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开源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广东 广州 510800)
体育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身体练习体验载体
——以初中武术技能学习为例
魏开源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广东 广州 510800)
体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得到表达与传递,才能被广大学生所感知。本文从身体练习体验作为立德树人载体的理论依据与操作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身体练习体验为载体,将立德树人物化在具体的身体练习之中,既能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等生理方面的发展,又能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以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与社会行为。学生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不仅能达到立德的效果,更能达到树人的目的。
体育教学;身体练习体验;立德树人;载体
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身体练习的过程是一个由不断地身体刺激与反应所组成的身体的体验过程,身体练习体验是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练习行为、认知活动、心理感受。学生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能体验到尊重、责任、合作、理解、竞争、公平、宽容、友谊等,甚至还能体验到不公、指责、抱怨、挑衅等,正是这种丰富的身体练习体验给予了学生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体验,而这些铭记于心的身体练习体验会成为学生未来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标杆。
1.1 身体练习体验将立德树人通过学生的练习行为进行表现
人的意识、思想、思维都是通过人的行为来表现的;立德树人理念下的所有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的活动只有落实到具体的行为活动之中才能进行内化。体育教学中的身体练习是由身体动作所组成的,而人的行为主要由身体动作来表现。学生在教师、同伴、场地和器材等所形成的环境下进行听讲解、看示范、模仿动作、动作练习、纠错反思、自主练习、实践运用、练习评价等身体练习活动,这既是一种身体练习体验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一种行为表现。身体练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小组之间的合作竞争无不诠释着尊重老师、理解同伴、担当责任、宽容他人、团结合作、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道德内容,而这些道德内容正是通过学生身体练习体验过程中的行为所表现的。
1.2 身体练习体验将立德树人通过学生的认知活动进行内化
体育教学中立德树人始于一定的德的认知。学生只有对德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在具体道德情境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并由此转化为道德行为,通过德的培养,促成才的提升,把学生培育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由于体育教学中特有的身体练习方式,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时主要通过人体本体感觉形成运动性认知,学生对立德树人的认知也不例外,需要借助于身体这一特殊的认知工具,通过人体本体感觉,把当前所认知的德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以形成初步的身体练习体验。由此可见,学生在身体练习体验中的认知活动过程不仅是简单的了解德的知识,更是对当前所认知的德的一种深化理解,一种升华提升。
1.3 身体练习体验将立德树人通过学生的心理感受进行驱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德不能自然养成,而需要立,人不能自发成才,而需要树,立德树人绝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持之以恒、付诸实践的过程。体育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过程不是1~2节课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这就需要一种原始动力持续驱动,身体练习体验便是这种原始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完成动作技术、技能和方法学习的身体练习体验是伴随心理感受与情绪体验的身体练习过程,每一次身体动作练习都有相应的身体体验,多次不同的身体练习体验,形成了相应的心理感受,正是这种心理感受形成了左右身体练习体验进一步发展的原始动力;正是这种心理感受影响着体育学习任务的完成与进一步深化;也正是这种心理感受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学生的道德情感与行为准则,逐渐形成道德价值体系。
2.1 优化教师的体育教学策略
2.1.1 重视体验引导 学生体育学习的整个过程是在教师、同伴、场地和器材等所形成的环境下进行听讲解、看示范、模仿动作、动作练习、纠错反思、自主练习、实践运用、练习评价等身体练习活动过程。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体验身体练习活动,才能真正感受到体育学习中的各种道德体验,可见教师在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活动过程的体验引导非常重要,而且这个引导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是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还是消极的身体练习体验。例如,武术教学中基本功马步练习是枯燥、艰辛的过程,学生学习了扎马步的基本动作后,教师应适当给予鼓励,引导学生以挑战自我的形式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突破自我,规范动作,学生即使脚发抖了、腿发麻了也能坚持下去,这种身体练习体验正是积极上进、永不言败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意志品质。
2.1.2 注重慨念呈现 学生对体育学习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要在其概念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因此在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呈现给学生正确的体育名词,系统的动作术语、明确的练习要求及详细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形成正确的体育学习概念。其中明确的练习要求及详细的安全注意事项更多地涉及到学生道德规范要求,而且需要学生在身体练习过程中运用所认知的德的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升华提升。例如,在棍术教学中,学生身体练习活动之前教师应教授学生拿棍、收棍、持棍的概念。笔者常采用分小组拿棍,并且每组组长课前从器材室把棍拿过来整齐地放在本组队伍的旁边,需要拿棍时由组长传递给其他同伴,收棍则相反。拿到棍后要求学生右手持棍的中部或中下部于身体右前方,棍把不许碰地。学生通过这些小动作长期积累,形成习惯,便会成为守规矩的人。
