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乔 徐济森 赖松 李会明
【摘 要】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研究个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目前开展课外体育的条件和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对课外体育活动在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对大学课外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领航工程”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相结合的做法,从内容、形式上提出了大学课外体育活动“一校一品”、“一校一优”,以及全面发展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校园文化;课外体育活动;创新
0 前言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大学独特文化品位和精神的重要载体。张志刚,沈芝萍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课、课外体育文化、运动竞赛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2]。大学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它对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团队成员间的合作意识;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启发灵感并改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展示大学生个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对象,对课外体育活动创新实践过程中如何从大学校园体育意识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方面实现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1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调查
1.1 学生对当前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调查中得知,男学生“愿意参加课外锻炼的”占90%,女学生占80.8%,可见大多数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只有少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同时,女生锻炼的积极性低于男生。对体育认知调查得知,认为课外体育活动能改善人的心情和起到健身作用的学生人数分别占87.3%和99.9%,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课外体育活动具有正确的认识态度,但是,在“课外体育是否有助于个性培养、使人乐观向上、有助于增加智力” 三个项目上,持肯定态度的比例较低,这说明学生对体对课外体育活动深层次的认知程度还不高。
调查中得知,学生经常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占35.3%,还有64.7%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自主性;有经常阅读体育报刊、观看体育节目习惯的学生仅占31.1%和49.3%,而观看本校体育比赛的学生还不到总调查人数的一半,这种现象与学校体育宣传设施建设相对较少、体育相关资料的缺乏有一定关系。
1.2 活动内容
通过调查发现,云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项目选择次数分别是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网球、跑步、武术、其他和游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基本上是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学校要求、对组织者的好感等来选择。调查中发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大多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体育项目上,体育制度、体育设施、体育理念没有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造成学生课外活动枯燥、单调、缺乏兴趣。创新发展活动内容更能提高课外活动的效果。
1.3 组织形式
调查中发现,学校对课外体育缺乏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措施,没有对课外体育活动形成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缺乏“一校一品”和“一校一优”的特色活动。
调查中得知,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方式以“与同学一起锻炼和个人锻炼为主”的占到92.3%,只有7.7%的同学是在体育社团、俱乐部及院校、班级组织活动时才锻炼。说明学生的体育观念还比较落后,同学们从事的体育锻炼活动的方式各种各样,但能否坚持进行课外锻炼就不那么令人乐观了。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同学除了上体育课很少参加锻炼,有时一周也不活动一次,自觉参加课余锻炼的习惯没有形成,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缺乏教师指导,造成使学生课外活动锻炼的盲目性。
2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创新实践
2.1 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构建的积极性,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激发学生对创业团队构建的欲望。健康的体魄是创业团队构建的基本前提,大学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为创新创业团队构建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加强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力;能够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释放不良情绪,有助于培养创新创业团队拼搏进取的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因此,大学课外体育活动创新实践要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2.2 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自我,塑造自我。学生在认知自我特质之后不断的强化与特质相匹配的技能,会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大有好处。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现在许多大学生迷失了人生发展的方向,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和生活。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从而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完成学业。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勇气,从而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处于不败之地。
2.3 “领航工程”素质拓展训练
课外活动中开展“领航工程”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并发掘他们的潜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融洽学生之间的情感和提高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趣味运动会、户外训练营、徒步训练、休闲拓展、军事拓展运动等,都可以使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充满吸引力。
2.4 大学生社团“自治”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离不开社团的组织、协作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社团的“自治”管理,可以促进校园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定期或不定期的活动,也可以是校内或校外的活动。这种自愿参与、组织灵活的特点,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许多社团都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利用网络进行信息化交流非常方便,更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
2.5 学校层面的亮点突破
云南农业大学开展了校园文化背景下的多种课外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多以协会为单位,得到了校党委和团委的大力支持,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多种多样。这些创新活动主要有:校记者站开展拓展训练、军事爱好者协会开展徒步拉练活动和第二届真人CS大赛、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展野外扩展训练和户外定向活动、旅游协会举办耕读杯旅游路线设计大赛、食为天协会组织开展兰球赛和“走进春天体验大自然”春游活动、耕读书友网球社承办首届云南农业大学网球公开赛、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举办象棋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课外体育的开展,激发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云南农业大学将课外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与“领航工程”素质拓展训练相结合,在开展过程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社团“自治”的做法,使学生对课外活动的认识得到提高,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得到创新,心理和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得到增强,这将对学生在校学习和未来走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建议
(1)创新实践要与建设“一校一品”校园体育文化相适应。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创新不贪图多,面面俱到,注重品牌建设。学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发扬传统体育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师资、地域、文化等特点,整合利用自然人文资源等各种因素,形成本校的“一校一品”特色。
(2)創新实践要充分体现“一校一优”特点。建立大学课外体育活动“一校一优”特色,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参加锻炼,才能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素质。“一校一优”特色,要从实际出发,既要发扬传统项目,还要深度利用学校的独到资源,结合本校情况进行选取。
(3)创新实践要满足于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全面发展”原则。大学课外体育活动要基于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项内容。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人才观,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和基础,学校要在在体育观念、体育风尚、体育理想、体育道德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教育[3],通过主题讲座、校园网、广播站、校报、体育标语等媒体搞好宣传和教育,使体育精神深入到同学们的观念中。学校要制定必要的课外活动制度和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学生联合会、社团和单项体育协会的作用,并给予一定经费或体育器材的资助。
学校领导要加强体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要结合民族重要节日和民俗活动,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定期举办校园文化体育节,积极开展以农耕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文化[4-5],开展以爬山、旅游、休闲体育为内容的多元化体育文化。
(4)创新实践要脚踏实地,要有革新意识。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创新需要改变观念、立足校情、借鉴学习国外大学成功经验。唯有通过树立人文关怀的体育文化观,搭建平台,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充分发挥大学体育社团的带动作用才是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沈芝萍.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2(5):71-72.
[2]张志刚.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4):20-21.
[3]张红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对策探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5):117-119.
[4]丁淑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初探[J].教育广角,2012,(252):187.
[5]李会明,邓伟,王利华.以农耕体育文化为内容的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J].中国学校体育.2014,(10):4-9.
[责任编辑: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