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表演中的节奏把握

2017-03-13 13:50:42河北省文化艺术中心05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2期
关键词:舞蹈演员节奏感形体

刘 颖 (河北省文化艺术中心 050000)

浅谈舞蹈表演中的节奏把握

刘 颖 (河北省文化艺术中心 050000)

节奏感是舞蹈表演中的核心所在,其既是舞蹈演员艺术才能的反映,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然而,由于对节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会不时出现把握不到位的现象,降低了舞蹈艺术的舞台效果。鉴于此,舞蹈演员必须深刻认识舞蹈节奏的重要作用,并在平时通过多种方法加强舞蹈节奏训练,让灵活的舞蹈节奏助力舞台感染力的提升。

舞蹈表演;节奏;训练

作为人类最早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最初并没有音乐的伴奏,只是人们和着拍手声、叫喊声或是敲打物品的声音而做出的一种庆祝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逐渐开始从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种富有节奏感的艺术形式。一般而言,舞蹈中的节奏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两种类型。外在节奏是人的听觉和视觉所感受到的,如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动作线条的长短,形体动作的高低变化等。内在节奏是舞蹈动作的“韵”,是舞蹈演员的情绪和情感在人体内部引起的各种不同节奏的变化,是从内心到外形的转化与体现。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通常要先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接受外来信息(外在节奏),再结合自身情绪情感的变化(内在节奏),最后转化为舞蹈作品中的节奏,达到舞蹈动作与舞蹈情感的完美融合。

一、节奏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一)节奏能展现不同的舞蹈风格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俗风情,在这样丰厚的土壤中,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舞蹈风格。比如,汉族、藏族、蒙古族、傣族、维吾尔族、彝族等民族就因为各自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文化信仰等形成了各自独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在舞蹈表演中,这些多样化的舞蹈中独特的节奏特点格外亮眼。比如,藏族的踢踏舞的节奏多是以踢、踏、悠、摆、跳这些动作组成,热情欢快又朴实自如;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多用切分和附点及在弱拍上给以强奏的处理,轻快、奔放,节奏鲜明……正是这种鲜明的节奏,使得舞蹈的特征更加鲜明,给观者带来了更加直观的视觉效果。

(二)节奏能规范舞蹈的基本动作

节奏是舞蹈的动作规律。在舞蹈表演中,不同的节奏有着不同的节律,而不同的节律又决定着不同的舞蹈运动规律。因此,无论是什么种类、什么层次的舞蹈,在搬到舞台演出之前都要对舞蹈演员进行大量的、反复的训练。作为舞蹈演员,如果在平时注重节奏的训练,便能在舞蹈表演中进一步规范舞蹈动作,使其细致化和整齐化,有了这样的积累,便能在无形之中更好地展现舞蹈动作的美感,提升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三)节奏能传达舞蹈的思想感情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节奏中的各种记号是舞蹈演员展现舞蹈内涵的主要途径,其能够有效激发演员的想象力,助其更好地传达舞蹈的思想感情。比如,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中通常都会有节奏的快慢对比。快节奏多用于表现欢喜、忙碌或是紧张的氛围,而慢节奏通常用于抒发思念、沉痛或是悲哀等情感。舞蹈演员在进行舞蹈表演时,动作的快慢应该按照这个强弱关系来完成。只要实现了节奏与动作、造型、情节的融合与统一,便能完美展现舞蹈的魅力,传递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舞蹈表演中把握节奏的策略

(一)加强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而舞蹈与音乐就像一对孪生的艺术姐妹,如果一个舞蹈演员不具备音乐感知力,就无法展现自己的内心的影像,没有让观众感受到的东西。所以,舞蹈演员必须具备强烈的音乐节奏感,如此才能与角色相融,加深对于舞蹈作品的认识与感悟。首先,视唱、练耳训练。这些基本的训练能够帮助舞蹈演员提升音乐感受力和理解力,使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在舞蹈演员的头脑中进行相应的肢体演绎,有了正确的理解,再配合实际的舞蹈动作,便能将舞蹈作品的情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其次,音乐史学习。音乐史中所包含的个时代、各种乐派、各家名著的风格特点与艺术成就,能够进一步丰富舞蹈演员的音乐知识,从不同的音乐风格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升音乐感知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舞蹈演员把握节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综合性基础训练

