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永源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吉林省长春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涉黑案件,一个以梁旭东为首的黑社会团伙,杀人、抢劫、绑架,无恶不作,为害多年,影响极为恶劣。长春市公安局在国家最高领导层领导同志和公安部及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历经30个月艰苦卓绝的工作,终于割除了这个社会毒瘤。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有两名刑警队长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经法院审理判决,这个黑社会团伙中7名主犯被判处死刑,27人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
这个黑社会案中二号人物——“军师”达生侥幸漏网逃亡。达生逃亡3年之后,投案自首,被从轻判处有期徒刑15年,关押在长春铁北监狱。之后。一个大学毕业的白领丽人,对达生这个狱中“枭雄”,产生了爱情,演绎出一段特别恋情。
这个共和国第一黑社会案,被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雷献禾拍摄成了25集电视连续剧《绝不放过你》,在央视和全国各电视台播放。那个由著名演员杜源饰演的戴着金丝边眼镜、拄着拐杖的“高参”陆书记,足智多谋,狡猾奸诈。在整部戏中,他都拄着拐杖,是个瘸子。可是,最后在警察要抓他时,他才露出庐山真面目:扔下拐杖,飞也似的逃跑了。他根本就不瘸!可见其城府之深。
陆书记在电视剧中的真实原型,就是达生。
达生家是教育世家。爸爸是美术教师,曾出版过画作;母亲是小学教师。达生从小就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聪明伶俐,心地善良,在小学和初中读书时,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而且还是班长和团干部。他的理想是将来考北大或清华。可是,在他高中一年级的时候,患了肺病,不得不退学。病好后,他经营出租车、服装生意,还开了一家钢铁加工厂,有员工60多人,显现出他出色的经营才能,成为德惠市第一个有私家奥迪轿车的个体户。
当时,梁旭东黑社会团伙经营7家企业,极需一个经营管理人才。梁旭东的家也在德惠市,而且和达生家是邻居,梁旭东不仅是达生母亲的学生,还管达生母亲叫二姨。梁旭东看中了达生的经营才能,便派手下到达生家去,请达生入伙,给他管理企业。达生的生意正如日中天,哪里肯去?梁旭东手下的人请了两次,达生都没有答应。最后,梁旭东亲自出马,带上手枪,连劝带吓唬,终于将达生拉入伙。
达生参与了团伙的一些严重犯罪活动后,再不想打打杀杀,想要退出。怎奈,团伙中有严格的规矩:随便退出者要被打断腿的。不过,看在“二姨”和老师的面子上,梁旭东把达生派到广州去做汽车生意。梁旭东团伙被打掉那天,达生正好从广州回家探亲,闻讯后带着一笔钱逃跑了。
达生逃跑之后,先后换了几个名字,在太原、秦皇岛、广州等地躲藏。后来,他选择了西安落脚。他说,西安地处西北,好躲藏。落脚之后,他开始减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只喝一点矿泉水,吃一点水果,曾经多次昏厥,可是还坚持,最后体重由204斤减到了130多斤。成功减肥之后,他又开始整容。经过4次整容之后,原来那个胖得相扑似的达生,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除了DNA,谁也不认识他了。果然,在认识他的警察带着抓捕小组到西安市抓捕他的时候,甚至相遇,也没有认出他来。他投案自首的那天晚上9点多钟,按照约定,他妈妈、爸爸和其他亲人在德惠市公安局门前等候他。当他背着行囊走到妈妈的面前轻轻地叫了一声“妈妈”时,他妈妈竟然吃了一惊,疑惑地问道:“你是谁?”“妈妈,我是达生。”“你、你是达生?”“妈妈,我是达生。”妈妈听这声音,是儿子的声音,可这身材,哪里是儿子呀?于是又问:“你真的是达生?”“妈妈,我真的是达生。”妈妈听了,上前一步,把儿子的头扳过来,借着灯光,看到了左耳后有一颗痦子,才相信站在自己面前的,果真就是自己的儿子达生。
达生还在他逃亡的3年多时间里,从A、B、C学起,考取了西安一所外语大学,并获得了毕业证书。达生在太原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姑娘痴心地追求过他,最后他不得不离开了太原。在西安读大学时,又得到两个姑娘的追求,可都被他拒绝了,其中一个还是当地一位人大副主任的千金。他说:“我已经对不起一个女人了(他的爱人),我不能再对不起第二个女人了。”
筱雯身材纤巧,一如江南女子般温婉清秀,且是一个非常有主见、自立自强的女孩。她白皙的脸庞上透露出一股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持重。还是在上大学期间,她就靠自己,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整整四年没找家里要过一分钱。大学毕业后,学英语专业的她受聘到长春一家著名的酒吧当经理,为酒吧接待过无数老外,将酒吧经营得有声有色。一家杂志还专门刊登文章介绍过她的事迹,是长春业界小有名气的“才女”。
2003年10月末的一天,她手下的一名员工给一个正在铁北监狱服刑的叫“生哥”的人打电话,在一旁的筱雯听到了,便问:“这是你哪个生哥?”“就是梁旭东的军师呀。”“啊,是他?”
