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洋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编辑|王武强
培育节粮优质抗病新特性挣脱黄羽肉鸡发展的枷锁
文|王洋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编辑|王武强
项目成果:节粮优质抗病黄羽肉鸡新品种培育与应用
承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数据显示,我国年出栏肉鸡100亿只以上,鸡肉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肉类消费产品。以肉质风味俱佳为特点的黄羽肉鸡是我国自主培育的品种,出栏量已占据我国肉鸡总产量的近50%。但生产效率低、品质参差不齐、疾病发生率高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黄羽肉鸡产业健康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近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文杰研究团队研发的“节粮优质抗病黄羽肉鸡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功解决了我国黄羽肉鸡的发展瓶颈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优良鸡种资源。收录的27个地方品种中,肉质细嫩鲜美的地方品种有惠阳胡须鸡、清远麻鸡、茶花鸡、霞烟鸡、桃源鸡、武定鸡、静原鸡、鹿苑鸡、萧山鸡、寿光鸡、浦东鸡和北京油鸡等,此外,各地尚有一些未收录中的品种,如海南文昌鸡、广东阳山鸡等。这些地方鸡大多具有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抗病性强、肉质好等特点,但遗传类型并不相似,生产性能普遍较低。
在我国,黄羽肉鸡的概念较广泛,现在习惯统称为有色羽肉鸡,指除白羽肉鸡外的全部肉鸡,既包括我国土生土长的地方品种,也包括导入外血的仿土鸡,只要含有中国地方鸡种血源,外观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肉质鲜美、风味独特的有色羽鸡,都属于黄羽肉鸡范畴。
黄羽肉鸡俗称“土鸡”,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虽然黄羽肉鸡在我国的品种丰富、分布广泛,但是黄羽肉鸡产业化进程中也呈现了诸多问题。如,行业发展混乱,缺乏整体规划;没有统一标准,市场混乱;繁育体系不健全,科研研究薄弱等问题。
针对这些生产实际问题,文杰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协同攻关,开展了相关性状的关键基因和分子标记筛选、种质和育种技术创新以及新品种培育与应用,历经17年的的积累和钻研,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节粮型优质抗病黄羽肉鸡新品种的培育从国家“九五”计划开始,经过了多年的努力,终于在现代选育技术和品种创新上取得突破,2014年通过了中国农学会成果鉴定。培育出了高产、优质、抗病的黄羽肉鸡系列新品种(配套系),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脂类调控的新功能基因FSHR的发现和肉鸡肌内脂肪的含量的选育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文杰带领的科研团队挖掘出肉质抗病性状的关键基因和有效分子标记,应用效果显著并被国内外广泛借鉴;创建了节粮优质抗病黄羽
专家简介肉鸡品种选育技术体系,为解决产业中优质高产高效问题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在30%的国审黄羽肉鸡新品种中得到应用,成为黄羽肉鸡主要配套制种模式之一;创制专门化新品系11个,培育出各具特色的国家审定新品种4个,满足生产对节粮优质抗病新品种的需求;制定与育种、生产配套的国家和行业标准5项,推动了黄羽肉鸡的标准化生产。
基于新培育的黄羽肉鸡节粮、优质、抗病的良好特性,文杰科研团队在项目执行期间培育的新品种在全国推广父母代种鸡1100余万套,商品鸡近15.5亿只,获经济效益34.15亿元。京星黄鸡100和京星黄鸡102在2010-2015年期间连续6年被农业部作为肉鸡主导品种向全国推介。该成果为解决黄羽肉鸡产业中优质高产高效问题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引领了本领域的技术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文杰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动物营养博士学位,1994-1996年在爱尔兰CORK大学做博士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肉鸡)首席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部863主题专家。主要从事家禽遗传育种领域,研究方向为肌肉品质性状形成机理及相关基因定位。培育的3个优质肉鸡配套系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制定了《鸡的饲养标准》、《鸡肉质量分级》等重要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等奖项;获得育种技术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