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微课程、微电影、在线学习、在线评价等,已经悄然进入家庭、校园、课堂,并推动着学校教与学的变革。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件指出,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其核心就是立德树人。校园影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是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通过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影视教育与学科资源的深度融合、影视教育与媒体素养的(校本)深度融合三项举措,将影视教育引入课堂教学,以期开发校本课程,打造特色学校。沙河小学是一所拥有55年历史的学校,与特区众多新建小学相比,可谓历史悠久。为了加强课改力度,实现“互联·自主·生成·高效”的课堂学习模式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对影视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谈谈自身对影视教育与学科(德育)融合,创建校本课程、打造特色学校的思考。
一、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
微电影是微视频的一种。什么是微电影?它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并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8~15分钟)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它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它具备电影的所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和故事情节。
中小学校园德育题材的影视作品,是中小学生的精神食粮。关注学生的精神食粮,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成就他们的人生理想。立德树人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基本理念;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全面落实无痕教育是我们行动的目标。下面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介绍。
(一)立德树人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基本理念
怎么立德?靠什么立德?我们认为要靠正确的价值观立德。那么,怎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过去,我们靠口头说教,靠榜样的力量,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枯燥的说教与落后的理念,使传统的德育工作遭遇了瓶颈。在今天这个新媒体时代,新生代的信息接受方式已经发生了变革,他们从纸质阅读向触屏阅读转变,从接受文字信息向接受图片、视频信息转变。因此,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必须开始接受新的方式,运用新的方式。影视教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影、电视产生一种新的产物—微电影,在青少年中流行。学校因势利导,通过自主开发和利用全国校园影视优秀微电影作品,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受学生欢迎。
(二)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
首先由教科室牵头对课程进行设计,选择了部分爱国主义电影和优秀校园微电影作品。爱国主义电影有《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优秀校园微电影作品主要有学校彭林林老师的作品,如关爱类的有《电话里的妈妈们》《我们都是农民工的孩子》《吮手指的男孩》《心灵墨水》《悠悠球》《做客水寨》等,理想类的有《路》《想当总理的女孩》《犀利妹是怎样炼成的》等。其次,由德育处牵头,班主任负责实施,播放渠道是每周的班会课。学校的班会课是每周一的第一节,也就是说,第一节课看微电影。一般是10分钟看微电影,15分钟学生就微电影中某一个话题或几个话题进行交流,剩下的15分钟留给班主任机动。最后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策略:1.建立一支创作队伍。我们成立校园电视台,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制作团队。2.制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目前学校在德育教育和特色教育中,已把德育影视制作经费纳入预算,设置了专项资金。3.拿来主义。主要分为两种途径:一是从经典的爱国主义影片中选择;二是从每年的全国校园电视优秀作品中挑选。经过一学期的实施,此项举措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和喜爱。
(三)全面落实无痕教育是行动的目标
通过班会课上看微电影、交流、写观后感,悄无声息地进行德育教育,这就是无痕的德育教育。大家都知道,一部好的电影甚至可以影响一代人,如果将德育题材制作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微电影,一定会使学生受益颇多。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可以从说教式、训导式向无痕德育—影视教育转变,办学生喜欢的德育课程是我们的行动目标。
二、影视教育与学科资源的深度融合
微时代,微视频的流行和慕课的兴起,加快了微课资源支持下的翻转课堂的课改步伐,学生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当下,由先教后学,变革为先学后教。先学学什么?有哪些资源可以选择?微课能否成为学生的选择内容,那就要看微课是否被学生认可、喜欢了。笔者听过某知名教授关于这方面的报告,也看过全国标杆—广东佛山的海量微课,感觉更像一场运动。学科老师做的微课,真的不好看,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问题出在哪里?笔者认为,那些拍微课的人根本不懂影视制作的常识,甚至以为把PPT转成视频,就是好的微课了。拍摄微课是很专业的事情,制作人既要懂教学又要懂影视技术。学校里不缺教学专才,缺的是影视技术人才。这就要抓业务培训,打造校园影视制作队伍。那么,什么才是好的微课呢?其实特别简单,好的微课一定要好看。如果不好看,内容再好,也很难吸引到人来看。至于知识的讲授,则是教师的专长,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好看的微课来源有3种途径:1.从经典的影视作品中剪辑。主要在影视作品中选择3~5分钟片段,作为国家课程的一两个知识点课程资源,广泛应用在语文、英语、品德、科学等课程。2.从自主开发、制作中获得。主要是制作德育微电影和学科微课程资源。3.从互联网资源中获取。主要分享互联网上免费的传递正能量的微电影和微课程资源。
三、影视教育与媒体素养(校本)的深度融合
媒体素养作为现代公民最重要的综合能力之一,其要素有基础要素、核心要素及关键要素之分。其中,一定的知识积累是基础要素;把握各种媒体的特性,正确解读各种信息并恰当运用,培养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和免疫能力,同时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体信息为个人工作、生活及社会发展服务,这些是其核心要素;有着追求当代社会新鲜信息的强烈愿望是关键要素。
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就是培养学生养成正确解读各种信息的习惯,提高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以及对不良信息的辨析能力,同时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体信息为学习及社会服务。学校将从媒体技术素养、媒体道德素养两方面实施培养计划。
(一)媒体技术素养
媒体技术素养,就是培养学生摄、录、编、播的能力。学校在媒体技术素养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有以下三点。
1.办传媒学院
学校开设主持、英语配音、美术、摄影、摄像、编剧、导演、剪辑、定格动漫系列课程。
2.环境建设
学校建设了200平米左右的演播厅一个、60平米左右的新媒体体验馆一个(设定格动漫体验区、影视剪辑体验区、英语电影配音体验区、影评交流体验区)
3.装备保障
学校目前有苹果影视工作站两套、摄像机两台、脚架两套,灯光、音响已经列入預算。
(二)、媒体道德素养
媒体道德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媒体信息的思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做法是学校在少儿传媒学院开设影评课,在校园电视台开辟校园放大镜等新闻栏目,通过写、评、议来促进学生媒体道德素养发展。
总而言之,影视教育进课堂,打造特色学校,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需要,是微时代背景下影视教育课程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深圳市电教馆首次承办全国校园影视节之际,提出影视教育进课堂,有力地促进了深圳市中小学影视教育全面、系统和持续发展。学校将搭乘影视教育进课堂这条诺亚方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