“他罪大恶极,你怎么跟他说话还这么客气?”筱雯有些生气。
可是,说完这句话,她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做事一向稳重、谨慎的自己,怎么会唐突地对一个“陌生人”说出这么重的话。沉默一会儿之后,电话里传来一个男人低沉的声音:“是的,我罪大恶极,我死有余辜。”说完电话就挂断了。
一直紧张地盯着话筒的同事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她用责怪的眼光盯了筱雯一眼后告诉她,其实,达生是个误入歧途的好人。他们做过邻居,她太了解他了。于是,便向筱雯介绍了达生参加黑社会团伙前的情况。
同事的话让筱雯心潮翻涌,她不禁十分后悔自己刚才的唐突和冲动。同事明白她的心情,也没说什么,却在第二天给她带来了一张光碟——湖南卫视2003年9月20日的那期《真情》节目——讲述达生母亲在3年多时间里,历尽千辛万苦,拖着癌病之身,从东北到西北,从华中到华南,寻遍了大半个中国,要儿子回来投案自首的故事。当天,筱雯看了好几遍。一连几天,筱雯午夜从酒吧下班回来后,都要再看上一遍。她为达生母亲博大的母爱一次次感动,同时,也从达生三年多来减肥、整容、上大学的经历中,对他的恒心毅力和坚强产生了一丝钦佩之情:如果他把这种精神和品格用在事业上,他一定会是个非常成功的男人!
一周后,筱雯突然接到达生从监狱打来的电话。电话里,达生跟筱雯说,他犯下了严重罪行,对不起很多人,可最对不起的,还是他的母亲。于是,他给筱雯读了一首他投案自首回来之后在看守所里写给母亲的《慈母颂》:
“几度春秋两茫茫/细思量/怎能忘/寻儿万里青丝尽染/两鬓皆苍茫/辜负期望儿锒铛/慈母心/爱痴狂/风尘仆仆披星戴月/周身满寒霜/夜念慈母病膏肓/铁窗泪/愁断肠/牢笼监内盼守身旁/唯有借月光/声声唤/悔难当/娘啊娘/祝安康/儿欲招来长江水/卷起千层浪/濯我旧时伤/做您好儿郎。”
读完之后,达生哽咽着挂了电话。
当夜,筱雯从酒吧回来后,便一直不能入睡,达生那首《慈母颂》像录音机一样,在她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播放着,想停都停不下来。
2003年11月的一天,筱雯的同事要到铁北监狱去探监,顺便问筱雯去不去。尽管筱雯这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且一想到监狱的阴森恐怖就浑身发冷,但是,达生如同一个奇异的谜一样,对她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吸引力。于是,她略微思考了一下,说了声“去”。
跟同事一起来到监狱后,这里的高墙、电网、荷枪的哨兵和层层严格的检查,让筱雯心里的紧张感层层加剧。终于,一个三十多岁、剃着短头、英俊帅气的男人迎面过来了。看到这个人深邃的目光和伴着两个浅浅酒窝的微笑,筱雯一下子像受到电击一样。
同事介绍说:“这就是筱雯。”“你好,达生。”“你好,筱雯。”然后,筱雯就看着同事和达生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交谈。
会见结束时,达生对筱雯的同事轻声说:“她跟我想象中的一样。”
尽管这句话的声音被有意放低了,但筱雯还是听得清清楚楚,心中刹那间涌过一股发烫的热流。
从监狱回来之后,筱雯怎么都无法从眼前挥开达生那沉着坚毅、英俊帅气的影子。她觉得达生身上有一股巨大的磁力,无法抗拒。此刻,达生在她心中根本不是一个罪犯,而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枭雄”。
她对自己的情感变化百思不得其解:我这是为什么?为什么?
