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京鹏 吴红云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 102209/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空间语义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中的“数量概念”(亚里士多德 1990:16-17)。Langacker指出,如果某实体被包涵在一个述题范围内,则可以描述为“界”(Langacker 1987:189-213)。Talmy则认为,与英语名词数量有关的特征范畴共有3个,即极性(又译为“数从”或“数态”)(plexity)、界态(state of boundedness)和分割状态(state of dividedness)(Talmy 2000a:42-68)。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研究是句法语义接口研究的重要一环。空间界态作为语义概念,英汉词汇化模式作为句法概念,二者之间的接口关系值得深入探讨。运动事件可从真实运动事件和虚构运动事件进行对比考察,从而全面揭示英汉运动事件空间界态的词汇化模式。
Langacker认为“意义就是概念化”,语义研究的目的是考察人们如何利用语言表达空间概念(Langacker 1987:5)。因此,空间语义和句法之间理应存在接口关系。陆俭明指出,句法范畴包括各种语法成分(如主语和谓语)和词类成分(如名词和动词),而语义范畴则包括各种关系,如“施事、受事、工具、数量、领属、自主、位移等”(陆俭明 2006:30-35)。生成语法认为,句法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应关注动词和介词题元约束的分析性研究。(郑玉荣2010:93-96,刘宇红2011:56-60) 但认知语法更加强调语义的作用,并指出“语法就是概念化”(Langacker 2002:1)。因此,空间语义的界态关系与运动事件的句法模式之间存在接口关系。
Langacker对句法和语义接口关系进行初步的词汇化模式探讨,并指出动词表示过程,介词表示关系,说话人在大脑中对词义概念内容的描绘和视角决定句法建构的差异(同上 2008:358)。Talmy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指出,动词本身就可以表示[运动]和[路径]两个概念的语言称为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而需要介词等辅助手段才能表达[路径]概念的语言称为卫星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Talmy 1985:57-149)。
关于真实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Talmy曾以walk through为例探讨空间界态语义,并提出著名的“界段重合”(boundary coincidence)理论(同上 2000a:55)。对于真实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Aske(1989:1-14)、Slobin(1996:193-220)与Talmy的相关研究一脉相承、异曲同工。Talmy所称的“有界化”表达即Aske指出的“目标到达型”或Slobin划分的“边界跨越”型,而Talmy的“无界化”表达则对应Aske的“非目标到达型”和Slobin的“非边界跨越”型。同时,Talmy对“虚构运动”(fictive motion)事件词汇化模式也有过详细的论述,即“以动态事物为基本参照点的结构来系统而广泛地描述静态场景的语言现象”(Talmy 2000a:104),并认为虚构运动是语言描写的普遍现象。Talmy指出,所有语言的词汇化模式中都包含路径信息(同上 2000b:117)。
国内研究者也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考察真实运动事件空间界态的句法语义接口问题。陈佳认为,很多英语介词既可以表达“有界”概念,又可以表达“无界”概念(陈佳 2010:29-34)。也有研究者提出汉语表达中时间象似性的特点,如“打起手鼓唱起歌”不能说成“*唱起歌打起手鼓”(李可胜 满海霞 2013:127-134)。无论真实运动还是虚构运动,句法和语义背后的认知动因是其接口研究的重要因素,而空间语义的识解取决于路径概念成分的识解。(陆俭明 2006:30-35) 本文拟根据运动事件理论,通过检索英汉平行语料库获取语料,对比考察真实和虚构运动事件中的句法语义接口关系。
截至目前,有关空间界态句法语义接口的研究还比较少,且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内省式研究为主,鲜有研究使用语料库或采用多种研究工具对结论进行三角验证。此外,英汉对比角度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还非常少,尚未发现真实运动事件和虚构运动事件的对比研究。在运动事件框架下,如果词汇化编码模式发生变化,其内部的诸多概念语义成分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凸显变化。(杨京鹏 托娅 2013:7-12) 因此,我们假设,当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发生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时,无论真实运动还是虚构运动,其句法和语义接口关系也可能发生相应变化。本研究拟从真实和虚构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入手,采用语料库检索获得英汉平行语料,对英汉空间界态的句法语义接口关系进行对比研究。
