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代以来,随着欧风美雨传入中国,女子体育在中国萌芽。因体育所具有的现代化内涵及挽救国族的意味,女子体育在中国开始蓬勃发展。但是,由此也带来多种体育观的争鸣,以及大众舆论与女子体育的互动、女性自我意识与体育的博弈,这些都构成了近代女子体育的多维图景。《超越性别身体:近代华东地区女子体育(1895-1937)》一书,以性别视角入手,分析了体育与国家、社会文化的复杂关系。本文以身体的“泛国族主义”、性别议题、大众舆论等为切入点,并结合书中的史料运用,思考讨论多元视角下的近代女子体育之赓衍。
关键词 国家 女子体育 性别 舆论
作者简介:米斯琪,河北大学历史学院2014级历史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2.248
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史,某种意义上可看做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缩影。近代女子体育史所折射出的时代更迭、社会思潮的流变以及个体意识的萌发,都可作为体育史研究的对象。游鉴明教授在《超越性别身体:近代华东地区女子体育(1895-1937)》一书中,以性别、國族、舆论等之前较少为学者关注的角度着手,考察近代华东地区女子体育的发展。游教授将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舆论、体育政策与校园文化”,聚焦女子体育观的产生、女子体育在学校的运行及体育如何成为女学生的日常生活;第二部分,“媒体、社会大众与女子运动竞赛”,则考察媒体和社会的多种观点,借此诠释女子体育在近代的作用。这样的行文逻辑既兼顾了宏大的国家、民族的视角,又从微观出发,旨在解决女子体育滥觞的目标与具体运作、女性在体育运动中的自我认识、由女子体育衍伸出的观看与被观看、大众舆论与女子体育的互动等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勾勒出了近代女子体育的全方位图景。本文将从国家、民族、性别、公众舆论及史料运用等方面具体评述游鉴明教授这本书的学术价值与典范意义。
一、身体的文化建构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女性处于男权社会话语的规训下,这就导致女性在历史上长久的“失语”状态。尤其到了明清时期,女性被排斥在公共空间之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女子本无抛头露面之权,中国也本无女子体育。但是,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为女子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下,出现了诸如新女性、贤妻良母、女国民、国民之母、女同志、女战士等表示女性身份的语汇。这种不同的称呼,反映出时人对女性不同的身份期望,“贤妻良母、新妇女、新女性基本是社会生活领域对女性的界定,女国民、女同志、女战士则为政治领域使用的语汇与概念”。 这其中,由于民族危机的逼迫,“尚武”、“强种”的观念大行其道,“女子乃国民之母”的言论成为塑造女性身体的主轴。游鉴明教授认为,究其本质,是民族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国家的规训,使得近代女子体育蓬勃开展起来。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将民族、民族属性与民族主义界定为“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认为:“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滥觞的背景就是由于民族主义的广泛传播。知识分子、运动家、官员甚至于普罗大众,他们可能永远不会遇到彼此。但在民族主义的驱动下,他们认为所有中国人都应当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努力,女性也不例外。由此,民族的认同跃过了性别的藩篱,女子应该强身健体,保卫国家,“国民之母”,“新女性”等概念广泛传播。以此为由,女子体育开始发展。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巾帼不让须眉”,“女子健美”,“保国强种”等表达仍见于报端。
近代以来,国家权力不断延伸,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加强。这也意味着,我们在研究近代中国社会时,不能忽略“国家的在场”,要注意到国家强大的话语权对身体的规训。由此引申出的问题是,近代以来,身体究竟是个人的,还是属于国家?在近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下,人们如何对身体进行建构?对此,黄金麟指出:“学校体系的成立以及其间涉及的对时间的精密计算、对身体整洁的讲求、对空间的严格要求、对国家意识的讲究和对教育作为一种国家生存手段的体认,就说明这个制式的身体规训机制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效率模式在经营国民的身体建构。” 放宽历史的视界,我们会发现,不仅仅是学校可以形塑身体,近代以来作为新的社会事物的媒体舆论、工厂企业、党政机关都会人的身体塑造有强势的影响。这种现代性的“牢笼”,可以说已经深深笼罩在每个人头上,难以摆脱。
身体在近代的国家化,是女子体育能够蓬勃开展的原因。游鉴明教授也是认同这一点的,但此书值得为人称道的地方之一,恰恰在于游教授跳出了仅从民族、国家去探讨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的窠臼。她以多元的视角去考量近代女子体育,并指出由其衍生出的个人意识、公众舆论等出现了挑战国族主义的倾向。正如她在书中指出的:“‘国家这个概念不是处处主导着女性,每一个人的生命和生活,还有国家以外的考虑,……我们强调从不同主体去诠释历史,能让单一或少数主体的意识形态或说法,有较多的参照面。” 这样一种学术考量,促使作者跳出单纯的国族视角下的体育史、身体史研究,尝试引入性别视角,力图展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多元、复杂面向。
基于多元的研究旨趣,使得游教授以平实的语言对女子体育发展的细节进行了大量的描述,为挑战泛国族主义的身体观启发了思路。但书中对于泛国族主义并未集中反驳,散落于各章之中,似乎可以就这条思路对女性体育史的发展继续进行梳理。不过,通观全书,确实可以深切感受到民族、国家及其强大的话语权对女子体育的规训和要求,是远远超过解放女性、女权运动、强身健体等思想的,试图跳出泛国族主义去讨论是比较困难的。但这是否意味着女子体育的发展仅仅是规训下的产物,而无性别亦或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呢?显然值得后来者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二、性别议题与公众舆论
虽然是从性别视角对近代女子体育展开研究,但是游教授这本书并非一本单纯的性别史专著,探讨的很多内容是越过性别藩篱的。在近代民族主义强大话语权的规训下,女性对于体育运动是怎样的态度呢?