她无论如何找不到答案。最后,她想:这,大概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当晚,筱雯就按监狱的地址给达生寄了一封信,内容是:飞蛾再次扑火,却依然摆脱不了受伤的命运,尽管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也义无反顾,因为火就是她最终的爱人。
一连多天,筱雯都在紧张中焦急地等待达生的回信。可是那封信寄出后如石沉大海,一直不见回音。几天后,筱雯终于按捺不住,一个人去了铁北监狱。
这次,她给达生带去了两件礼物:一双袜子和一个写着“千秋良缘”的玩偶。
那个玩偶,是一对满面笑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筱雯在老太太的下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筱雯。在老头的下面,写着达生。至于那双袜子,是因为筱雯听人说,一个女人要想抓住男人的心,最好就送给他一双袜子。
面对筱雯这么优秀女孩子的“痴情”,达生尽管有些许感觉,但又不敢相信,更不敢有非分之想。可是,面对筱雯汹涌而来的真情,他心情矛盾极了。一方面,他觉得自己非常幸福,因为他从第一次在电话里听到筱雯的声音开始,就喜欢上了这个有个性、爱憎分明的女孩,当然,也仅仅是喜欢而已。但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正在服刑的狱中犯人,根本没有资格去谈情说爱。十几年的高墙生涯啊,自己拿什么去爱别人?
12月24日是最令年轻人兴奋的平安夜,筱雯又一次来到了铁北监狱。这次,她带来了可能是全长春市最大的一个红苹果。她听人说,假如这天零时心爱的人能在一分钟之内吃下一只象征爱情的大红苹果,并在心中许个愿,这个愿望就会实现。这天,为了买到那只最大最红的苹果,她几乎跑遍了长春市的所有大超市,最后买到的这个苹果足足重0.8公斤。接着她还找出一张自己认为最好的照片,贴在了苹果上,然后用彩纸精心包好,打车送到了铁北监狱。
监狱的管理人员被筱雯的一片痴情和苦心所感动,竟对达生开了个特例,“命令”他在零时的第一分钟之内,一定要吃下这个苹果。
这晚,达生在心里许下的心愿是:“来生共白头。”许下心愿的那一刻,泪水滑过了这个只在得到母亲的噩耗时才流过泪的男人的脸。
元旦这天,筱雯又去了铁北监狱,除了给达生和他的狱友送去了糖果、水果等年货外,还给达生送去了从里到外一整套崭新的衣服。隔着厚厚的玻璃,她在电话里告诉达生,新的一年开始了,希望咱们的感情也有一个新的开始。
可是,这一天,筱雯得到达生的回答是:我感谢你对我的感情,但我们并不合适,“冷酷”地拒绝了她。深受重创的筱雯最后哭着跑出了铁北监狱。
接下来,筱雯两周没有再去监狱。1月14日,是筱雯一周一次的休息日。一大早她就像游魂一样走在长春的漫天大雪之中,不知不觉竟走到了距酒吧近10公里之外的铁北监狱。那时是下午3点整,她站在长春零下30多度的冰天雪地中,一边远远地望着监狱内工厂三楼那条空空的长廊,一边回想着十几天前达生的拒绝而泪如雨下。正在这时,达生和几个狱友从车间走了出来。
也许是天意使然,隔着近百米的距离,达生竟然一眼望见了站在监狱边的筱雯。那一眼,让达生的心里忽啦一下亮了:筱雯火红的羽绒服,在冰天雪地里就像一个燃烧的火把。他就这样被火把的光芒击中,呆呆地站在原地半个多小时没有动一下。越来越多的狱友站在他身边,这些曾经从死人身上踩过都不眨眼的重刑犯,全都默不作声,为一份跨越时空的恋情默默感动着,羡慕着,祝福着,抑或是妒忌着。
这一天,本不是监狱规定的探视时间。但是筱雯执着地孑立在铁北监狱外漫天大雪中的身影,将监狱管理人员深深感动了。他们破例同意筱雯跟达生在会见室里见上一面。
可是,就在监狱管理人员示意筱雯进去时,筱雯刚刚挪动脚步,就重重地摔倒在雪地上。原来,她的身体早已冻得快结冰了!看着这一幕的达生,心里排山倒海般翻腾,这是自母亲万里寻儿以来,他内心最为震动的一次。
这一次,他终于下定决心,无论今后等着他和筱雯的是什么,他都决不辜负她!
