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图|项力
9 世博会结束后,杨晓春欣然加入了上海兴华扶贫教育基金会。每年的节假日他都会以志愿者的身份随基金会深入山区参加夏令营活动,开展短期的志愿者扶贫支教活动,传递关爱,让山区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
10 2012年4月至今,5年里,杨晓春的足迹遍及安徽、山西、河北、甘肃、贵州等5省20多个县。到访100多户山区农户家庭,接触和交流过的山区孩子超过500名。在夏令营中,他跟孩子们谈人生观,谈理想道德,鼓励他们要抓住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考上好的大学。在这些孩子当中,有的考上了北京大学,有的考上了清华大学,还有的考上了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
11 先天残疾的人生境遇,让杨晓春更懂得珍惜和感恩。小时候看到父母亲在忙碌工作了一天之余,还要冒着严寒和酷暑到地里干农活。收割好庄稼后还要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的心里很是酸痛。于是,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回家先把晚饭烧好,然后再做作业。他笑着说:“看到父母回家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和幸福。我烧的菜可以和饭店大师傅媲美。”
12 杨晓春平时特别喜爱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小学时期,他就开始和小伙伴经常一起踢球,换衣服、穿球鞋、系鞋带,他的动作利索得一点也不输给正常人。
13 在绿茵场上的他可谓游刃有余,一点也不会失去平衡。为此他在刚开始训练时付出了很大代价,时常摔跟头,近视眼镜摔坏了好几副。近5年来,每周日下午,他几乎是雷打不动地都会和朋友一起去踢一场球。运动后的大汗淋漓,浑身轻松的状态令他很是享 受。
14 2016年的夏天,曾经历一次公务员考试失败后的杨晓春,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信访科的公务员。初次踏上信访岗位,他就遇到情绪激动的访民。当访民看到接待他的杨晓春是缺了一条右前臂的人时,访民马上一脸不耐烦:“你们单位难道没有健全的人做信访接待员吗?”杨晓春内心充满委屈,但他还是平静耐心地引导访民去了相关科室进行问题的处理,顺利完成了第一次信访接待任务。
15 从此,每天晚上杨晓春回家都抱着书,找来有关信访的法律法规、办理流程及接待等方面的资料。他坚持把整套的信访工作程序融会贯通,并反复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去。经过不断学习、尝试、接待,他总结了一套独门秘诀:“四个一”信访接待法。即“一声您好”“一句请坐”“一杯开水”“一张笑脸”的柔性服务接待方法,让很多信访者从怒气冲冲到最后和颜悦色。
16 信访工作是一个艰巨而充满挑战的工作,杨晓春愿以自己的真情面对来访者。他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自身肌体的完美,而在于心灵的健康和完美。虽然有时候会遭遇一些人的歧视,但是,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永远找不到‘颓废’和‘自暴自弃’。我靠自己的毅力和坚强,快乐地生活着,仅用一只完好的左手创造和书写自己美好的人生。”单位同事们都称他是“80后独臂侠”—现实中的“杨 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