿打样到数码印刷上下游整合的持续性服务,请客户一同见证感受身障团队在数码印刷领域的出色表现与专业能力。
03 胜利便利店
虽然胜利中心在经营和发展中有自己突出的特点,但是我们也不得不为胜利中心将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忧思:第一,胜利中心大部分的活动组织属于庇护工场,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较大。第二,胜利中心从事的行业大多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服务类行业,要想使企业在长期的动荡不安的发展中保持较平稳的收益显然困难重重。
抛开所有的顾虑和担忧,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坚强的、从未向外界募捐过的社会企业:胜利中心为身障者开发出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坚信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才能立住脚,通过工作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感。从加油站、烘焙、档案管理、平面设计、便利超市到手工琉璃,许多身心障碍者在这里发现了自己无限的可能,也学会了一技之 长。
胜利中心为这些身心障碍者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在这里,千千万万个身障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生活的理想,因此我们称之为身心障碍者梦想启航的地方!相信这样一个由身残志坚的团队打造出来的胜利中心在未来的发展中充满着无限可能,它的将来必定是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