这天,两个年轻人隔着接见室里厚厚的玻璃,筱雯冻得瑟瑟发抖的手与厚厚的钢化玻璃里侧的那只手,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跟达生确定恋爱关系之后的第二天,筱雯带着湖南卫视《真情》节目的那张碟,乘上了通往百公里之外吉林市的客车。
离开父母来长春的几年里,筱雯都是在月初回到家中看望父母,雷打不动。可是这天下午,离家才十天的筱雯又迈进了家门。父母以为她出了什么事,筱雯冷静地说道:“没有。我给你们带来一张碟,你们先看看,看完了再说。”
在整整45分钟的时间里,三人谁也没有说话,专心致志地盯着电视机的屏幕。
对于梁旭东黑社会团伙,筱雯的父母无论从当地的媒体还是《决不放过你》的电视连续剧中,都已了解了许多,但是对“二把手”军师达生的了解,却并不是太多。
看完碟后,10分钟过去了,筱雯的父母谁也没有说话。这10分钟,筱雯好像过了一个世纪那样漫长,脑袋里似乎一片空白。最后,还是母亲先开了口:“有什么事就说吧。”
筱雯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平静地说:“我要等他回来。”
此后,三人还是一阵难耐的无语。
最后,又是深知女儿一旦做出决定不会轻易改变的母亲打破了沉默:“他有人命吗?判了多少年?”“没有人命。判15年。如果好好改造,可以减刑。”母亲轻声叹了一口气后,说:“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只不过错误有大有小。达生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但他不是杀人犯,他至少人性还在。妈妈相信,就为了让他九泉之下的母亲瞑目,他也会好好改造的。”
母亲刚刚说完,筱雯一下子扑到母亲的怀里,紧紧地抱住母亲,浑身颤抖着,一任泪水无声地流淌……
顺利闯过父母关之后,接下来,筱雯将要面临的是达生的大姐和父亲这两道关。
达生的大姐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在教育管理部门工作。如果说达生的母亲是一个伟大的母亲,那么,大姐,也绝对称得上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
她原本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爱人是一个公安派出所的指导员,还有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女儿。
达生的逃亡,似晴天霹雳,不仅给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也给他的姐夫以沉重打击。
他姐夫同达生虽然表面上是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但两人之间多年来建立起来的感情,却远远超出了这种关系。
达生是母亲几个姐妹中的第一个男孩,也就是说,是达生姥姥的第一个外孙,而且长得虎头虎脑,漂亮可爱,还特别会来事。他从一岁多的时候,就几乎天天到姥姥家去给姥姥洗脚。不到5岁的时候,就给姥姥煮牛奶,姥姥喜欢得不得了。达生不仅是姥姥的掌上明珠,也是两个大家族的掌上明珠。达生的姐夫从小就认识达生,也特别喜欢人见人爱的达生。大姐结婚之后,两人又相处得非常好,真比亲兄弟还亲。达生出事后,无论从亲情上还是从工作上,都给姐夫以巨大打击,特别是心理上的压力太大,因为他毕竟还担任派出所的指导员职务。此后,他的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半年后就去世了。
苍天无眼。
此后,达生的姥姥、表弟和母亲也因为达生先后去世。巨大而又残酷的打击接踵而至,天就要塌了下来。
在所有的亲人当中,应当说遭受打击最大的,是大姐。她不仅承受弟弟逃亡、失去母亲和姥姥等亲人的生死别离之痛,还要承受失去相敬如宾恩爱有加丈夫的巨大打击,真的让这个红颜女子痛不欲生。然而,就在这天就要塌下来的关键时刻,大姐把对丈夫和母亲等亲人的思念和对弟弟的无尽牵挂,统统埋进了心底,擦干眼泪,挺起腰杆,以柔弱之躯,毅然决然停薪离职,来到百里之外的长春,开起了饭店。后来,又同时打三份工,与做生意的二妹,支撑着整个支离破碎的大家庭。
对于大姐,达生感恩不尽,视若母亲。但偏偏就是达生和筱雯最敬重的姐姐,却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她认为筱雯对弟弟的心虽然是真的,但她毕竟年轻,处在容易冲动的年龄。弟弟不是三年两载就能回来的,在漫长的时间里,她的感情能经得住考验吗?一旦出了问题,那对弟弟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大姐的反对,成了筱雯的一块心病。
2004年1月22日,农历大年初一。上午,筱雯用两个保温饭盒装上煮好的饺子,匆匆赶到铁北监狱,中午时分,跟达生隔着玻璃吃了一顿“团年饭”。达生因为当年潜逃时靠节食减过肥,患了严重的胃病,经常吃不下东西。为了让达生多吃一点饺子,筱雯建议两人同时开始吃,达生在里面吃,她在外面吃,达生吃一个她就吃一个。
对饺子从来不感兴趣、吃饺子从来没有超过10个的她,这一次硬是在达生面前,“示范”掉了半斤饺子。
从铁北监狱一出来,她足足吐了十分钟。
吐完之后,筱雯连家都没回,直接跑到菜场买了一些鱼肉和蔬菜,然后直奔达生的大姐家。大姐的家里只有孩子在,筱雯用了半天的时间,做了一桌鱼香肉丝、红烧鱼等香喷喷的菜。下午四点钟,大姐将员工全部放回家吃团年饭后,自己也回到家中。一进屋,大姐便愣住了:“筱雯,你没回家过年?你还会做菜?”筱雯说:“大姐,你先尝尝,看好不好吃。”大姐一尝,连说好吃。
筱雯告诉大姐,她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做过菜,这是她第一次做。为了这顿饭,她已经悄悄地学习半个月了。筱雯说:“我能把我一生第一次做的菜给大姐吃,心里特别高兴。”
大姐是个聪明人,从筱雯的话语中悟到了她的良苦用心。她虽然表面上没有说话,可心里却感动得流泪。她慈爱地说:“雯雯,跟大姐好好学学,将来好给达生做好的吃。达生就爱吃大姐做的菜。”
听到大姐的这句话,筱雯哽噎着说:“好,大姐……”
在大姐家吃完团年饭后,已是晚上7点半了。筱雯又打的匆匆赶往长春高速客运站,乘上了通往吉林市的最后一班客车。筱雯希望,能在午夜12点之前,赶到父母身边……
筱雯听达生说过,5月21日,是大姐的生日。20日这天,大姐借故说有事,提前一天回德惠同爸爸一起过生日去了。
第二天,筱雯到花店买了一束百合花,带上大姐的女儿,去了德惠。一进门,筱雯便对大姐说:“大姐,祝你生日快乐。”大姐万万没有想到筱雯会一路追到德惠,更没想到筱雯会给自己买花。她怎么也抑制不住心里的感动:这是自己平生第一次收到的生日鲜花啊!