2.1.3 善于分享总结 由于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在身体练习活动中的身体练习体验也不尽相同,教师在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活动之后要组织学生分享练习体会与感受,引导学生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状态,成为最好的自己。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与补充,鼓励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感受与情绪体验,激发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这种心理感受与情绪体验持续作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例如,学生完成挑战自我马步练习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享总结,让坚持时间最长的学生分享练习过程的感受等相关体验;让坚持时间最短的学生分享练习的体会及下次练习突破自己的目标;让其他的学生分享全身都是汗水时依然坚持动作、双脚发抖时继续坚持等不同的练习经历与感受;然后鼓励学生进一步挑战自我,寻求更高层次的体验,鼓励学生将这种敢于挑战、超越自我、勇于追求的品质延续到课后的学习生活中去。
2.2 优化学生的体育学习策略
2.2.1 全心投入体验 身体练习体验是以身体练习为基础的持续过程,贯穿于体育学习过程的始终,学生只有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亲身体验,亲身展现所掌握的身体动作,亲自解决其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学生全心投入体验是获得积极身体练习体验的前提,学生全心投入到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小组之间的合作竞争之中,便能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则与必要的道德规范。例如,学生学会武术组合动作后,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谁是功夫达人,小组成员要整齐地完成武术组合动作,就必须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全心投入到武术组合动作练习中,发现不齐的动作,找出不齐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反复配合的练习。正是在身体练习体验中小组合作、互帮互助使学生养成了平等、友善的品质。
2.2.2 自觉思考领悟 学生仅有全心投入的体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自觉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体育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无论是实践中的体验还是其他人的经验,要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与本领,都离不开学生自己的思考与领悟。学生的体育学习必须建立在对身体动作练习的理解之上,采用正确的方式不断地修正自己对身体动作的认知,在认知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领悟,逐渐知道在具体道德情境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形成一定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并由此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学生在小组集体练习武术组合动作时非常不整齐,教师便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让小组成员非常整齐地完成练习,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武术组合动作练习中,有的小组发现口令指挥员声音太小了,及时换人口令指挥;有的小组个别同学动作不对,先纠正动作再进行集体练习;有的小组要求做完一个武术动作后停留5s,然后再做下一个动作;有的小组注意力非常不集中,便一起喊口令进行练习。
2.2.3 敢于实践应用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以身体练习体验为载体学习到的德,只有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才能达到树人的目的。学生在掌握了某种运动技能后,教师要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如何应用自己所形成的运动技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展示,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学生的道德情感与行为准则,逐渐形成道德价值体系,从而领悟其对自身生命发展的意义。例如,学生不仅要学习抱拳礼的基本做法与基本含义,而且还要学会在身体练习活动中应用,如上课时师生行抱拳礼问好,体育委员整队集合后面向教师行抱拳礼请示上课,进行武术动作技术学习时与学完后要行抱拳礼示意,交换器材时行抱拳礼后互换器材,学生展示动作时行抱拳礼示意开始,因故请假必须面向教师行抱拳礼陈述原因,下课时师生行抱拳礼告别等,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用抱拳礼,明白此种情况行抱拳礼的意义,从而养成良好的守礼、懂礼的习惯,成为一个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好学生。
目前,学校德育偏重说教式的灌输,重道德认知,轻情感体验,缺乏实践体验导致了立德树人目标难以实现。身体练习体验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载体将立德树人在体育教学中落实,身体练习体验将立德树人通过学生的练习行为进行表现、通过学生的认知活动进行内化、通过学生的心理感受进行驱动,形成身体练习体验过程。学生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不仅能达到立德的效果,更能达到树人的目的。身体练习体验作为立德树人载体的操作策略是在近4年的初中武术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操作策略,主要概括为优化教师的体育教学策略与优化学生的体育学习策略两个方面,仅供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参考与借鉴。建议体育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具体特点与自身的优势特长,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以身体练习体验为载体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 1 ] 邓若锋.身体练习体验探索[ 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5):16-26.
[ 2 ] 邓若锋.身体练习体验是体育学习的一种价值诉求[ J ].体育学刊,2013(6):65-69.
[ 3 ]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 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1-4.
[ 4 ] 邓若锋.身体练习体验的体育教学理论框架构建[ J ].体育学刊,2016(1):112-120.
G852
A
1674-151X(2017)13-13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67
投稿日期:2017-05-15
2016年度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身体练习体验的初中武术技能学习层次结构研究 (项目编号:1201554074)。
魏开源(1986—),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