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如何建设现代的中医院作出了整体的探讨,笔者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建設中医院需要把握的问题,也是业界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观点值得借鉴。
【关键词】中医院 建设 思路
【Abstract】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question of how to construct the moder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eight aspects, which is also a question that the industry is seriously considering. The viewpoint is worth using for reference.
【Key words】Thinking of TCM Hospital Construction
引 言
中医走西化的道路无疑是行不通的,因为西医研究药效的目的,不是发展中医事业,而是增加西药的数量。也就是中药西化,对于中医治病的原理,医道,是不涉及的。几十年西医对中药的研究结果,由于西医不懂辨证施治,所以取得的疗效非常有限,甚至有人质疑中药的作用,无疑是置中医于荒谬。资源的浪费,归罪于谁,西医结合中医,把中医作为一种形式附庸,那就相当于扼杀了。中医的保存和发展无疑需要自己的路数,路在哪里,大家似乎都在迷惑,由于缺乏方向,没有自己的思路,那我们真的处在危机之中了。笔者毕业于中医学院中医系。一心做中医的事情,对我们中医的现状和面临的尴尬,昼夜思索,谈谈自己的思路。
1.不排斥西医
西医进入中国已有二百年历史,对中国人的健康事业作出了贡献,应该受到重视,受到尊重,这是其一。中医要建设医院,已经不同于过去民间办医,散打游动,要全面对病人的现代医疗需求负责,面对中医传承下了的不完善,不规范现状,必须有西医的保驾,不是我们不自信而是零碎的经验是不够完整的,中医立法还没有解决,不能安全的、全程的提供纯中医的服务,个别的经验又受传布途径不畅的影响,存在支离不整的现象,加上公众对西医已经广泛认可,纯中医的道路是异常艰难的,最明智的选择,是不排斥西医,这样符合实际情况。
2.理念不可丢
中医之所以还没人敢取缔,那是由于它的临床基础,它的疗效,能够有好的疗效,必然是得按中医的思路去处理的,回头想一想,没有理论的支持,就不能算是中医,只能算一个术者。只有术的流传,就不是一个医学体系了。理论指导实践,哲学指导科研,这就是躯体需要灵魂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试图取出躯壳研究的过程实践证明已经是失败的,值得发人深省了。所以,必须回归到理论的研究,才是唯一正确的思路。有人说祖宗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已经尽善尽美,不需要再去进行研究,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也有人说中医只要有疗效就能找到理论根据,那是鼓励我们瞎碰,崇拜秘方持有者,崇拜常胜将军,但不崇尚学习军事理论,本末倒置了。只有牢牢树立中医观念,踏踏实实做中医人,才可以守候中医的本。
3.临床提炼
我们一直认为辨证施治是中医的不二法门,最高境界,现在没人不认识到这个,究竟辨证施治是不是最高境界。辨证施治追求是一种事实求是的精神,它对于一个医生绝对不是不算是一个成熟的、高明的中医,要提炼出规律性的,理论性的东西才可以成为一个中医学家,现代临床正缺乏这个境界的中医,才使中医界面临许多尴尬,许多质疑。如果一直套用书本的模式,就是小绵羊的结局,不会有大突破,不会有新思路。有了新思路,没有大量的数据又不被人认可,无奈,我们又不能再跳入新的机械模式。
4.找寻捷径
笔者认为最捷径的途径是在内经里找答案,如一个发热病人,用寒性药没有效果,内经上给我们指出两个途径,第一,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和阴虚有关,不可按实证治疗,需要补阴才会退热。第二,甚者从之,即用热性药反治,根据排中律,我们就会很快找到答案了,正治不见效,非虚即假热,别无其他途径,这样考虑,就简单得多。例如风为百病之长,我们把所有新近所得的病症,考虑与风相关,按照发散的原则,就解决了许多中医西医感觉棘手的临床症状,说明除了辨证施治,还要注意研究内经总结出的规律性的东西,参照病机十九条的提法,结合八纲进行分析,便可以跳出单纯按教科书证型辨证的局限,把中医的治疗水平推向更高的境界,不断推陈出新,驾驭执简驭繁,等一切都想通了,就觉得游刃有余了。