当晚,大姐带筱雯去见自己的父亲。
在达生的亲人中,他的父亲是达生与筱雯关系最激烈的反对者。他曾屡次说:“人家一个大学毕业的姑娘,又是一个出色的经理,怎么可能嫁给一个犯人,而且还要等那么多年!达生真是太不懂事,太不让人省心!”就为这事,父亲已经赌气不去看望日夜想念的儿子达生了。
尽管如此,筱雯还是硬着头皮进了老人的家门。
和老人礼节性地说过几句话后,老人便不再主动说什么了。
正在筱雯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间目光落在了挂了三面墙的国画上。筱雯多才多艺,对国画知识也懂一些,她看出老人的画有相当的水平,于是,她便把话题引到画上来。
一谈到画,老人立即有了兴致,于是站起身来,挨幅讲自己的画。筱雯对老人的每一幅画,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人发现筱雯很懂画,越谈兴致越高,两个多小时的交流,终于让老人对她喜爱有加了。
于是,他对筱雯,也是对家里其他人说:“都说我儿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现在看来还真是不假。我儿子的后福,也许就是雯雯啊!”
就这样,筱雯“四两拨千斤”,闯过了最难通过的一关。
此后,筱雯虽然尚未跟达生结婚,但她已经完全把自己当作达生的媳妇了。她替达生孝顺爸爸,孝顺大姐,并且还要替达生照顾大姐的女儿,向死去的姐夫赎罪。
一个23岁的年轻女孩,就这样每天奔跑在监狱、大姐家和酒吧之间,没有一刻的时间是空闲的。她的手机24小时不敢关机,生怕达生的亲人们有什么事情需要找她。每天上午她都要去看望大姐,帮她照顾孩子。下午2点半她要去酒吧上班,第二天凌晨两点才下班。碰到规定的探视日,她晚上顶多只能睡三个小时就要起床,因为铁北监狱在城北郊,去一趟要坐很长时间的车,而过了接见时间就见不到达生了。
因为她每天都处在马不停蹄地奔波之中,并且为了让达生经常都能在监狱内的超市中买到肉罐头,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顿顿都只吃面条。筱雯在酒吧曾晕过去三次,酒吧老板曾明显表示过不满,医生也曾提醒她谨防“过劳死”。
而筱雯则认为,她就是一只飞蛾,扑火就是她的命运。只要能替达生把本该他做的一切事情都做好,只要他在狱中能过得安心、放心,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她也义无反顾。
筱雯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跟达生登记结婚。可是由于当时吉林省还没有在押罪刑犯结婚的先例,这一愿望暂时无法实现。于是她的日程表上又多出了为结婚一事四处奔走的内容。她找过监狱长、民政局和吉林省司法厅,但都没能得到肯定的答复。不久后她从媒体上得知杭州第六监狱的石琳和赵博在司法部的特批下已喜结连理后,兴奋不已,觉得自己的事也肯定有希望,决定安排好手中的事情之后上一趟北京,亲自去争取司法部的支持,以完成自己此生这一最大的心愿。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事情没有办成。
3年多过去了,在人们的各种议论和眼色中,筱雯用自己的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冷静地向人们展示了自己并非冲动的选择。在她工作的酒吧,有些人就以世俗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她没有去同她们争辩解释,而是选择离开。后来她选择了一家薪金并不是最高的酒吧,又应聘到一家外语学校当英语教师。其原因是,这家酒吧和学校的老板,对她的做法表示理解、尊重和支持,使她起码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工作环境,减轻了些许心理压力。
接着,筱雯要面对的,是各种诱惑和挑战。
一天,筱雯在大连的大姨给雯雯的妈妈打来电话,要筱雯到大连去一趟。
她大姨原来也在吉林市工作,是妇产科大夫,筱雯就是大姨给接生的,对筱雯比亲闺女还亲。后来,大姨调到了大连工作,一直关心着筱雯的终身大事。筱雯表弟的一个同学从日本留学回来,到大姨家去看望表弟。表弟看同学还没有成家,就想把表妹筱雯介绍给他。他把表妹的情况介绍后,同学很有兴趣,待看了表妹的照片后,表示乐意见见面。大姨心里甚是高兴,觉得男方条件这么好,筱雯一定会同意的,于是就满怀欣喜地打来了电话。可是,筱雯妈妈接到电话,心里却高兴不起来,怕是还拗不过女儿那颗心。不过,妈妈还是把女儿叫了回来,想试一试。正如妈妈所料,女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大姨觉得外甥女的眼光太高了,这么好条件的还不行。但是还不死心,大姨紧接着又给筱雯介绍了一名海军军官,可还是被雯雯拒绝了。于是,大姨就纳了闷了:这么好的条件我这外甥女都相不中,她究竟要找什么样的?是不是眼光太高了?
