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与自然水乳交融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摇篮曲》

2017-03-13 13:50:42浙江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310018
大众文艺 2017年2期
关键词:巫医阿雅摇篮曲

王 贝 陈 许 (浙江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310018)

女性与自然水乳交融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摇篮曲》

王 贝 陈 许 (浙江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310018)

《摇篮曲》是首位用英语创作的印第安女作家莱斯利•蒙马•西尔科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历史发展中的印第安部落在融入美国文化过程中遭遇到令人发指的迫害。《摇篮曲》涉及的印第安老妇人阿雅一生在经历丧子之痛、骨肉分离、夫妻疏远等悲剧过程中,始终与自然贴近,从自然中寻求庇护,在自然中得到安慰,突出自然与女性天然亲近的关系,深刻地阐释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

印第安人;女性;自然;生态女性主义

一、生态女性主义及《摇篮曲》概述

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女权运动和生态批评相结合的产物。法国作家费朗索•德•埃奥博尼在《女性主义与毁灭》中第一次提出女性生态主义这一概念。生态女性主义主张把女性问题与生态问题结合起来,试图寻找自然、女性两者受压迫之间的特殊联系,批判的是“男性中心的知识框架,目标是建立一个遵循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原则的乌托邦。”生态女性主义赞美女性亲近自然的本质,反对一切形式下对女性和自然的压迫,倡导建立平等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

作为西而科短篇小说集《讲故事的人》的名篇之一,《摇篮曲》于1985年也被选入《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选》和《诺顿女性文学选集》,因此西尔科成为入选《诺顿女性文学选集》最年轻的作家。以故事中的人物将美国土著传统和礼仪融于当代美国土著生活的方式是西尔科最大的创作特点,她对美国土著文化中讲故事的人这一角色以及讲故事这一行为的转变性力量尤其感兴趣。

《摇篮曲》讲述一位美洲土著老太太阿雅追忆一生往事:大儿子吉米死于空难;两个孩子被白人强制性带走;因腿伤无法干体力活被白人牧场主无情辞退的丈夫最终借酒消愁,迷失自我。通过过去与现在交叉的写作手法,西尔科展现了阿雅作为一个印第安女性,在巨大的悲剧事件、心灵创伤和民族压迫中,仍然保持着独立的印第安民族身份。

二、白人“文明”对印第安“野蛮”的压迫

以强大的工业文明作为支撑的现代文明在慢慢的蚕食“野蛮的”印第安部落文化与传统。印第安社会结构是母系部落。普韦布洛的女性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除了负责家务外,她们拥有房屋,作重要的决定。特别地,是她们向部落中的老人寻求建议。然而,西尔科笔下的阿雅,已不同于往昔的印第安女性:白人殖民改变了印第安的部落结构,印第安女人不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然而不遭受丈夫欺压的阿雅同时寻求不到他的帮助。殖民时期的印第安部落充斥着来自白人的种族歧视,举目无亲、语言不通,阿雅好像被上帝抛弃在一座孤立的岛屿。白人医生要带走孩子,目的是帮孩子治愈肺结核,免他们于死难。懂英语的丈夫查托曾教会阿雅写自己的英文名,这是让她引以为豪的一件事,然而正是因为她只认识且会写自己的英文名,在白人的文件所指定的三处,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通篇不识文件的她,签字的想法很简单:让白人赶快离开,让白人那令人恐怖的眼神从她的孩子身上挪走。殊不知,签名让白人带走孩子有了法律依据。

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发起对外来移民,主要是印第安人的强制同化政策,是美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强制同化运动。唯英语教育的措施实施过程中,印第安小孩被强制性的与亲人分离,以得到彻底的同化。这种“文明的洗礼”目的在于消灭“野蛮的”印第安文化。因此,就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白人带走孩子的目的值得怀疑。孩子是否得肺结核无人知晓,阿雅大喊白人在撒谎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孩子最终没有回到阿雅身边,且在第二次相见时,只懂英语的孩子们全然不识阿雅是谁。作为一名没有能力、无人求助的女人,阿雅投向自然无疑是一种无奈之举,或许是唯一的一种避难之举。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人和自然,所以阿雅亲近自然得到了一定的解释。

三、自然——女性的避风港与疗养院

1.大地为铺,天空为盖

自然与女性具有某种一致性,其一致性在生态女性主义看来,是自然与女性精神世界的结合。生态女性主义批判二元对立的理论,反对将人与自然分离,将思想和感觉分离。[2]83《摇篮曲》故事开头描写阿雅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放松的环境带来内心的平静。她现在是个老人,一生已成为回忆。[6]61这样特殊的开始表明西尔科潜在的生态女性的意识。

普韦布洛印第安文化传统中,称太阳为父亲,将庄稼、天空和大地称为母亲。正如奥尔蒂斯在《关于普韦布洛人的新解读》中说到:“太阳父亲与大地母亲经常性地互动,因而在大地上产生了新的生命。”大地和天空在阿雅的世界中扮演的正是母亲的角色。在第一次白人要带走孩子们让她签字后,预测不详的阿雅迅疾带两个孩子到丘陵顶处,从而获得暂时性的安全。在那里,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温暖的阳光放松她的心情,驱散惶恐和愤怒。看着天空的阿雅觉得自己可以在云中无止境的走下去。自然抚平所有的不安。但白人最终带走了孩子,骨肉分离,无处化解悲伤的阿雅再次来到丘陵最高处,在这个孩子们来过的地方,与前一天类似的蔚蓝天空,孩子们玩过的泥土与石头,裹着吉米送的毯子,她才得以安然入睡。懂得英语的丈夫查托因教会阿雅签字将孩子让白人带走的事实最终使得夫妻关系疏远。阿雅一直待在山上,直到初雪降临,回到家的她已无法与丈夫睡在一起。很显然,失去孩子的阿雅已经没有任何的心灵慰藉,而一心只想融入白人的丈夫也没有给她任何安慰,失去两座心灵靠山,阿雅最终在土地与天空---即母亲的怀抱中寻求慰藉。