游教授在本书第一部分使用了民国女学生的日记、回忆录等资料,来重建当时女性对体育的认识与态度。对于从事体育运动,有些女生确实是出于救国理想而从事体育运动,作者举了四川女学生张载飞的例子,她千里迢迢从四川前往上海爱国女学校学习体育科,动机就是“有了健强的身体,然后能作伟大的事业”,“要有健强的身体,非提倡体育不为”。 作者也注意到,很多人选择体育运动,更多的是出于兴趣,书中例举了曾宝荪、谢冰莹、短跑运动员李森、著名企业家吴舜文等人的事例来说明她们喜爱体育,未必与国家、民族的宏大话语相关,有的人是为了国家,有的人可能纯粹是出于兴趣。当然,作者也注意到,并非所有女学生都喜欢体育课,甚至有女生用各种方式逃避体育课。《新女性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我恐怕要考体操,难过了半天,弄得上什么课都是形式,只希望天下雨,而天公真不做美,体操课一退就下起雨来了。”
以上可以看出,即使是在民族国家强大的话语权的规训下,也无法全面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新女性仍旧表现出了自我意识的觉醒。热衷体育的女性无论是出于“为学校争名誉,为个人争光荣” 的考虑,还是出于救亡图存、成就伟大事业的崇高理想,这样的思潮并非单纯是由国家强大话语权的产物,其中包涵了女性对人生规划、个人追求及社会理想诸多方面。另外,一些女生在日记中对体育课的厌恶,更揭示了历史的诸多面向。历史洪流中的小人物,即使被大潮裹挟,却未必是随波逐流,也存在着挑战潮流的思维。一些女生对于体育的厌恶、抵触,可以看做是对所谓国族主义的某种“反动”。一方面,这些日记大都出现于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出现这样的思维与“体育救国”的弱化及体育逐步成为社会现象、民间行为分不开;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表达和思维,可以看出女性在试图掌控自己身体,以个人意识为行动的指导,并非一味遵循学校、国家的规训。
个体差异性不可忽略,也不可简单得出结论。但可以发现,无论热爱体育是出于何种目的,无论抵触体育运动是出于怎样的思考,大多数近代新女性的选择,往往带有个人意识,行为大都也是依个人意识而为,并非单纯的接受规训。另外,随着女性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日益提高,两性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发生了變化。
在这一性别议题下,游教授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讲的:一是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互动,二是报刊杂志所见的时人观点。男女学生在体育课的互动,啦啦队不分男女,相互助威的场景,不仅激励了士气,也促进了两性关系的调适。作者指出:“透过啦啦队的表现,显示国民政府执政下的中国男、女学生洋溢着热情、活泼,他们之间的互动也相当频繁,而运动竞赛的紧张氛围,让他们相倚相扶、同仇敌忾。” 可见,随着女子体育的发展,男女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日渐迈向现代化,逐渐摆脱传统的男女大防的限制,这也是两性关系变化的一个层面。另外,近代报刊中留下了诸多时人对女子体育的看法,探讨的问题有很多,包括男女共同参与的体育竞赛如何保持公平,男女是否能够共用游泳池等。这些争论的问题大都细微且不可忽视,从中可以看出,近代以来的两性关系虽日渐开放,但仍受制于传统道德,仍不可避免的带有对女性的排斥。
除此之外,近代关于女子体育的公众舆论,大都受媒体所影响。公众舆论所点评、关注的女子体育形象,也多为大众媒体形塑。这其中,尤其是媒体对于女运动员的神化、对明星女运动员的追捧和大肆报道,使观众观看的视觉内容“景观化”。女运动员这一群体,及其所代表的体育竞赛被“奇观化”,这样的社会奇观往往与商业、消费分不开。通过史料的爬梳,游教授描述了以女子体育为噱头的商业广告,以及商家利用公众舆论对于女子体育的关注,广增销路的商业策略。从游教授的梳理来看,这样的商业广告在近代的报刊上是非常多的。一方面可以看出公众舆论对于女子体育的认可和追捧,另一方面来说,女子体育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体现,当人们在消费打着女子体育噱头的产品时,本质是在消费一种现代化的符号形式,“更带有社会、象征和心理的意味,并且自身成为一种地位和身份的建构手段。”
三、史料丰富,以图证史
一部好的历史学著作,离不开坚实的史料基础。在这点上,本书可谓广搜博览,用力甚深。作者使用的史料种类繁多,档案、报刊、日记、广告、漫画、电影、歌曲等等,足见得游教授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但仅仅是史料丰富,论证详实,还不足以达到一部典范之作的水准。近代史家朱希祖在他的“治史三期论”中曾谈到:“史料之考订,虽极精确,而编篡之时,亦须维以社会最需要之条款,经以科学严格之律令,方足称为上乘。” 本书的成功之处,恰在于融多种研究方法于一体,对史料进行多角度的运用、精到的分析以及利用图像阐释近代女子体育史,既有微观的分析,也有宏观的思考。