2006年五一前,大姨得病了,筱雯利用五一长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大连看望大姨。在大姨的一再追问下,筱雯不得不向大姨说了实情。惊愕不已的大姨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又知道自己这个外甥女的性格,可是又不甘心。于是,病刚好些,就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了吉林,要亲眼看看。筱雯带着大姨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达生家,进行了认真的“考察”。
东北人找对象,很看重家庭。经过同达生的爸爸、姐姐和其他亲人的交谈,大姨觉得这是个“本分人家”,挺满意的。临走时,达生的爸爸还送给大姨4幅画,大姨欣然接受。“考察了”家庭之后,筱雯陪同大姨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监狱,去看达生。经过“考察”,大姨也觉得确实是个不错的人,再也无话可说。
筱雯在大学的几年时间里,由于一直受聘在酒吧当经理,干得很好,不仅念书从没跟家里要过一分钱,有时还资助生活困难的同学,班里有三个女同学特别佩服她,跟她的关系特别铁,比亲姐妹还亲。毕业后,筱雯同一个同学留在了省城,另外两个一个去了上海,一个去了深圳。去上海的同学开了一家旅游公司,去深圳的同学在一家制药外企当经理。筱雯爱上达生的事发生后,在长春的同学坚决反对,可她知道雯雯的性格,她是很难说服的,于是,就联合在上海和深圳的两个同学,希望能改变筱雯。
在上海工作的同学听到筱雯爱上了一个被判15年徒刑的重犯,几乎惊呆了。但她也深知一般的力量是很难改变这个同学的,于是,就以让筱雯到南方一个大城市的分公司当经理的重大筹码,试图动摇筱雯。在深圳的同学将筱雯的经营才能向公司老总推荐后,公司老总当即同意让筱雯做南方一个地区的总代理。
可是,对于这些杀伤力很强的诱惑,筱雯都毫不犹豫地回绝了。
然而,她的同学仍不甘心,齐聚长春一起向她发难。
筱雯流着眼泪对3名同学说:“你们是我的好同学,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不然不会从那么远的地方专门回来,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你们也了解我的性格,我既然把爱给了他,我就不能再离开他。”
在上海和深圳的同学虽然铩羽而归,可当筱雯送她们离开长春的时候,都相拥而泣,都向她们这个特立独行同学,表示了良好的祝福。
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每到家属探视日,筱雯都当作自己和达生屡过屡新的节日,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带着达生爱吃的水果和需要的东西,来到监狱,给达生以鼓励,让他好好改造,争取立功减刑。
一位监狱管理干部感慨地说:“我在这干了20多年,还从没见过像筱雯这样的家属,风雨无阻,接见日一次不落。”
筱雯的爱,如温暖春风,沐浴着达生的心灵,给予他新生的力量。达生在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如果说我一生因缘而美丽,那就是遇到了你;如果说生命因有爱而精彩,那就是我对你的期待。生命中有你是上帝赋予我最大的恩赐,从此后我的人生因你而精彩……”在一首题为《昂首向明天》的诗中,他这样写道:“我昂首走向明天/春风捻动着吐蕊的花瓣/告别昨天的阴暗/黎明挥舞玫瑰色的手绢/我昂首走向明天/结束人生黑色的片断/炼狱般生活的洗礼,已将蒙尘的灵魂替换。”
自从筱雯出现以后,达生的精神面貌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监狱方面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改造成绩突出,达生获得了第一次减刑。
2004年9月,达生被转到了离长春近200公里的四平监狱。从长春去探望,途中要倒车,需要三个多小时的路程。转狱后,根据规定,达生要单独关押一段时间,不许家属探视。同时,这个监狱家属的探视时间为半月一次。