在真实运动事件方面,我们首先采用英汉双语例句语料库Jukuu①进行检索,获得英汉双语例句100条,然后采用语料库分析软件CUC_ParaConc_V0.3②进行分析。在虚构运动事件方面,本研究采用“TED英汉平行演讲语料库”(以下简称“TED语料库”)③,分析工具为BFSU ParaConc 1.2.1平行文本检索工具,检索正则表达式为“towards?”,表明我们的检索范围涵盖toward和towards两个变体。通过穷尽性检索,本研究共查询到373对双语平行句对。然后,我们使用索引文本随机抽样工具Concordance Randomizer 1.2④获取100对随机抽样的英汉平行例句。
两位研究者⑤根据Talmy(2000a:55)的“界段重合”理论对Jukuu语料库检索获得的双语例句进行界态标注(初次标注相似度为91%)。根据Talmy(2000b:117)的理论,本研究将虚构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分为7种:完整模式(whole)、“名词+介词”模式(n.+prep.)、“形容词+介词”模式(a.+prep.)、单介词模式(prep.)、语用路径模式(prag.)、动词路径模式(v.)和零路径模式(zero),并请上述两位研究者据此对TED语料库检索获得的100对双语例句进行词汇化模式标注(初次标注相似度为89%)。最后,研究者与标注者商讨确定全部例句的标注。
Jukuu语料库的统计结果显示(参见表1),英汉例句的有界化语义表达分别占55%和54%。TED语料库的统计结果显示,真实运动语义有17例,虚构运动语义有83例。关于虚构运动,翻译转换以后,有45例(占54.22%,即45/83)保持前后词汇化模式的一致,但也有39例(占46.99%,即39/83)出现变化。
表1 真实运动事件的界态语义统计结果⑥
Langacker提出运动事件的公式(见图1),并指出:客观运动(即真实运动)是指动体在真实空间移动中表现出的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Langacker 2007:79-87)。时间(tn)和空间(即“地点”ln)构成一个纵横坐标。在持续的运动过程中,动体占据坐标中一个个的点。最后,这些点连接成线,呈现出一个运动路径。动体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进行延伸运动。无论在客观运动还是虚构运动中,人的视点构成的坐标轨迹都满足该运动公式。因此,原有的空间物理状态下的真实运动作为源域,投射到人的概念认知域(目标域),形成虚构运动。Langacker的观点与Talmy不谋而合。Talmy指出,虚构现象的认知表征是认知系统的“重叠系统”(over-lapping systems)模式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认知某一单独个体时会产生这种重叠现象(Talmy 2000a:99-105)。这两种认知表征包括真实(factive)认知表征和虚构(fictive)认知表征,前者真实性较高,后者真实性较低。因为虚构运动是利用运动来表示静止的事物,因此,虚构运动的词汇化模式和真实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可以相互参照。Talmy还提出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提供两个互相矛盾的表征,目标域的实体表征通常真实性更强,而源域实体表征的真实性较弱(同上 2000:168)。图2表示从框架相对运动(frame relative motion)的角度,讨论物理现象(即真实运动)和虚构运动的关系。
图1 客观运动的表征公式
图2 物理现象和虚构运动的关系
TED语料库的统计结果显示,在语义方面,真实路径(英汉各17例)和虚构路径(英汉各83例)之间没有出现跨越变化,表明在英汉翻译转换时,运动事件的真实性和虚构性界限明显,不容易出现语义跨越。在句法方面,虚构运动条件下的英汉词汇化模式出现较大的跨语言交叉变化。真实运动和虚构运动并非两个互不相关的极端概念,而是一个连续体。也就是说,在绝对的真实运动和绝对的虚构运动之间存在无数的中间运动概念。Matsumoto(1996:183-226)分析虚构运动的真实性和抽象性的连续性特征,并指出,例①a表达任意的虚构运动(arbitrary fictive motion),即表达的运动是任意假想的;而例①b表达具体的虚构运动(specific fictive motion),即该句表达的运动事件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因为读者可以推测动体(如人或车)真实存在。所以,例①a具有更高的抽象性。
① a.The highway passes through a tunnel there.