5.悟出医道
所谓道,实际上是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找到哲理的所在。往往要退一步审视,综合阅历经验、宏观看问题的能力,个人的把握能力、文化底蕴、悟性通达等因素,一言难尽。医道在经历中不断发现、不断否定,不断更新。什么时候达到越登的山崎岖,越骗得精神健的境界,那就会找到医道的乐趣。笔者曾经对白癜风进行深入的思考,白者,缺土色,西医言色素缺失,恢复色素的中医途径是什么?我提出两个途径,第一,补肾,肾色黑。第二,补火。火过色黑。火可以生土,黄色的皮肤可望恢复正常,局部问题应与全身因素关系不大,那就取局部火烧的办法应该可行。取大热的硫黄附子研面,姜汁调涂,一个月过去了,色素大量聚集,两个月后,皮肤颜色正常了,中医可以按这种方式去思考和探索。癫痫病,发作时全身气不接续,紧张状态表现不一而足,非五脏之虚和痰涎可以完美解释,就觉得一定是任督沟通出现了短暂的不连续,如油中混进了水,机器突然出现故障,甚至有灭火的危机,说明治疗的关键是沟通任督,接续精气。我们在临床试在任督的关键穴位上进行调整,人中,腰奇,鸠尾,脊中,针刀或埋线,口服补督脉填肾元的药物,效果很好,所治疗病人均得以治愈,比西医镇静的方法优越得多。这就是笔者所悟出的医道。
6.质疑旧论辨证
施治不是医者的最高境界,是因为我们认为古籍上的东西论述详备,无需创新,这是错的。比如面神经麻痹一症,检索古籍,诸如熄风化痰通络众多方剂五虎追风散、牵正散等,临床用之效果并不满意,我们就另辟蹊径。考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久用活血并无些效。必是虚而不受,应答不能,不如转而补气血,就用黄芪为主,及补阳还五汤,结果半个月之内就恢复了,比较针灸,理疗效果更好。我们学会了用自己的脑子、用中医的路子去思考,问题简单的多了。没有否定,就不会有发展。我们的问题是泥古不化,没有胆量怀疑,说明我们现代的中医缺乏自信。应该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搞中医的条件更优越, 没有哪一位中医接受过如此规范的中医教育,有如此的广泛了解,叹的是我们功亏一篑了,真的很可惜。
7.医外用功
我提出过功在医外,没有书法家是临帖出来的,没有医学家是读书读出来的,考试考出来的,有了高级职称的人不敢说自己是中医学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把书本看的是一切,你就是就医论医。一个中医应该是思维健全,聪明睿智,阅历丰富,丰满精彩的,我们自始至终都要求读书读书考生考试,对实用人才缺乏评价系统,老中医甚至失去了行医的资格,怎么以健康的、不浮躁的心态做一个精彩中医,目前缺乏这种氛围,大学里,四大经典已不再学,典也不数了,忘祖可以想见。哲学国学因为赚不到钱,就会有人区开提成药,就没人在思考中医,没人环绕中医素质去下童子功夫。我写过一本书叫杏林墨香,用古雅的文字,清新的理念,感悟生活,感恩祖先,体悟中医之源,追溯医学的善根,在生活中发现医学的道,实际上也就是解读中医也在解读人生和社会,这本书还未面世,许多人看了书稿都觉得,我们现代的中医还有精彩的机会。做成一个大中医,要有多厚的积累是基层中医工作者心里最明白的。
8.建立机制
以上所述表达了笔者对中医的情感,也是多数中医的心里话,目前的中医界,由于受西方科研模式的影响,有一些奇思妙想是不可表达的。不要说中医拿不出完整的数据,就是西医在基层医院也没有科研的条件。不会抄袭的大夫,拿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拿出来的,是抄来的,有办法读么?研究生的论文应该是有条件做好的,导师的思路是否正确是另一回事,结果要阳性,过程是水分,科研也存在浮躁和腐败,资源的浪费是惊人的,所以笔者觉得应该清楚中医的发展靠什么,应该有一个机制保护中医的学术火花,只要创新,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说话好了。我们已经被模式化的研究方法害苦了,希望中医政策制定者考虑鼓励中医创新的机制和措施。
作者简介
郑学农 延津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