按照监狱规定,新转来的罪犯须要单独关押一段时间。在单独关押的时间里,达生有了大块完整的时间,冷静客观地反思了从认识筱雯到现在所走过的情感历程。他想到,这件事对于筱雯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虽然,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交往,筱雯已成为他的精神支柱,甚至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了筱雯,他会怎样活下去。可是,作为一个负责任拿得起放得下的男人,他不能那么自私,不能光知道为自己考虑,而首先要设身处地地为筱雯考虑,不能让她最好的青春年华,在苦苦的等待中,为他而残酷地逝去。
最后,他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坚决和筱雯分手。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恐惧,十年啊,多么漫长。我不能这样自私,让一个这么好的女孩为我苦苦等待十年……我只能将你酿成最苦最烈的酒,怅惘地咽下……我选择了从你身边离开,用祝福把悲伤替代,用微笑把眼泪遮盖,挥挥手道声珍重……”
达生转狱后,筱雯愈发挂念达生,可是又一时去不了,着急上火,于是就在达生快要出“小号”的时候,终于病倒了。可是,到了可以探视的那天,她还是挣扎着早早起来,乘上6点30分的第一趟长途汽车。
当筱雯到了监狱的时候,达生正因病倒在医院打吊瓶。一见达生憔悴的面容,筱雯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
然而,让筱雯万万没有想到和痛苦的是,达生向她提出了分手。
她听着达生讲同她分手的理由,真是又气又恨又恼。可她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她流着眼泪,让达生不要胡思乱想,好好改造,不要做让她伤心的事。
然而,达生去意坚决,冷着脸色,把筱雯撵走了。
筱雯一路上流着眼泪,回到了长春后,就住进了医院。
筱雯知道,达生也是个轻易不能改变自己决定的人。
于是,一场撼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拯救爱情”行动,开始了。
又要到家属探视日了,筱雯打电话给监狱的管教了解达生的情况。管教说,他在找达生谈心的时候,发现他脸色发灰,还掉了头发,情绪很低落。筱雯听了,立即到超市除了买来达生爱吃的牛奶、蛋糕外,又买了洗面奶和章光101生发药品带上。
在以往几十次的家属探视日筱雯给达生带去的东西,达生都高高兴兴地收下,而这次,达生却婉言谢绝了。不管筱雯怎样说,达生都不肯收下。最后,筱雯把东西留给了管教,拜托他转给达生,自己再一次流着泪离开了监狱。
筱雯茶不思饭不想,苦苦思考如何才能让达生回心转意。
她终于想出一个办法。
过去,达生对筱雯的一片痴情真心,从没有丝毫的怀疑,可对筱雯父母的态度,虽然听筱雯说也是赞同的,可是,他一直没有听二位老人亲口表白,所以心里一直没有底。
筱雯又一次突然间回到了百公里外的家中。
对于独生女儿的这场爱情,开始时爸爸、妈妈无论如何不敢想象。可是,他们又深知女儿的性格,是个“一口井挖到底”的人,一旦认准了的事,就轻易不会放弃。可是,又不放心把女儿交给这样的一个重刑犯,女儿要苦苦等待十几年,这太残酷了。可筱雯最终还是说服了爸爸、妈妈,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对于这一点,达生对筱雯的爸爸妈妈心怀无比的感激,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
筱雯想到这件事,便想让爸爸、妈妈给达生写封信,劝说达生不要胡思乱想,继续好好改造,全家人都盼望着他早日回来团聚。她想,达生是会听她爸爸妈妈话的。于是,便再一次突然回到了家里。
爸爸妈妈听了女儿的请求,虽然心里也曾想让女儿就此借机结束这场残酷的爱情,可是那仅仅是“私字一闪念”而已,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于是,妈妈写了半夜,写了一封长信,情真意切,劝说达生不要做伤筱雯心的傻事,好好改造。
达生接到筱雯爸爸妈妈的来信,立即以孩子的身份给回了信。信中,他对他们两年来对女儿的支持,对他的关心呵护,表示深深的感谢。可他又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完完全全地向筱雯的爸爸、妈妈讲了出来。他说他是经过几番痛苦的思索,才做出这个选择的。他说自己是个负责任的男人,这是为了对筱雯负责,不能为了自己而坑害了筱雯。同时,这也是为了对他自己负责。否则,他会时刻受到良心的责备,那样的日子是会比坐牢还要痛苦的。
达生没有买筱雯爸爸、妈妈的账。
天可怜见,真是难煞了痴情姑娘筱雯!