b.The highway I was driving on passed through a tunnel then.(Matsumoto 1996:204)
人类语言的复杂性决定运动事件句法语义接口的复杂性。既定的运动事件,在不同语言表达中会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从而体现出词汇化编码模式的差异。介词既表达特定的路径概念,又凸显一定的界态语义特征,因此介词的相关研究引起学者们的注意。Talmy(2000b:117)指出,所有语言的词汇化模式表达中都包含路径信息。例如在英语和汉语中,其运动事件的语义元素编码为:[运动+副事件(方式/致使)]+[附加语(路径)]。
数据显示,在真实运动事件框架下,英汉句法表达中均存在有界化语义倾向(英汉有界化语义表达分别占55%和54%,见表1),而英语的兼动名词结构主要体现无界化语义特征(无界化语义表达占76.92%,即20/26,见表1)。但是,Langacker指出,“有界”和“无界”具有相对性,可以互相转化(Langacker 1987:204)。其中,“搭配”和“凸显”是重要的转化手段。“搭配说”出现较早,主要考察搭配成分的语义和语序对界态转化的影响。Jackendoff认为,有些句子表达内在的、有界的时间概念,不能与表达无界的、持续的时间状语搭配(Jackendoff 1990:28)。这一观点和沈家煊的界态搭配理论有相似之处。沈家煊认为,汉语的界态区别手段是语序加词汇(沈家煊 2004:40-54)。搭配和语序的识解必须纳入语言表达式的整体框架。刘辰诞探讨语言整体结构和部分结构相互依存的界态关系(刘辰诞 2007:53-58)。由此看来,以搭配和语序为代表的成分结构观和以语言表达式为代表的整体结构观,不仅体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且表现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可以从“凸显”的角度进行阐释。古川裕提出“显著性原则”(saliency principle),即有些事物被视为有界,是因为它们在人们的认知结构上实现“凸显”(古川裕 2001:264-274)。意义是以过程为基体的片段凸显,意义建构就是概念化(Langacker 2008:30)。也就是说,人们关于某一认知域的所有百科知识都参与语义识解。整体背景下的部分凸显,会使识解者对其投入较多的注意力,形成某种认知边界,从而实现有界化。我们认为,“凸显”的事物既受到搭配或语序等局部背景的影响,同时又受到语言表达式创设的整体背景的影响。在两种“背景”的共同烘托下,事物的空间语义特征得以凸显,从而产生有界化识解。因此,“凸显说”与“搭配说”实质上是相通的。
关于界态转化问题,Krifka也曾提出“渐进式”(incrementality)理论,他认为事件在发展过程中,其进展程度与宾语名词论元量的消耗成正比关系(Krifka 1992:28-53)。在例②中,through可以理解为双界态概念(陈佳 2010:29-34)。宾语名词 it 的论元量受到时间概念的影响,从而产生语义概念上的消耗。由于宾语名词的论元量固定,即it所指的这段路有特定距离,随着时间的延长,宾语论元量的消耗会达到一个自然的终止点,即可以实现“界段重合”,所以体现有界性。时间概念对动词短语的界态影响显而易见。Stein也指出,时间名词使相应的识解目标“从无边界的活动中剪切出一个片段”,并凸显出来,以过程为基体,构建一个时间上有始有终的片段,从而实现有界化(Stein 1991:1-29)。
② It’s justacoupleofhoursto walk through it.There’s so much to see./从头到尾走一趟也要两三个小时。有太多的东西值得看。(Jukuu语料库)
尹付认为动作、事物或性状都存在“有界”与“无界”的对立(尹付 2011:89-93)。英汉例句中存在大量无界化表达(英语占45%,汉语占46%,见表1)。动词短语walk through在原始状态下体现有界性,而变成名词短语have a walk through以后,却凸显“走路”动作的重复性和无界性。同时,当受到特定时间概念影响时(如例②),则可能体现出截然不同的界态特征。可见,时间概念对原始界态识解过程的影响很大,可能使原始界态产生截然相反的识解转化。
因此,我们可以初步认为,在真实运动事件框架下,“有界”和“无界”是一个连续体(见图3),在二者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准有界”认知体(尹付 2011:89-93)。“有界”与“无界”的界限也不是牢不可破,如果受到某种限定或凸显因素的影响(如时间概念),原有的识解平衡将被打破,朝相反方向滑动,甚至实现界态的转化。
图3 “有界”与“无界”的连续体
Matsumoto比较英语和日语虚构运动句法的异同,并提出虚构运动必须遵循的“路径条件”和“方式条件”,即(1)路径特征必须表达出来;(2)方式特征不能出现在表达中,除非用于表达路径概念(例③a-c)(Matsumoto 1996:183-226)。但是,如果运动动词本身包含一定的路径信息,则不须用介词或副词短语描述路径(例③d)。事实上,汉语也可以省略路径词汇,如:“路通八方”、“面朝黄土”,因为“通”和“朝”本身就包含路径信息。其他包含路径信息的动词还有:“上升”、“下降”、“插”和“蜿蜒”等。
③ a.John began to run.
