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
“至考订派则震于‘科学方法之美名,往往割裂史实,为局部窄狭之追究。以活的人事,换为死的材料。”
1940年,钱穆的 《国史大纲》 正式出版,由此奠定其学术大师地位,而上面这段话出自该书《引言》 部分,在书面世前,钱穆特意先将这个 《引言》 公开发表。
这段话半公开地骂了傅斯年,曾有人问傅斯年对 《国史大纲》 的看法,傅斯年怒道:“向不读钱某书文一字!”继而讥笑钱穆关于欧美的知识皆抄自《东方杂志》,来人奇怪道:“君既不读他书文一字,又从何知此之详?”傅斯年语塞,只好默然。
傅斯年与钱穆都是史学巨擘,为何矛盾竟激化到如此地步?
钱穆曾受胡适傅斯年推崇
钱穆与傅斯年几乎同龄,钱略长数月,但二人前半生道路殊异。
傅斯年北大毕业后,赴欧游学7年,虽未获文凭,却因是胡适弟子,又是当年北大学生领袖,名满学界,回国后便任中山大学教授,兼中国文学、历史两系主任,其时仅30岁。
钱穆因家境贫寒,只有中学文凭,到30多岁时,仍在苏州中学教书,但学问精深,誉满乡梓,时胡适应邀到苏州中学演讲,友人推荐说,务必要见钱穆一面。故胡适在登台演讲前,请钱穆台上就坐,没想到钱穆正写 《先秦诸子系年》,有两个问题搞不清,便现场请教胡适,胡适也答不上来,场面极为尴尬,结果胡适午后便离开了苏州,钱穆后来自我检讨称,此行“事近刁难”。
1930年,钱穆35岁时完成了《刘向歆父子年谱》,轰动学界,被陈寅恪誉为“王静安 (即王国维) 后未见此等著作”,经顾颉刚介绍,破格入燕京大学任讲师,在顾引荐下,1931年春赴胡适寓所拜访,几个月后得到北大聘书,胡适还将自己所藏的古籍孤本借给钱穆看。
胡适如此推重,傅斯年自然亦步亦趋,请钱穆到他主持的中研院史语所工作,每次接见外宾,傅斯年都特意安排钱穆坐在身边,并郑重介绍:这就是写出 《刘向歆父子年谱》 的钱穆,几乎视钱穆为“同志”。
锦上添花反添仇
胡适推重钱穆,有自己的想法:首先,钱穆在 《刘向歆父子年谱》 中所采取的细密求证方法,与胡适的考据主张不谋而合;其次,钱穆是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明星,作为早期的发现者与支持者,此时锦上添花,能反证自己目光如炬、虚怀若谷。
但胡适忽略了,钱穆个性强悍,暴得大名后,对引路者未必会有感恩之心。钱穆年轻时曾参加过学潮,辛亥革命时,16岁的他曾计划在棉衣里塞入银元,制成类似盔甲的战斗服,去参加攻打南京的战役。
对胡适和傅斯年,钱穆颇不服气。
一方面,此时胡适已学而优则仕,更醉心于政坛,在学问上用功不够,在与钱穆的争论中,只能处于守势,找不到证据时,往往推到方法上,而钱穆对胡适、傅斯年从西方引进的研究方法并不熟悉,抱怨二人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方法太忽略。
另一方面,钱穆恋栈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胡适、傅斯年对其了解不够,便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前一方面只是方法问题,可以沟通,但后一方面则比较致命,胡适、傅斯年靠反传统文化起家,这是他们影响力的基础,绝不能退让,而钱穆未有海外留学经历,只能反复强调自己熟悉的老办法,这样才能在学界开宗立派。
彼此矛盾先是以学术观点不同的名义显现出来,胡、傅总是能退就退,不愿激化矛盾,没想到钱穆步步为营,绝不妥协。
钱穆几番背后找茬
钱穆原本主要针对胡适,但胡适力避正面交锋,这使傅、钱之间矛盾渐渐激化。
据学者石兴泽的研究成果,傅、钱分歧主要体现在史学主张上,傅斯年受西方史学影响,强调断代史研究,这样才能把史料搞充分,而钱穆受传统史学影响,强调通史,认为只有通史才能贯通上下。
北大刚开设“中国通史课”,傅斯年主张由15名教授分别讲授,但钱穆坚持应该由他一人从头讲到尾。傅斯年虽有不满,但还是勉强同意了。钱穆讲课深受学生欢迎,据传说,胡适与钱穆开同样的课,学生都愿去听钱穆的课,钱穆在北大执教期间,在讲课竞争上从没输给过胡适。
“九·一八”后,傅斯年报国心切,组织学者并亲自参与,撰写完成 《东北史纲》,力证东北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以回击日方学者的谬论,没想到做得太仓促,在具体史料上出现了一些纰漏,钱穆带头讥笑,令傅斯年极为不快。
自此之后,两人私下常互相诋毁,钱穆说傅斯年是水泊梁山的山大王,傅斯年则骂钱穆根底肤浅,钱穆说傅斯年旧学功底差,傅斯年说钱穆不懂西学。
钱穆意识到,要颠覆胡适、傅斯年等人主导学界的地位,必须拿出足够分量的学术著作来,因而精心打造出 《国史大纲》,该书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对胡、傅等人提出批评,甚至连胡适提出的“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也予以否定,称为“博洽有所不逮,而精密时或过之。”