2.泥盖木屋

纳瓦霍是美国最大的印第安部落,泥盖木屋是其传统的建筑。最重要的是,泥盖木屋同样蕴含着深厚的自然文化:房顶与天空相似;墙壁与房屋周围的山脉、丘陵和树木的顶尖相似;屋子与大地母亲永远相连。纳瓦霍人的文化中,泥盖木屋是神圣的住所,是纳瓦霍人的家、保护者和庇护所。因为泥盖木屋建筑中蕴含和谐,并有天空和大地母亲的呵护,住在泥盖木屋中的一家人可以一起吃苦、成长为神圣山脉的一部分。

回首过去,阿雅始终忘不了她出生时的特殊建筑,第一个孩子吉米也生在泥盖木屋中。她依稀记得吉米出生的那个早晨,花儿对着她笑。从记忆回到当下,查托如往日一样喝酒未归,阿雅冒着已没膝盖的大雪找他,途中还想着找到查托后,他们要回到原先的家---泥盖木屋。白人殖民下,丈夫一心想融入白人社会:学会英语,为白人牧场主卖命,最终迫使阿雅离开泥盖木屋。殊不知丈夫的忠诚与勤劳,最后却换来无情的辞退和被迫离开住所,致使其丧失对家庭的责任,对妻子的不负责。拿着政府救济金,凭借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出入白人酒馆,借酒消愁,在白人世界和印第安部落这两个世界中,迷失自我的同时,最终丢失了印第安民族身份。泥盖木屋象征精神空间,只有在自己出生时的地方,阿雅才会心安。

3.巫医

巫医在印第安文化中占据很高的地位,他们把巫医视为圣人,认为巫医刀枪不入,因为巫医能做一些超乎寻常的事,如玩火、变魔法、呼风唤雨。同时巫医还能为人治病,只不过他们的治病方式与现代不同。通常巫医将自己与病人置于极大的狂喜之中,利用适当的歌曲和舞蹈来为人治病驱魔。而这个所谓的巫医不过是利用最原始的方式,即让病人自然的恢复。阿雅信赖巫医,在孩子要被带走的一瞬一声大喊“我要见巫医”,足以说明她对巫医的信赖,对自己部落文化的认同。然而,阿雅的这一声并没有赢得白人的认同,连丈夫都置若罔闻。可以说在白人殖民影响下,丈夫查托对自己特有部落传统已然失去信赖,夫妻之间失去了对共同文化的认可,更失去了彼此之间的理解,所以说关键的时刻指望丈夫给予安慰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

4.口述故事

口述故事是印第安部落重要的文化要素,是美国土著保存民族文化的主要媒介,数代印第安人口头讲述故事,最终这些故事构成了独特的印第安部落历史与文化。印第安人有着继承传统的使命,或者说印第安人自小耳濡目染这些故事。正如当意识丈夫即将死去,阿雅不自觉的唱起已经不记得是否给孩子们唱过的歌,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首摇篮曲她的母亲和祖母给她唱过:

大地是你的母亲/她拥抱着你/天空是你的父亲/他保护着你/睡吧,睡吧/彩虹是你的姐妹,她爱着你/风儿是你的兄弟,她们为你歌唱着/睡吧,睡吧/我们总是在一起/我们总是在一起/从来都是如此。

一首摇篮曲中包含诸多的自然元素,再现了太阳、大地母亲的角色。对于查托的死亡,治愈人心的摇篮曲一方面代表一代印第安的消亡,另一方面“我们永远在一起”,将身体根植于熟悉的大地,有限的生命得到了永恒,印第安文化生生不息。《摇篮曲》中的阿雅发挥了文化与传统的守护人这一角色,在此,印第安口述故事传统得到了回归。与自然亲近的阿雅一直保持着自我独立,语言不通使得她与着白人世界隔着万丈鸿沟,白人给她带来的痛苦令阿雅对其深恶痛绝。她对丈夫有怨恨,却没有选择抛弃。亲近自然,相对独立的她对家庭负责到底的同时也维持了她特有的印第安人身份。

四、结语

西尔科的《摇篮曲》借用回忆的手段,交叉过去与现在,讲述印第安老妇人阿雅的悲惨一生。白人压迫下,她几度经历人生悲怆:丧子之痛、骨肉分离、夫妻疏远。世事漂浮不定,阿雅无处寻求帮助,唯独在苦难降临时投入自然,获得心灵的平和。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亲近自然,自然带给女性精神的润泽与滋养。阿雅的做法无疑是对自然的肯定,而自然也给她丰厚的回馈,在精神的想象空间中得以与孩子们相聚,在风雪之夜陪伴丈夫,唱着古老的摇篮曲送他到另外一个世界。印第安口述故事在一代又一代中得到继承与发展,口述故事的印第安文化的复兴在当今世界也看到了希望。

[1]侯晓宁.20世纪美国印第安人的同化教育政策[J].外语交流,2012(4).40-41

[2]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王贝(1991-),女,硕士,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陈许(1957-),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猜你喜欢
巫医阿雅摇篮曲
如果可以去印度
超市大作战
一起看瀑布
一起露营吧!
摇篮曲
心声歌刊(2018年2期)2018-05-25 03:05:20
摇篮曲
北方音乐(2017年18期)2017-11-23 08:11:30
忽然听到《摇篮曲》
侨园(2016年8期)2017-01-15 13:57:22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相信巫医让狗吃掉生殖器
摇篮曲
琴童(2006年6期)2006-06-06 09: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