b.*The road began to run.
c.The road began to run {straight/along the shore}.
d.The road began to {ascend/descend/curve}.(Matsumoto 1996:183-226)
关于方式条件,Matsumoto认为,某些英语动词(如go,come,run等)包含路径,可以用在延伸路径虚构运动表达中,其他一些动词(如walk,jog,creep等)则不能(同上)。因此,英语的walk不能用于虚构运动中,但是汉语中的“走”(既表示方式,又表示路径)却可以,如例④。Matsumoto指出,在虚构运动中,动词的方式成分会被整个句型压制(同上)。而且,词义泛化是虚构运动对动词压制的基础,汉语的“走”和英语的run才具有对等性。
④ 从地图上看,这条路顺着山边向北走一百英里,后向东拐。(李秋杨 陈晨 2012:40-45)
TED语料库统计结果显示,汉语例句中出现3类特有的词汇化模式表达虚构运动语义,即语用路径模式、动词路径模式和零路径模式。“语用路径模式”指在词汇化模式中表达路径的介词被省略掉,转而由语用环境表达路径概念。在例⑤中,“辞”应视为虚构运动的动作和方式,但不包含路径概念。但是,读者从这句话中可以识解出:“她”作为一个虚构动体(始源物体),向“世界”这个末端物体挥手告别,并渐渐远离这个世界。在真实运动中,有些路径动词本身表达路径概念,不需要介词作为卫星成分。虚构运动也是一样。在这样的虚构运动中,呈现出“动词路径模式”,即路径既不是介词表达的,也不是语用环境表达的,而是由动词表达出来。在例⑥中,“他的行为”似乎发出一条射线,并沿着此射线向前做虚构运动,直到跨越某条“底线”,并继续向远处延伸。但是,此句中并没有任何介词表达相应的路径概念,“过”本身包含运动和路径两个概念。此句中,介词被省略掉,没有显著的卫星成分来表征相应的路径。此外,在英语例句向汉语例句的转化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转为汉语的“零路径模式”。在例⑦中,汉语采用意译,凸显静态的判断句式,消除英语的虚构路径描写,因此识别为零路径。可见,汉语零路径的重要促成因素是某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
⑤ 她辞世了。(改编自TED语料库)
⑥ 他的行为过了底线。(自编例句)
⑦ It patently veers toward propaganda./显然这个因素就是宣传作用。(来自TED语料库)
上述分析说明,即使没有相应的卫星成分,有些语言(如汉语)也可以表征虚构路径的概念。在虚构运动事件的语义表征中,动词或介词都不是必要的,但“路径概念”是必要的。至于动词和介词哪一个是更加核心的要素,关键要看由哪一个来表征路径概念。当然,二者也可能都不表达路径,而由语用环境补充路径概念。至此,我们部分地认同Matsumoto(1996:183-226)的路径条件,即“路径特征必须表达出来”,只是不一定是由动词、介词还是语用环境表达出来。
本文在运动事件框架下分别从真实和虚构运动角度探讨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语义接口关系。研究发现,真实运动和虚构运动的词汇化模式可以相互参照,二者构成源域和目标域的隐喻关系。在语义方面,真实运动和虚构运动之间不易出现跨语言的交叉变化。在句法方面,虚构运动条件下的英汉词汇化模式出现较大的跨语言变化。真实运动和虚构运动二者之间存在真实性和抽象性的连续体特征。在真实运动事件框架下,英汉两种语言界态语义的词汇化模式总体上存在有界化倾向,而兼动名词结构主要表达无界化概念。有界化的手段主要是“搭配”和“凸显”。“有界”和“无界”是一个连续体,在二者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准有界”认知体,在外在因素(如“时间”)的影响下,界态能够产生由此及彼的转化。在虚构运动事件框架下,运动事件的语义表达一般应受路径条件的限制。但是,汉语中的某些特殊词汇化模式(如:语用路径模式、动词路径模式和零路径模式)不一定受该限制。本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对语言类型学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释
①即句酷,目前全球最大的双语例句语料库,包含上千万条的双语例句。
②中国传媒大学平行语料检索软件,主要用于检索双语、多语平行语料。
③TED英汉平行演讲语料库(TED English Chinese Parallel Corpus of Speech)所收文本源自TED.com网站演讲视频英文转写及相应中文翻译。该语料库共包含六百多万字词的英汉语语料。语料的初步收集、整理和后期校对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研究中心的许家金教授完成。
④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研究中心的许家金和熊文新研发,用于语料库的索引行抽样。
⑤两位研究者均为某“985”高校英语教师,中国籍,母语为汉语,36岁左右,拥有10年以上教学和科研经验。
⑥单元格中,斜线的上半部分代表动词短语数量,下半部分代表名词短语数量。
陈 佳.英语across类介副词的界态语义与动态识解[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2).
古川裕.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J].当代语言学,2001(4).
