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

2017-03-13 15:55卢思羽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阿黄油灯画纸

卢思羽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战火纷飞的年代。

村子很小,只有一所学堂,当笨重的大钟发出低沉的声音时,学堂便下课了。大家都急不可耐地从衣兜里翻出一小叠一小叠的纸片来,开始“斗牌”,看看谁的人物更厉害。光铭是这群人里最“富有”的,因为他从废弃的烟盒里捡到了关羽的人物卡,一时间“名声大噪”,而关羽又恰恰是光铭打小就崇拜的英雄,画纸上关羽骑着他的白马,手操长矛,好不威风!

炊烟袅袅升起,学生们开始陆续回家,阿黄和光铭一起走在田埂边,阿黄拉了拉光铭的衣角,轻声问道:“听舅姥说这阵有当兵的回家,你爸爸回来了吗?”光铭立马沉下了脸,不高兴地踢着路边的石头。

是的,光铭不喜欢别人提起他的父亲,那个从他出生起就缺席的角色。祖母告诉他,他的父亲是个英雄,可是光铭不懂,为什么天底下会有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却从来不来看他?他羡慕别的孩子,甚至羡慕他们做错事会受到父亲的呵斥,而他,连这样卑微的权利也没有。起初他难过,他渴望,发疯似的想念,可到后来,便骗自己,父亲这样的角色也无足轻重,他终日郁郁地自思自想。

他的母亲是个寡言的人,她总是在夜晚点起油灯,一遍又一遍地看著远方寄过来的信,祖母不识字,急得用手杖的尖端格格地敲击着木地板,催促母亲将信念给她听。全家人在夜晚的油灯下,在泛黄的信纸前,守望着远方的身影。

时间慢慢地流逝,光铭渐渐长大。小村庄外的世界翻天覆地地变化着:战争在持续,有人流血,有人倒下,前仆后继。光铭看着报纸上的一则则新闻,村里随处可见的用白色油漆刷着的口号,学堂老师热血的呐喊和动员……光铭常幻想,这样的时代,会不会再出现一个“关羽”,就如三国那时般神武。小村庄也沸腾起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去了很远的地方。在学堂的一次动员后,阿黄告诉光铭,他也要参军了,那模样绝不是说笑话,光铭看着眼前这个人,他心中的热血仿佛可以一目了然。

“你也去远方吗?”

“是的,我不甘心。现在这个时候,哪怕尽一点点力。”

……

光铭觉得有些难过,他是在问阿黄,却也像在问从未见过面的爸爸,他想要个答案,那个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心中其实已经日渐清晰,可是他却不愿意信服,像小孩子明知自己做错了事,却要撒娇着抵赖。他望着学堂里奔走呼号的人,一瞬间,似乎所有人都后退百步,声音全无,所有张开的嘴巴、圆瞪的眼睛、夸张的姿态、拍打桌子扬起的手,一瞬间变成黑白默片中无声的慢动作,缓缓起,缓缓落。他心里像是有几千几万只小蚂蚁爬着,难受得很,他脑袋嗡嗡地响,似乎又听到了祖母手杖敲在潮湿的木地板上发出的沉闷的格格声,看到母亲油灯下期望又失望的眼神,可阿黄那坚定的面庞又不停地在他脑海中出现。

阿黄在村子里做了几个月的宣传工作后,就如愿去了“远方”。光铭舍不得阿黄,却没说挽留的话。看着阿黄的背影远去,最后幻化成一个点,光铭心里有些释怀,也许,阿黄是在另一个地方,用另一种方式,守望着远方的自己,也守望着国家的未来。他渐渐解开了这些年来心中的郁结。远方的父亲,也担心着回来的那一天吧——家,还在不在?父母,还在不在?妻子,还在不在?可是男人不仅要守住小家,更要守望整个国家,国之不国,家复何存?这责任和义务是不容推辞的。

光铭转身的那一瞬,眼角波光流动间瞥见远方一排排房屋顿时隐退,线条和颜色镂空浮现,颜色深浅参差,线条黑白分明,他的心里从来没有这样透亮过。

谁不痛苦?那为什么不能把它变成心里的一种顽强?就算是画纸上神话一般的传奇关羽,在远征前,心中也放不下家中妇孺,但难道就此苟且,蜷缩在一隅温暖之中?那千千万万的家庭又该由谁来守望?人人苟且的国家,没有未来。

英雄不单单是那些能被永远记住名字的人,也是这无数的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甚至不值得一提的事情。

光铭从来没有体会过现在这样强烈的感觉,画纸中神武威风的英雄,和爸爸那么像,和阿黄那么像,和离开村子的那么多人的身影那么像……

猜你喜欢
阿黄油灯画纸
那盏小小油灯(外一首)
小狗阿黄
为什么要说“加油”
阿黄
风中的灯盏
石头草莓
阿黄
把手掌放在画纸上描一描,画出一只幽灵吧
把手掌放在画纸上描一描,画出一只企鹅吧
遇到阿黄