在反复阅读达生给爸爸妈妈的回信时,从字里行间,发现了达生对爸爸、妈妈的无比尊重与感激之情。于是,她又决定利用这一点,让爸爸、妈妈再帮女儿一次——让二位老人亲自到监狱去说服达生。
面对女儿的执着,爸爸、妈妈别无选择。于是,筱雯的妈妈亲手做了达生最爱吃的红烧肉,同老伴一起乘着女儿借的一辆轿车,去了监狱。
对于筱雯父母的到来,特别是看到筱雯妈妈亲手做的香气扑鼻的红烧肉,达生是万万没想到的。
二位老人以亲人和长辈的口吻,言之凿凿,情之切切,安慰鼓励达生安心积极改造,他们和筱雯都等待他早日回家。二位老人的这次探望,使达生很受感动。他沉思了许久,动摇了,犹豫了。
可是,最后,他还是流着泪水,委婉地表示不能改变自己的决定。
面对达生的态度,筱雯还是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到了家属接见日,她照样还是带上达生爱吃的东西去看望达生。
尽管达生的态度还是很冷淡,可她愈挫愈坚,她一定要改变达生。
达生逃亡在西安念大学的时候,同班上的一个同学情同手足,后来,那个同学的母亲认了达生为干儿子。每到节假日,干娘都要把达生找回家,为他做最爱吃的饭菜,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情同亲生母子。达生入狱后的几年里,干娘除了经常打电话和写信给达生,还要儿子每年至少专门从西安来到东北代她来看望达生一次,因此达生对这个干娘,心存无限的感激。
就在筱雯苦苦寻求不得其所的时候,突然间,一道闪电从脑际闪过——她想起了这个干娘。
于是,她立即打电话把达生的情况跟干娘作了汇报,想让干娘来东北一次,说服达生。她说,她知道干娘年岁大了,身体也不太好。可是,她已被达生逼得走投无路,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求干娘了。
干娘被筱雯的一腔痴心深深打动,答应立即起身来东北。干娘的儿子知道后,更为达生能得到筱雯这样好姑娘的真心而感动,决意陪母亲一起来东北。
干娘和儿子的到来,特别是看到满头白发的干娘不辞一路风尘,特地来劝说,达生感动得泪流满面。干娘动情地说:“达生啊,你知道筱雯为了爱你,承受多么大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吗?说实在话,筱雯那么好的姑娘,找什么样的好小伙子没有?她那么真心地爱你,是你今生的福气,是老天爷看你原本是个好孩子的份儿上,才动了恻隐之心,赐给你这么好的一个姑娘的,你要倍加珍惜才是,你怎么能伤害她?逼得她实在没有办法,都把我们找来了,你知道她的心里有多么苦吗?我知道你心里还是深深地爱筱雯,你这样做,也是为她着想,可雯雯并不领你这份情,反而是你深深地伤害了她。如果你真为她着想,就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回到她的身边,好和我们大家一起团聚。”
听了干娘一番肺腑之言,达生哭了,干娘也哭了。
筱雯的泪水,更是止不住地流淌。
不过,这是激动和喜悦的泪水。因为,达生向她道了歉,并表示再也不做让她伤心的事了,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到她身边。
过去在长春监狱时,有亲情热线,打电话比较方便。在这里,为了能加强同达生的联系,使他能经常得到亲情的关照和鼓励,筱雯便经常用手机把给达生的短信发到监狱,再由监狱下载给达生。所以,筱雯不仅是全监狱探视最多的家属,也是发短信最多的家属。
紧接着,全省监狱系统在犯人和家属之间开展“法与情”短信互动竞赛活动。筱雯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趁热打铁,加强了对达生的情感交流与鼓励。在这项活动的两个月中,筱雯给达生发了300多条短信,达生给筱雯发回260多条,整整抄写、剪贴了两大本日记本,不仅是全监狱最多的,也是全省监狱系统最多的。两人的短信,还成了狱友们都争着抢着看的“作品”。他们的短信,还被省司法厅办的内部报纸《新生报》刊登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新的希望终于使达生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正如他在一条短信中所说的那样:“只要我们抱着坚定的信念,幸福美好的明天一定会早日到来,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
达生重振精神,工作更起劲了,还积极参加监狱的各项活动,深得监狱管理人员的好评,被多次减刑。
筱雯曾经说过:等达生回来之后,她和达生便离开使他们且恨且爱的家乡,来到社会的某一隅,凭着自己的努力,过“隐居”的二人世界的生活。
衷心祝福这对苦命鸳鸯!
(本文中除梁旭东外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