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溥仪的那些未解之谜
溥仪是一个传奇历史人物,一生三次称“帝”,最终被改造成了普通公民。他的一生记录着一个“空前绝后”而又令人惊叹的历史奇迹,也恰恰是晚清以来百年历史演化的缩影。然而,围绕着他的一生仍有许多未曾披露的秘密。
溥仪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溥仪是从小由祖母刘佳氏教养。刘佳氏受过刺激,对溥仪三岁前有重大影响——溥仪一生中的性格,多少有些神经质,与此并非没有关系。因溥仪是她的第一个孙子,按照醇王府的老规矩,长孙归祖母教养,所以,刚过满月就被抱到了祖母的身边。
刘佳氏精神病起源:一是由于慈禧妹妹病逝,慈禧大闹醇王府,受到刺激;二是溥仪被抱进宫,又受刺激;三是载涛和载洵过继出去,再受到刺激。她后来精神病反反复复发作,始终未能治愈。这也是溥仪始终惦念的。
慈禧太后临终之际,让情人荣禄之女亦即干女儿瓜尔佳氏与载沣之子溥仪,成了“宣统皇帝”。
立溥仪为嗣。慈禧的出发点很清楚:一、溥仪不仅是慈禧太后妹妹之孙,且是她养女之子,关系特殊;二、溥仪是尚未懂事的小孩儿,慈禧太后可以继续垂帘听政。
事实上,在立嗣人选的问题上,清廷曾爆发过激烈的分歧。慈禧力排众议,立溥仪为皇嗣。
光绪皇帝驾崩前,慈禧到底见没见过他?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光绪死前慈禧亲自去看望他,眼看光绪不行了,不住地摇头叹气,不等光绪咽气就走了;另一种说法是,慈禧没去见光绪,而是派了自己的贴身太监前去探望。
看过慈禧的懿旨我们知道,溥仪既是“承继同治,兼祧光绪”,就是说他也是光绪的儿子,据说溥仪接旨后很快就被抱去见了光绪。
毛泽东会见溥仪
但《清史稿》上和《我的前半生》书中都没有任何记载。不过老太监信修明的日记里披露了当时的历史细节。“光绪爷张开口直乐,含笑而崩”。
晚清研究学者贾英华数十年来围绕溥仪采访晚清以来300多当事人,他介绍:20年前我在四季青公社采访过信修明的过继儿媳妇和嫡孙,他们都认为信修明日记没有私利可言,没必要编造。解放后,有的编辑找过信修明,要他删去某人的内容,信修明宁可不出版,也不违心删改,因为他曾经立下誓言,他要留一部铁史传世。还有,我的忘年挚友末代太监孙耀庭——曾经向信修明借阅过他的日记,认为写得十分真实可信。
溥仪直到九岁,才被迫断奶。宫中的四位老太妃见乳母与溥仪形影不离,关系过于密切,故意找碴儿,假借其他嬷嬷与太监吵架的理由,连同王焦氏一起轰出了宫外。
一天早晨,溥仪照旧像往常一样,在卧室里由乳母喂奶。可谁想到,太监总管张谦和有急事呈报,就慌里慌张地跑进了屋里,这可闯下了大祸。他正看见皇上被喂奶。三个人都感到尴尬万分,溥仪正叼着奶头呢,乳母不知所措,张谦和更是进退不是,遮掩地随口说了一句:唉呀,万岁爷都这么大了,还,还……
没等他说完,溥仪的嘴刚一离开乳头,就大骂起了张谦和:“你简直是犯上!”
说完,溥仪喝令敬事房的太监,把年事已高的老太监张谦和拖倒在地,狠狠地打了一顿。他虽然大声求饶“万岁爷饶命”,可仍然被毒打得几天没下炕。到后来,还是被勃然大怒的小皇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有一种说法,溥仪之后又允许这位老太监回到了宫内。
打这以后,溥仪和乳母想了一招,专门订做了一个大袍子,每当溥仪吃奶的时候,就披上这个大袍子,直到完事儿。可是好景不长,在袍子里吃奶终归不舒服,溥仪是一个性情随心所欲的皇上,有一天,心情烦躁,在吃奶时,两人配合不好,以致不慎咬伤了乳母的奶头,由此,溥仪这才停奶。
辛亥革命爆发后,北洋军即将攻下武汉,袁世凯下令停火。随后,袁世凯反而通过国会向隆裕太后密报:北洋六镇无力防守京津要地,海军也全部叛变。既令迁都也别无他路,只有实行共和,不然的话,包括太后命将不永。
隆裕太后被吓得魂都没了,只好立即召袁世凯进宫。多年后,溥仪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只记得一个胖老头跪在地上,跟隆裕太后相对而泣。
在隆裕太后很快主持召开的御前会议上,由于主战派大臣良弼被炸死,前方又发来军队逼迫清帝逊位,不然即将哗变的电报,无奈之下,隆裕太后决定逊位。
“逊位诏书”颁布的第二天早晨,隆裕皇太后照常正襟危坐,静待上朝。不料等到上午10点多,仍不见袁世凯等人露面,随即传奏事处问话:“今天军机大臣等人,怎么还不上朝?”
“禀报皇太后,袁世凯临行前说,从此不来了。”事实上,历史并不如此简单。袁世凯不再上朝,起初借口东华门外发生了欲暗杀他的爆炸案。
隆裕太后立时愣了,半晌说不出话来。过后,她涕泗横流,说:“难道大清国,让我断送掉了?”
据老太监记载:“袁政府之掌财者,为一班奸商,对于皇室趁火打劫者大有人在,将内府累积数十年之陈欠久已勾清者开单索账,同时运动在优待费项下支取。部中先扣百分之六十为交换条件,皇室如不允许,财部亦不交款,四百万优待费先被扣去了半数。”
这不仅使内务府大臣一筹莫展,也令隆裕太后追悔莫及,在悲愤中崩于长春宫太极殿,年仅47岁。(《百姓生活》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