舞蹈训练是舞蹈演员上台表演的前期准备,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加强综合性的基础训练,才能使舞蹈演员提升节奏感,从而将舞蹈中的语言利用形体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先,形体训练。形体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舞蹈基础训练,主要通过做、跑、跳、卧、支撑等动作,培养舞蹈演员的优美体态和高雅气质。在形体训练过程中,舞蹈演员要对头部、腰部、手臂和腿部动作多加锻炼,进一步强化形体动作,如此才能将舞蹈中那些柔韧度高和节奏强的动作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其次,审美训练。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是把握舞蹈的节奏感的重要方面。在形态训练基础上,舞蹈演员还要用心去感受舞蹈作品,把内心情感融入其中,同时多去学习他人的优点,大胆模仿和创新,形成自己的舞蹈风格,多关注艺术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审美趋向,不断学习与体会古典、芭蕾、民间舞、现代舞等舞种的美感,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再次,心理训练。自信心是舞蹈演员把握舞蹈节奏,展现舞蹈魅力的根本因素。如果缺乏自信,那么其表演必然会生硬、紧张,欠缺艺术表达力,有时还会造成节奏与舞蹈表演脱节的现象。因此,舞蹈演员必须建立一种自我信任、敢于挑战的心态,用乐观、自信的态度去面对舞蹈表演,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从而将舞蹈节奏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

(三)加强舞台表演和活动实践

“实践出真知。”对于舞蹈节奏的把握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上。因此,舞蹈演员必须在平时要多参加舞台演出和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对节奏的理解与展现应用于实践。首先,舞蹈比赛。即使是专业的舞蹈演员,经常参加比赛的就比没有参加过比赛的拥有更加完善的舞蹈表现力,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节奏感的准确度和灵活度。其次,舞蹈演出。舞蹈演员在训练中获得的技能与收获,本来就是为日后的舞台演出服务的。对舞蹈知识的应用、体验、赏析和创造,只有在实践中自我纠正不足的地方,练得多了,动作熟了,才能更好地把握舞蹈节奏,积累丰富的经验,提升舞蹈表现力。

三、结语

舞蹈是一种用肢体语言、动作和情感相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舞蹈,舞蹈也有许多不同的风格,如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拉丁舞、街舞等。总起来说,不管什么样风格的舞蹈,都要求舞蹈演员具备良好的节奏感和突出的表现力。因此,作为舞蹈演员,必须深刻认识到节奏的重要性,并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扩充训练的方式和范围,从形体、审美、心理三方面提升综合素养,准确把握舞蹈中的节奏感,做到舞蹈动作与舞蹈情感的完美融合,最大限度地提升舞蹈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舞蹈表演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1]余晓夕.浅析节奏在舞蹈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27).

[2]李晓鸥.论“节奏”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J].青年文学家,2012(16).

[3]佟晓霞.舞蹈中的节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4]肖艳丽.浅谈舞蹈教学中培养“乐感”的重要性[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5]韩琳.舞蹈与舞蹈音乐的融合性探析[J].北方音乐,2016(20).

猜你喜欢
舞蹈演员节奏感形体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演员的角色塑造力
论舞蹈演员表演意识的培养
文化产业(2021年29期)2021-03-08 12:32:32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影剧新作(2018年4期)2018-07-27 01:18:22
关于舞蹈表演中舞蹈表演能力的作用分析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西夏学(2017年2期)2017-10-24 05:35:08
舞蹈演员膝关节运动损伤问题探析
鸡霉形体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7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