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素楠 (大连艺术学院 116000)
从声乐曲《桃花红杏花白》看山西民歌的情感把握
温素楠 (大连艺术学院 116000)
《桃花红杏花白》是一首描写爱情的歌曲,表达了男女之间爱情的纠结与追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桃花红杏花白》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山西民歌曲调优美,感情浓烈、直接,情真意切,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山西民歌;开花调;韵味
情感把握《桃花红杏花白》是一首古老的山西民歌,原是由《刘梅躲婚》改编而来,有好几个版本,本文研究的这个版本是由刘麟编词王志信编曲的新版《桃花红杏花白》,它是由《桃花红杏花白》和《会哥哥》合编而成,这两首歌曲同属于开花调,结构短小,主题明确,都反映了男女之间纯朴的爱情,这个版本现已在声乐教学中为大多数老师和学生使用,是民族声乐曲中女高音声部的代表曲目之一。
《桃花红杏花白》保留了山西民歌中的原始音调和风格,情歌的题材,婉转而抒情,欢快而激情,富有浓郁的山西地方风格,同时它也是山西民歌中唯一的一首含有江南风格的歌曲,“啊格呀呀呆”特别具有黄梅戏和越剧的韵味。
1.前期准备
首先,要想掌握一首歌的情感首先就要掌握这首歌最基本的知识、谱面内容,能熟唱这首歌,只有对它熟悉了,了解了,才有可能进一步的掌握这首歌的其他内容和它的情感。
其次,还要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掌握歌曲的风格。这些可以通过熟读和朗诵歌词来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运用歌唱的位臵大声和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这首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自己亲身、内在的身心感受能使我们在歌唱时更好的把握歌曲的风格。仔细品味这首声乐曲,它表达的是男女之间爱情的纠结与美好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歌曲甜美动人,婉转抒情。
2.艺术处理与风格把握
(1)歌曲的情感部分要根据节奏、旋律和歌词而慢慢的变化。第一段的节奏是四四拍的,起伏比较明显,旋律是柔和而圆润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那美好的春季景色、唯美的桃林杏海、眼中最美丽的春色,表现了恋人之间的纠结与追寻。第二段八三拍的转变使旋律有了明显的跳动,旋律开始渐渐有所变化,与前面形成明显的对比。第三段的情感进入做好了铺垫和准备。这四个衬字句只有一个“啊”,前三句层层推进、感慨,表现出了内心的喜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四句开始渐渐变弱结束,另外在唱的时候注意是“a”不是“e”。第三段则是在第一段调式上变成纯四度的进行,是整首曲子的高潮部分,多数在高音走动,要求演唱者要有一定的歌唱技术,给人以宽广、激情的感觉,演唱时要打开牙关,字往前送,声音集中在眉心处,同时还要保证歌唱位臵的统一,气息饱满而均匀,吐字清晰,自然地将这一高潮句连贯而完整的表现出来。到“一片片红云飞,一阵阵暖风来,山乡春如海,啊个呀呀呆”情感上开始向柔美上转变,但还是要用高位臵来唱,唱到最高音“呀“时要稍微控制一下,形成甜美的音乐效果,到“呆”字时要加长波音,构成连贯舒畅,渐行渐远余音不断的感觉,以沉醉和抒情的感觉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整首歌的情感前后呼应、表现完整。
(2)要带着歌曲中的情感去换气。呼吸是歌唱中很重要的环节,正确的呼吸是连贯、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只有正确的呼吸才能使情感表达的更形象、完美、动人。
(3)在这首民族声乐曲中它的味首先体现在它的咬字上,它的用嗓和吐字,受地方语言的制约,注重歌词的表现。
总之,演唱的一切都是为了“情”的表达,歌唱前一定要对歌曲做出全面的分析和正确的理解,演唱时要声情并茂,技艺结合,全神贯注的投入进去,情真才能意切,才能将歌曲的内涵现出来,让听者也为之所动。
1.地域特色
(1)情感特征受地理位臵的影响,山西人是典型的北方人,都比较粗狂、豪爽与直接,他们的民歌一般不要求情感含蓄,情感都是用歌词直接表达的,质朴纯真的歌词更加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情感,而且这种情感是直接表现的,同时歌词中既写实又写虚,添加了个人的幻想,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2)民歌特点山西是以农业和牧业为主的省份,山西民歌一般都是劳动人民劳作时即兴随意创作的,所以具有即兴性、口头性的特点,又经过劳动人民的加工、改编和传唱,最终丰富完善,所以它又具有集体性和变异性的特点。《桃花红杏花白》就是这样一首经过多代人的传唱最终经过专业音乐者改编而呈现出现在这样的面貌。
(3)独特表现手法“开花调”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山西小调中派生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调式,在开花调里任何事物都可以开花,榆树、锅儿、石头、门搭搭等凡是可以拿来比喻的东西都可以开花。它的歌词常分上下句,歌词多以反应爱情生活为主,上句总是以某某开花为起兴,下句点明主题,已经形成一种固守模式。
2.情感把握与表现技巧
(1)音色选择因山西各地方所依附的地理条件、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的不同所以也造成了各地歌曲艺术风格的不同,艺术风格不同又直接影响到歌曲的音色表现。
(2)中国民歌讲究的是字正腔圆,每首歌曲都是以歌词的声调走向为基础的,旋律与歌词相融合,这样以来,歌词能听的很清楚,旋律也能表现出她本身应达到的效果。
(3)歌唱者追求的艺术素养之一是民歌中那独特的声乐韵味,这也是民歌最高的形式美。山西民歌是民歌中比较典型的,具有独特韵味的地方特色,这些“韵味“就是歌曲里的精髓。
(4)山西民歌的演唱中还主要运用了歌唱功底与气息的把握这两点。歌唱动力的源泉是具有非常充足和饱满的气息,山西民歌中,较多歌曲都是高亢而嘹亮的,这就更需要充足的气息并灵活的运用,饱满和灵活的气息有助于歌唱者更好的抒发情感。
山西民歌具有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是我国民歌里的典范,它感情真挚、曲调优美、情真意切,很易于传唱,具有当地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特色,《桃花红杏花白》时一首浓缩了山西民歌的精华,代表了山西民歌的风格和特色,当然也并不全面,我们还要多研究一些其它一些具有山西特色的民歌,在以后的学习和演唱中不仅要细细品味和研究还要继续传承下去,将我们祖辈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1]王华.试探山西民歌的现状与发展[J].大家,2010(22).
[2]何建.山西左权民歌的探究[D].大学,2010.
[3]胡镇宁.山西民歌的艺术风格浅析[J].大众文艺,2011(18).
[4]台慧.试论新编民歌《桃花红杏花白》的二度创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9.
[5]王志信刘麟.母亲河—王志信刘麟声乐作品精选[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温素楠,本科,助教,大连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为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