李可胜 满海霞.VP的有界性与连动式的事件结构[J].现代外语,2013(2).
李秋杨 陈 晨.汉英虚构位移表达的体验性认知解读[J].山东外语教学,2012(1).
刘辰诞.“界”与有界化[J].外语学刊,2007(2).
刘宇红.生成语法中词汇语义与句法的界面研究[J].外语学刊,2011(5).
陆俭明.句法语义接口问题[J].外国语,2006(3).
沈家煊.再谈有界与无界[A].语言学论丛(第30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A].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杨京鹏 托 娅.运动事件封闭和开放语类的体验对比研究——以英语路径动词为例[J].外语教学,2013(5).
尹 付.“有界”与“无界”:二律背反命题界限域的认知语言诠释[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郑玉荣.论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句法结构与语义接口的演化[J].外语学刊,2010(3).
Aske,J.Path Predicates in English and Spanish: A Closer Look[A].In: Hall,K.,Meacham,M.,Shapiro,R.(Eds.),Proceedingsofthe15thAnnualMeetingoftheBerkeleyLinguisticsSociety:GeneralSessionandPara-sessiononTheoreticalIssuesinLanguageReconstruction[C].Berkeley: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89.
Jackendoff,R.SemanticStructures[M].Cambridge: MIT Press,1990.
Krifka,M.Thematic Relations as Links Between Nominal Reference and Temporal Constitution[A].In: Sag,I.,Szabolcsi,A.(Eds.),LexicalMatters[C].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1992.
Langacker,R.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TheoreticalPrerequisites[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Langacker,R.Concept,Image,andSymbol:TheCognitiveBasisofGrammar[M].Berlin: Mouton De Gruyter,2002.
Langacker,R.Dynamicity,Fictivity and Scanning [A].高远 李福印编.罗纳德·兰盖克认知语法十讲[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Langacker,R.CognitiveGrammar[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Matsumoto,Y.Subjective Motion and English and Japanese Verbs[J].CognitiveLinguistics,1996(2).
Slobin,D.Two Ways to Travel: Verbs of Motion in English and Spanish[A].In: Shibatani,M.,Thompson,S.A.(Eds.),GrammaticalConstructions:TheirFormandMeaning[C].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Stein,G.The Phrasal Verb Type “to have a look” in Modern English[J].Internation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inLanguageTeaching,1991(1).
Talmy,L.Lexicalization Patterns: 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s[A].In: Shopen,T.(Ed.),LanguageTypologyandSyntacticDescription:GrammaticalCategoriesandtheLexicon[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Talmy,L.TowardaCognitiveSemantics.Vol.1[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Press,2000a.
Talmy,L.TowardaCognitiveSemantics.Vol.2[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Press,200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