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卓 (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 030012)
关于古筝摇指技巧中“力度”与“气息”的运用分析
姚 卓 (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 030012)
古筝是我国汉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范畴,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乐器。具有音色优美、音域广泛,演奏技巧丰富多样、表现力极强的特点,自古以来深受人民喜爱。古筝的演奏技巧多样,遥指是其中最重要的演奏技巧之一,也是初学古筝者需要重点掌握的一个技巧,文章将通过对遥指技巧中“力度”和“气息”的运用进行分析,强调在古筝遥指技巧中“气息”与“力度”的作用和意义,借此弘扬我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让古筝这一古老的乐器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古筝;遥指;力度;气息
大约在战国时代,古筝就已经出现在古秦国,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传统乐器,一共有10级。传统古筝常见的演奏手法主要采用右手的大、食、中和无名四指拨弦,演奏旋律,掌握基本节奏,进行左手演奏一般在筝柱左侧顺着弦的张力、控制弦音变化来进行音高的调整,使旋律完善。古筝演奏得当,会使聆听者得到感官、心灵上的享受,感受其中的悲伤、欢喜、低沉、高亢……而这些旋律的最终呈现,都少不了演奏时“力度”和“气息”的调整运用。下面将分析演奏者在弹奏古筝初期对遥指技巧中“力度”与“气息”的使用现状。
对于初学古筝演奏者来说,掌握基本的古筝演奏技巧对于古筝弹奏来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演奏技巧的使用程度也直接决定了弹奏者的水平高低。在古筝遥指技巧使用中的常见问题是需要演奏者特别注意的。
(一)遥指技巧中“力度”使用时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力度是决定乐器演奏强弱的关键因素,而影响力度大小的因素则是人体各的关节力量。不同部位的关节,发力的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发力最微弱的是手指关节,其次是手腕和肘部关节,发力最大的是肩部关节,这些部位的发力程度,都是影响古筝演奏表现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才能正确运用这些部位的发力,以及什么时候运用哪些部位进行发力?是初学古筝演奏者面临的困惑。对此,首先需要演奏者明白自己所要表现的曲目内容,不同的表现内容需要用到不同部位的发力,能够根据古筝演奏内容正确选用关节发力,是古筝演奏者所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鉴于人体不同关节机能的差异性,筝曲最终的表现力度也各不相同。根据古筝演奏的一般规律,在演奏柔和舒缓型的旋律时,常采用手腕关节带动指关节的遥指技巧,这种演奏方法,摇出来的音律具有舒和美妙、细腻抒情的特点。倘若采用手臂或肩关节带动遥指,就会打破这种优美舒缓的旋律,表现出刚劲有力的旋律特征,这就违背了演奏者所要表现内容的初衷,乐曲也失去美感。因此,使用正确的遥指力度对于古筝演奏的最终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演奏者希望表现出气势磅礴、雄壮大气的效果时,就需用小臂带动遥指的演奏技巧,这种演奏手法的力度大,发出的音效也大,能够呈现出气势恢宏的特征。如果此时用错方法,用手腕带动遥指,力度就会衰弱,就会呈现出上面所讲的柔美、舒缓的音效,不能达到所希望的气势恢宏的效果,如果忽略小臂直接运用大臂带动遥指,虽然力度不减,但是由于这种手法的力度惯性大,音色表现较为刚硬,失去了弹性,也会影响旋律的美感。
(二)遥指技巧中“气息”使用时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气息”支撑“力度”,同时也是“力度”产生的来源。一般来讲,在吸气之后再呼气会产生较强力度。较弱力度的气息状态就会宽泛一些。因此,气息是需要配合力度提前做出调整。在演奏较强力度时需要演奏者在演奏之前先做好深呼吸,在结束时将气息呼出,这样就可以呈现出铿锵有力的音效。如果演奏者的肺活量不足,就会导致气息不够,不能满足强力度的乐曲需要,表现出的音效软绵绵的,失去了乐曲原本的生命力。这就需要演奏者加强身体的锻炼,在演奏时及时调整好身体状态,用良好的气息支撑力度,弹奏出听众所期待的乐曲效果。在演奏气息力度较弱的音效时,仍然需要气息的配合,只不过此时的要求就宽松一些,只要演奏者调整得当即可。
(一)“力度”的运用
在古筝演奏中,力度是没办法像物理学科那样有具体单位来进行衡量的,在曲谱中的每个音的力度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此时演奏者的弹奏力度的变化就对音效产生直接影响,最终呈现的乐曲情感也会有影响。比如清风拂过山岗与微风吹动树枝的变化相对,细腻温柔的情感技能表达出《出水莲》含蓄柔美、清新舒展的韵味,也能够和《汉宫秋月》这种惆怅幽怨、深沉悲戚的曲调相合。
因此,演奏在弹奏时身体的每个动作都能影响力度的大小,并且带动遥指的变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腰腹部以上的力量,而演奏者的的肢体变化则是影响乐曲的情感表现。比如在演奏《林冲夜奔》时,演奏者身体摆动幅度较大,需要较大力度才能呈现出气势壮烈、情绪激昂的表现力,在演奏《梁祝》时则需要轻微幅度的身体摆动以便呈现出清淡如水、翩然若云的简洁平和的古韵之美。
(二)“气息”的运用
“气息”是发音的原始动力,主要有吸气和呼气,掌握好基本的气息调节,对于演奏古筝乐曲有着关键影响。
在古筝乐曲的效果处理中,涉及到不同的节奏,如强弱快慢和悲伤欢快等变化,都离不开气息的控制和调整,因此,正确的运用气息,对于准确表达古筝演奏的情感呈现有着重要意义。气息过强,会使听众感到演奏者的紧张情绪;气息过弱,人体各个关节联合发出的音会呈现“虚弱”的状态,这些都是演奏中应该避免的问题。比如在演奏王昌元名曲《战台风》时,就采用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和刮奏的手法,需要运用到较大的气息,演奏者就可以采用手臂带动遥指,用气息作为支撑,方能呈现出气势恢宏的音效。
本文主要就古筝摇指技巧中“力度”与“气息”的运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就在遥指技巧中“气息”和“力度”使用时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次就在古筝演奏中如何正确运用“气息”和“力度”作了相关的的论述。总之在古筝演奏中,个人的气息和力度的控制对乐曲的最终呈现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需要演奏者做到乐曲内容、演奏姿势和真情投入相结合,才能呈现出乐曲完美的表现效果。
[1]李玉涛.浅谈古筝摇指与音色的构成成[J].艺术科技,2013(06).
[2]岳伟娟.论古筝演奏中摇指技巧的运用成[J].青春岁月,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