原本私下纠纷,就这么被公开了,傅斯年当然气急败坏,所以才有“向不读钱某书文一字”的意气之论。
傅斯年原本就任性
在民国学者中,傅斯年最为个性鲜明,他有强烈的权利欲,做事快意恩仇。
在北大上本科时,傅斯年与顾颉刚同宿舍,两人曾讨论人的什么欲望最强烈,顾颉刚说是求知欲,傅斯年说是政治欲。多年后,二人果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傅斯年出国留学后,顾颉刚提出“古史辨”的一系列惊世骇俗观点,在学界引发巨大轰动,俨然成一门派开山鼻祖,傅斯年回国后非常不舒服,曾当面对顾颉刚说:如果不是顾颉刚,我该怎样嫉妒啊。
傅斯年回国后在中山大学任教,要顾颉刚去帮忙,没想到鲁迅对顾有误会,声明“顾颉刚来我就走”,傅斯年毫不客氣,也马上辞职,表示对鲁迅不满,最终鲁迅不顾而去,顾颉刚如愿进了中山大学。
然而,到中山大学后不久,顾颉刚发现事务性工作太多,而自己只搞学术工作,他给胡适写信抱怨,已几个月未写论文,决定离去。傅斯年知道了,大怒,竟然说出:“你若脱离中大,我便到处毁坏你,使得你无处去。”
顾颉刚表示屈服,在给胡适的信中,他抱怨道:“孟真 (傅斯年字孟真)则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太无轨道……孟真则但责人服从,爱人之心没有使令之心强。”顾颉刚性格亦强韧,几番大吵后,两人分道扬镳。
直到双方冲突40多年后,1973年时顾颉刚在补昔日日记时,还不忘抱怨:“孟真乃以家长作风凌我,复疑我欲培养一班青年以夺其所长之权。”可见傅斯年留给他的心理阴影,不是一般的深。
大师联手做掉钱穆
“抗战”爆发后,大学南渡,钱穆也跑到云南,在西南联大任教,此时傅斯年名义上是北大校长,但常驻重庆,学科的管理工作由清华校长梅贻琦负责。
在西南联大,西学占压倒优势,钱穆只能与陈寅恪、吴宓、蒙文通等少数坚持传统文化的教授来往,备感孤独,据吴宓说,西南联大一次办“中国文化讲谈会”,吴宓被安排在最后一位讲话,先发言的闻一多、雷海宗先对传统文化狂贬一番,说“《四书》 《五经》 实极浅俚,不过初民之风俗与迷信”,令吴宓产生了深深的被排挤感。
但钱穆偏偏不服,1941年10月,他在媒体上发文称:“我国自辛亥革命前后,一辈浅薄躁进者流,误解革命真义,妄谓中国传统政治全无是处,盛夸西国政法……于是有‘打倒孔家店、‘废止汉字、‘全盘西化诸口号,相随俱起。”这就连新文化运动也一并否定了。
钱穆的这些姿态,自然被当局看到眼里,他因而成了高官们的贵宾,出入于国民党中央训练团讲堂,还应命撰写 《清儒学案》,俨然“帝王师”,钱穆原本就被胡适帐下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所鄙夷,如今又被左派视为眼中钉,据钱穆当时自己说“凡联大左倾诸教授,几无不视余为公敌”。不久,钱穆只好从西南联大辞职。
三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抗战”胜利后,各校北归,此时傅斯年主持北大校政,原属北大的教授都被召回,唯独没有给钱穆发聘书。
据学者张晓唯的研究成果,钱穆备感失落,晚年述及此事,认为这是一个“特例”。回不了北大,钱穆只好混迹于昆明五华书院、无锡江南大学等学校,他从前的学生欲追随他前来江南大学就学时,他忙回信制止,称该校学风太薄弱,贸然转学无益。
1949年后,国民党政权兵败台湾,钱穆突然开始高调指出国民党丢掉大陆的“思想责任”,锋芒直指胡适,并反复强调自己的“先见之明”,这或者是钱穆很长时间未能被选为中研院院士的原因,虽然有见证者称,胡适曾多次推举钱穆入选,但次次被他的“朋友们”否决,直到胡适去世6年后,钱穆才终于入选。
有趣的是,正是因为不愿再在傅斯年手下工作,钱穆没有去台,而是在香港辦起新亚书院,但钱穆晚年对傅斯年批评不多,或者是傅斯年去世太早,没必要再打死老虎了,但对于胡适,钱穆却没那么客气,直到胡适去世20年后,即自己89岁时,还撰文说:“适之 (胡适字适之) 晚年在台湾出席夏威夷召开之世界哲学会议,会中请中、日、印三国学人各介绍其本国之哲学。日、印两国出席人,皆分别介绍。独适之宣讲杜威哲学,于中国方面一字不提。”
三位大师斗了半辈子,吊诡的是,在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一文中,他们又成了一伙,文中称:“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的反动政府只能控制其中的一部分人,到了后来,只能控制其中的极少数人,例如胡适、傅斯年、钱穆之类”。
(选自《北京晚报》2016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