在书中第二部分,游教授运用了很多当时见诸报端的广告为材料,指出近代很多广告利用女子体育的噱头,来增加商品销量。在分析时,游教授并没有只教条的指出体育广告的出现,是由于女子体育的发展。相反,她敏锐的捕捉到,这样的广告同样可以促进体育观念的宣传,两者之间有一种互动。这样的分析路径和思考方式,给笔者很大启发,平时在分析问题时,也不能只从单向度考虑,而是应该考虑事物的相互作用。
另外,本书还使用了大量的漫画、照片,既丰富了史料,也通过书中的大量插图增强了现实感与可读性。关于漫画能否入史的问题,王奇生曾谈到:“漫画作为一种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其中必然要表达一定时空下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观念。从这种意义上讲,漫画图像本身虽然缺乏‘真实,但我们仍能从其图像中发掘出当时世事变迁的信息,亦即透过漫画所虚拟的图像,窥视其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现象的某些真实存在。”
诚然,漫画虽有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却从侧面真实反映了当时人对于某一事件的褒、贬态度。在本书中,游鉴明教授曾引用漫画家允元的《女子体格将来的进化》,这组漫画讽刺的画出三种不同运动家过度运动的可能结果:女跳舞家足部发达,女排球家则是两拳发达,女赛跑家则有双特长的腿。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反映出当时的舆论对于女子过度参与体育运动的讽刺。也可看出,女子体育即使在民族主义的强大话语权面前,也仍旧是有反对意见的。这就揭示出来,历史是复杂的,无论是女子教育还是女子体育,真正为人所接受是需要时间的。人的观念、思想是最难加以改造的。
书中所运用的这些漫画、照片作为史料,也契合了近年来学界对于图像证史、画中有话的研究潮流。西方史家彼得?伯克认为:“图像所提供的有关过去的证词有真正的价值,可以与文字档案提供的证词相互补充和印证。” 这一点,在体育史研究领域极为重要,仅凭文字的描述,很难考察运动员的运动方式、运动会的举办方式以及观众如何观看运动会等具象化的问题。但是,通过留存的照片、电影、画报等资料,可以让今人能一窥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面貌。本书中,游教授通过对全国运动会开幕典礼照片的引用,指出在女性参与运动会之后,无论是女运动员的打扮、还是观众和主办方给予女运动员的特殊关注,都使得女运动员陡然成为运动会的焦点。游教授认为,这虽表现了大众对女子体育的认可,但吊诡的是,大众关注更多的是竞技之外的报道。这些图片资料,为其分析女子体育发展及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隐喻提供了基础,照片、漫画与新闻报道、档案等资料一道成为了研究近代女子体育的坚实史料。
综上所述,游鉴明教授这本书史料详实、语言流畅、分析透彻,展示出近代女子體育的多彩场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但瑕不掩瑜,笔者认为此书虽以国家视角考察女子体育史,也提及女性自我选择意识的觉醒,但这一部分对于泛国族意识的挑战似乎缺少深入探讨。另外,本书研究的女子体育,主体显然是女学生,且集中于城市的女学生,对于非城市地区,则甚少提及。笔者推测,由于资料所限,游教授只得做此处理,这就有待后来者不断努力。总的来说,游教授这本书对于体育史研究视角的拓宽和空白的弥补,就决定了游教授这本书在体育史、性别史研究领域的斐然地位。
注释:
郑永福、吕美颐.关于近代中国“女国民”观念的历史考察.山西师大学报.2005(4).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231.
游鉴明.超越性别身体: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1895-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139.
张载飞.入本校前的一段历程.爱国女学校年刊.1924,12(1).
陈笑梅.新女性的日记.上海:希望出版社.1937.217.
赵美珍.运动会的预备.竹洲.1934,3(3).
成伯清.现代西方社会学有关大众消费的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98(3).
朱希祖.朱希祖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90.
王奇生.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南京大学学报.2004(3).
[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